【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能自动调节电气化铁路输电线或其它长距离柔性件张力的机械装置。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中的输电线采用每隔1000~1500米安装一个由一、二十个圆形水泥块制成的坠陀牵引装置,靠重力来调节输电线的张力。然而在电气化铁路的山洞里,由于空间限制,无法放置直径为0.5米、长约2米的坠陀串。所以,不得不在山洞的侧壁上增挖垂直方向的洞或者向下挖出一口较深的井,这种办法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容易发生事故。近年来,出现了一种蝶式弹簧作为原动力的装置来调节张力,但是因为重量太大,无法推广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而设计提供了一种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安装维护方便的线路张力调节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以弹簧力作为原动力,将弹簧固定在鼓轮内并与鼓轮内壁及鼓轮轴相连,鼓轮通过柔性件直接与需调节张力的线路相连或者与蜗形轮通过钢丝绳相连,并通过合理设计的鼓轮和蜗形锥度,轮锤度使弹簧输出力矩在随其松紧程度变化的过程中保持从蜗形轮上输出的力或力矩恒定,再通过适当的齿轮和滑轮传动,最后保证被调节线路上的张力恒定。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鼓轮内部弹簧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述参见附图,1、2所示,采用一个或数个平面蜗卷弹簧1,将其固定在鼓轮轴3和鼓轮2的内壁上,鼓轮外表面绕有钢丝绳4,其另一端缠绕在蜗形轮5上,鼓轮2和蜗形轮5的外表面均加工有螺旋沟槽并使钢丝绳4在缠绕转动时嵌在其中且两轮上螺旋沟槽的位置相互对应。蜗形轮外表面为一锥形面,其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张力调节器,它是由弹簧、鼓轮、蜗形轮、齿轮、滑轮和柔性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弹簧固定在鼓轮内并与鼓轮内壁及鼓轮轴相连,鼓轮通过钢丝绳与蜗形轮相连,蜗形轮的轴上装有小齿轮,它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轴上装有滑轮,其上缠绕有钢丝绳与线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力调节器,它是由弹簧、鼓轮、蜗形轮、齿轮、滑轮和柔性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弹簧固定在鼓轮内并与鼓轮内壁及鼓轮轴相连,鼓轮通过钢丝绳与蜗形轮相连,蜗形轮的轴上装有小齿轮,它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轴上装有滑轮,其上缠绕有钢丝绳与线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力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弹簧为一个或数个,采用平面蜗卷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力调节器,其特征在于鼓轮和蜗形轮的外表均加工有螺旋沟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祥,唐黎清,张民孚,周辰福,肖英本,唐长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零三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