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多效气浮沉淀净水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127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多效气浮沉淀净水反应器,包括爬梯、反应器和支架;所述反应器固定设于支架上,爬梯的顶端位于反应器顶部上方。反应器左侧下端设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左端通过管道与管道混合装置连接;进水管道右端位于接触区底部,接触区顶部右端设有出水管道;接触区内设有管式释放器,管式释放器与回流进水管道连接,回流进水管道与加压溶气发生装置连接。加压溶气发生装置通过管道与泵连接,泵与回流出水管道连接。反应器内设有沉降区,沉降区设于支撑架上。反应器上端设有刮渣机,反应器底部为锥形且设有排泥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节省成本,净水效果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多效气浮沉淀净水反应器,包括爬梯、反应器和支架;所述反应器固定设于支架上,爬梯的顶端位于反应器顶部上方。反应器左侧下端设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左端通过管道与管道混合装置连接;进水管道右端位于接触区底部,接触区顶部右端设有出水管道;接触区内设有管式释放器,管式释放器与回流进水管道连接,回流进水管道与加压溶气发生装置连接。加压溶气发生装置通过管道与泵连接,泵与回流出水管道连接。反应器内设有沉降区,沉降区设于支撑架上。反应器上端设有刮渣机,反应器底部为锥形且设有排泥管道。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节省成本,净水效果好。【专利说明】一种节能多效气浮沉淀净水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节能多效气浮沉淀净水反应器。
技术介绍
在废水处理工艺中,气浮沉淀的使用很广泛。现有的气浮沉淀设备采用释放器,絮凝反应后形成的浮渣的上浮或下沉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不能彻底快速排出浮渣。现有的气浮沉淀设备一般采用浮选剂使浮渣上浮,效果并不理想;比重大的浮渣会沉积在设备底部,不便于清理。现有的气浮沉淀设备结构复杂,不便安装,耗能多,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多效气浮沉淀净水反应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多效气浮沉淀净水反应器,包括爬梯、反应器和支架;所述反应器固定设于支架上,爬梯的顶端位于反应器顶部上方。反应器外侧设有反应器外壁,反应器左侧下端设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左端通过管道与管道混合装置连接,管道混合装置设于反应器左侧;进水管道右端位于接触区底部,接触区顶部右端设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一端伸出反应器外;接触区内设有管式释放器,管式释放器与回流进水管道连接,回流进水管道与加压溶气发生装置连接,加压溶气发生装置设于反应器右侧。加压溶气发生装置通过管道与泵连接,泵设于反应器右侧,泵与回流出水管道连接,回流出水管道设于反应器右侧中间位置。反应器内设有沉降区,沉降区设于支撑架上。反应器上端设有刮渣机,刮渣机下端设有刮渣器,刮渣器下方设有收渣槽,收渣槽位于沉降区上方,收渣槽底部连接有排渣管道,排渣管道一端伸出反应器外。反应器底部设有排泥管道。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器外壁为钢结构。 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反应器底部为锥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接触区,使生成的絮状物能够自由上升或下沉,能够彻底排出,净化效果好。本技术通过设置泵和加压溶气发生装置,使反应后的废水能够回流至接触区,进行再次净化,进一步提高了净化效果;使回流的水中含有微气泡,增加气浮效果。本技术反应器底部为锥形,便于沉淀物排出,便于清理。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节省成本,净水效果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_进水管道,2-反应器外壁,3-回流进水管道,4-接触区,5-排渣管道,6-收渣槽,7-刮渣机,8-刮渣器,9-出水管道,10-管式释放器,11-沉降区,12-回流出水管道,13-支撑架,14-排泥管道,15-爬梯,16-管道混合装置,17-泵,18-加压溶气发生装置,19-反应器,2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节能多效气浮沉淀净水反应器,包括爬梯15、反应器19和支架20 ;所述反应器19固定设于支架20上,爬梯15的顶端位于反应器19顶部上方。反应器19外侧设有反应器外壁2,反应器19左侧下端设有进水管道1,进水管道I左端通过管道与管道混合装置16连接,管道混合装置16设于反应器19左侧;进水管道I右端位于接触区4底部,接触区4顶部右端设有出水管道9,出水管道9 一端伸出反应器19外;接触区4内设有管式释放器10,管式释放器10与回流进水管道3连接,回流进水管道3与加压溶气发生装置18连接,加压溶气发生装置18设于反应器19右侧。加压溶气发生装置18通过管道与泵17连接,泵17设于反应器19右侧,泵17与回流出水管道12连接,回流出水管道12设于反应器19右侧中间位置。反应器19内设有沉降区11,沉降区11设于支撑架13上。反应器19上端设有刮渣机7,刮渣机7下端设有刮渣器8,刮渣器8下方设有收渣槽6,收渣槽6位于沉降区11上方,收渣槽6底部连接有排渣管道5,排渣管道5 一端伸出反应器19外。反应器19底部为锥形,反应器19底部设有排泥管道14。 本技术进水管道I通过管道与管道混合装置16连接,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的废水通过管道混合装置16进入到进水管道I,从而进入到接触区4,形成紊乱混合,发生絮凝反应,形成絮状物。比重小的絮状物向上浮出水面,刮渣器8将絮状物刮入带收渣槽6内,通过排渣管道5排出。比重大的絮状物在沉降区11内沉积,并下沉到反应器19底部,经排泥管道14排出。 本技术加压溶气发生装置18通过管道与泵17连接,泵17与回流出水管道12连接,发生反应后的废水从回流出水管道12流出,经泵17作用进入加压溶气发生装置18,通过回流进水管道3回流到管式释放器10中,经管式释放器10释放到接触区4内,再次进行反应,进一步净化,同时使接触区4内产生大量微气泡,带动比重小的絮状物上浮。。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在使用时,废水通过管道混合装置和絮凝剂以及助凝剂混合后经进水管道进入接触区,在接触区内发生絮凝反应,形成絮状物,比重小的絮状物向上浮出水面,启动刮渣机,刮渣机上的刮渣器将水面上的絮状物刮入收渣槽中,通过排渣管排出;比重大的絮状物在沉降区内沉积后下沉到反应器底部,经排泥管道排出。发生反应后的废水经回流出水管道流出,经泵作用进入加压溶气发生装置,通过回流进水管道回流到管式释放器中,再次进行絮凝反应。净化后的废水从出水管道排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多效气浮沉淀净水反应器,包括爬梯(15)、反应器(19)和支架(20);所述反应器(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多效气浮沉淀净水反应器,包括爬梯(15)、反应器(19)和支架(20);所述反应器(19)固定设于支架(20)上,爬梯(15)的顶端位于反应器(19)顶部上方;其特征在于:反应器(19)外侧设有反应器外壁(2),反应器(19)左侧下端设有进水管道(1),进水管道(1)左端通过管道与管道混合装置(16)连接,管道混合装置(16)设于反应器(19)左侧;进水管道(1)右端位于接触区(4)底部,接触区(4)顶部右端设有出水管道(9),出水管道(9)一端伸出反应器(19)外;接触区(4)内设有管式释放器(10),管式释放器(10)与回流进水管道(3)连接,回流进水管道(3)与加压溶气发生装置(18)连接,加压溶气发生装置(18)设于反应器(19)右侧;加压溶气发生装置(18)通过管道与泵(17)连接,泵(17)设于反应器(19)右侧,泵(17)与回流出水管道(12)连接,回流出水管道(12)设于反应器(19)右侧中间位置;反应器(19)内设有沉降区(11),沉降区(11)设于支撑架(13)上;反应器(19)上端设有刮渣机(7),刮渣机(7)下端设有刮渣器(8),刮渣器(8)下方设有收渣槽(6),收渣槽(6)位于沉降区(11)上方,收渣槽(6)底部连接有排渣管道(5),排渣管道(5)一端伸出反应器(19)外;反应器(19)底部设有排泥管道(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竞得岳竞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碧特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