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烟气收缩再分配装置,包括若干弧形挡板,弧形挡板依次首尾相接形成环形板结构,其中,环形板结构的环外缘呈圆形,直径与吸收塔内径相等;环内缘呈一光滑曲线形;每个弧形挡板的外缘沿着吸收塔的内壁呈环形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位于吸收塔的喷淋管支撑梁和喷淋管的上方;在喷淋管支撑梁与弧形挡板之间以及喷淋管与弧形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弧形挡板的支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吸收剂重新导入气流中,提高烟气与浆液的接触与混合,可以有效降低液气比和脱硫系统电耗并提高吸收塔脱硫效率,由于本装置无需在吸收塔内钢结构防腐表面实施焊接即可安装,因此尤其适用于原有脱硫塔的提效、节能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烟气收缩再分配装置,包括若干弧形挡板,弧形挡板依次首尾相接形成环形板结构,其中,环形板结构的环外缘呈圆形,直径与吸收塔内径相等;环内缘呈一光滑曲线形;每个弧形挡板的外缘沿着吸收塔的内壁呈环形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位于吸收塔的喷淋管支撑梁和喷淋管的上方;在喷淋管支撑梁与弧形挡板之间以及喷淋管与弧形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弧形挡板的支座。本技术可以使吸收剂重新导入气流中,提高烟气与浆液的接触与混合,可以有效降低液气比和脱硫系统电耗并提高吸收塔脱硫效率,由于本装置无需在吸收塔内钢结构防腐表面实施焊接即可安装,因此尤其适用于原有脱硫塔的提效、节能改造。【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烟气收缩再分配装置
本技术属于保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烟气收缩再分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靠近吸收塔内壁位置的浆液喷淋密度较吸收塔中心位置要低得多;同时,浆液在喷到吸收塔内壁上时,会形成液膜沿吸收塔内壁流下来,这部分气液接触面的传质效果非常差。一部份烟气没有经过足够的气液接触便离开吸收塔,这就造成了烟气沿吸收塔内壁的“逃逸”,从而影响整个脱硫系统的烟气脱硫效率。 因此,如何将塔壁上的浆液重新导入气流中,使之重新参加反应,从而解决“逃逸”现象,便成为提高302脱除效率的重要途径。 要消除烟气“逃逸”现象,主要有如下三种途径: (I)进一步提高浆液循环量(即L/G),尤其是吸收塔内壁周圈的循环浆液喷淋密度; (2)加入吸收塔填料或者托盘; (3)采用工程优化的吸收塔烟气收缩再分配装置。 通过提高浆液循环量,尤其是靠近吸收塔内壁附近的循环浆液喷淋密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烟气“逃逸”,但此种方式必然会大大的增加循环泵的容量和电耗。同时吸收塔内壁附近喷淋密度的增加会加剧对吸收塔壁的冲刷,影响吸收塔的寿命和安全运行。在吸收塔内加入填料或者是托盘可以使吸收塔内的烟气更加均匀、加强烟气和浆液的接触与混合、消除烟气“逃逸”现象。但弊端是吸收塔内部结构复杂,更重要的是填料或托盘的加入会大大增加吸收塔的压降,必须要增加增压风机的压头和电耗来克服吸收塔压将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烟气收缩再分配装置,不增加电耗即可提高烟气脱硫效率,进一步降低L/G。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烟气收缩再分配装置,包括若干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依次首尾相接形成环形板结构,每块弧形挡板对应的圆心角为30?60°,整个环形板结构对应的圆心角为300?340°。其中,所述环形板结构的环外缘呈圆形,直径与吸收塔内径相等;环内缘呈一光滑曲线形;每个弧形挡板的外缘沿着吸收塔的内壁呈环形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位于吸收塔的喷淋管支撑梁和喷淋管的上方;在所述喷淋管支撑梁与弧形挡板之间以及喷淋管与弧形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弧形挡板的支座。 优选地,所述的环形板结构的环形投影覆盖面积为吸收塔横截面积的5%?25%。根据对吸收塔内烟气及浆液流场状态的分析,设计相应的分布板内缘曲线形状,从而调整环形板结构的环形投影覆盖面积。总的原则是烟气沿塔壁流动阻力小的区域弧形挡板的宽度大,阻力大的区域弧形挡板板的宽度小。环形板的投影面积是一个根据模拟计算结果推算出来的一个最经济的数值,在相同的脱硫效率下,环形板的投影面积增大时,浆液喷淋量可以减少,降低了浆液循环泵的电耗,但吸收塔的阻力将加大,增加了风机系统电耗;相反,环形板的投影面积减小时,需要增加量来确保脱硫效率,因而增加了浆液循环泵的电耗,但吸收塔的阻力将降低,减小了浆液喷淋风机系统的电耗;两者之和存在这一个能耗最低点,这个数值就是最佳的投影面积。 所述弧形挡板的外缘均通过玻璃纤维布粘贴的方式倾斜向下30?60°固定在吸收塔内壁上。该值的大小和浆液沿塔壁向下流动时的边界层厚度有关,当边界层较厚时,加大向下的倾角,可减少浆液在分布板上的停留时间,避免浆液在分布板表面沉积结垢。 所述的弧形挡板与支座之间采用合金螺栓固定,所述的支座与喷淋管支撑梁之间以及支座与喷淋管之间采用玻璃纤维布缠绕固定。支座与喷淋管都是玻璃钢材质,玻璃钢材质之间常采用的有效固定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螺栓连接固定;一种就是玻璃纤维布+树脂缠绕。由于不能在喷淋管道上开螺栓孔,所以对于支座与喷淋管之间的固定,采用玻璃纤维+乙烯基树脂缠绕固定的方式是最佳的方式。 所述喷淋管支撑梁与弧形挡板之间的支座为平底挡板支座,所述平底挡板支座的底面为平面并与喷淋管支撑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面为斜面,且平底挡板支座的顶面与底面之间夹角均为30°?60°,每个平底挡板支座的顶面分别与所支撑的弧形挡板(I)的底面相切。 所述的喷淋管与弧形挡板之间的支座为弧形挡板支座,所述弧底挡板支座的底部为半圆形结构并与于喷淋管的外壁固定连接,顶面为斜面,弧形挡板支座的顶面与半圆形结构的底面成30°?60°夹角,每个弧底挡板支座的顶面分别与所支撑的弧形挡板的底面相切。 所述弧形挡板和支座的材质均为玻璃钢。 所述的弧形挡板的个数为5?9个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烟气收缩再分配装置技术,将浆液重新导入气流之中,使之能够重新与烟气接触和反应,既巧妙的解决了烟气“逃逸”问题,又不增加吸收塔压降。此外,还具有如下优点: (I) 一般情况下可以保证在停掉一台循环泵的情况下保持SO2的脱除效率,符合性能指标要求。在脱硫系统中,为确保脱硫效率,常采用多层喷淋(3?6层)的方式,因而也需要相应设置多台浆液循环泵,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当机组负荷降低时,为节约能耗,在确保脱硫效率的前提下,可以停掉I?2台浆液循环泵。所以当加设一套烟气收缩再分配装置后,可以确保在机组负荷较高时,停掉一台循环泵的情况下保持SO2的脱除效率符合性能指标要求; (2)在不增加额外电耗的情况下提高SO2的脱除效率; (3)允许锅炉燃烧高硫份燃煤,并使得SO2的排放能够满足环保要求; (4)烟气收缩再分配装置技术同时也适合对现有的脱硫装置进行改造。它的安装不用对现有的脱硫装置进行大的更改,同时也不会增加过多的烟气系统的阻力便可以提高烟气脱硫装置的脱除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在吸收塔内布置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2为弧形挡板在吸收塔内布置的俯视图; 图3为单独一个平底挡板支座的侧视图和主视图; 图4为单独一个弧底挡板支座的侧视图和主视图。 图5为单独一个弧底挡板支座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专利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烟气收缩再分配装置,包括7个弧形挡板I (玻璃钢材质),每块弧形挡板对应的圆心角为30?60°,7个弧形挡板I依次首尾相接形成环形板结构,整个环形板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为340°,其中,环形板结构的环外缘呈圆形,直径与吸收塔内径相等;环内缘呈一光滑曲线形。该环形板结构设置于吸收塔的喷淋管支撑梁5和喷淋管4的上方,且环形板结构的外缘按照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烟气收缩再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弧形挡板(1),所述弧形挡板(1)依次首尾相接形成环形板结构,每块弧形挡板对应的圆心角为30~60°,其中,所述环形板结构的环外缘呈圆形,直径与吸收塔内径相等;环内缘呈一光滑曲线形;每个弧形挡板(1)的外缘沿着吸收塔内壁(6)呈环形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位于吸收塔的喷淋管支撑梁(5)和喷淋管(4)的上方;在所述喷淋管支撑梁(5)与弧形挡板(1)之间以及喷淋管(4)与弧形挡板(1)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弧形挡板(1)的支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明烽,桑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境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