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线模,包括底座、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第一螺杆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固定在底座上,第二螺杆通过第二轴承和第四轴承固定在底座上,第一螺杆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座,第二螺杆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座,通过旋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实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位置调整,进而调整绕线模板之间的距离。螺杆上相邻螺纹之间的螺距是一定的,能够实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位置定量调节,提高了绕线模板之间距离的调节精度,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工作人员的经验调节模芯之间距离的方式,能够有效缩短调节时间,提高了绕线模的绕线模板的位置调整的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线模,包括底座、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第一螺杆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固定在底座上,第二螺杆通过第二轴承和第四轴承固定在底座上,第一螺杆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座,第二螺杆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座,通过旋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实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位置调整,进而调整绕线模板之间的距离。螺杆上相邻螺纹之间的螺距是一定的,能够实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位置定量调节,提高了绕线模板之间距离的调节精度,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工作人员的经验调节模芯之间距离的方式,能够有效缩短调节时间,提高了绕线模的绕线模板的位置调整的效率。【专利说明】一种绕线模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绕线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绕线模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调节板,调节板上安装绕线模板,绕线模板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调节板可以在底座上滑动。使用时,拧松螺栓,调节调节板的位置,调节板带动绕线模板运动,由于在底座上没有刻度标记,工作人员根据经验对调节板进行调节,调节速度慢且调节精度低。 因此,如何实现绕线模的绕线模板之间距离的快速调节和提高绕线模板之间距离调节的精度,成为本领域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绕线模,以实现绕线模的绕线模板之间距离的快速调节和提高绕线模板之间距离调节的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绕线模,包括: 底座; 设置所述底座两端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设置在所述底座中部的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依次同轴布置; 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轴承连接的第一螺杆; 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轴承连接的第二螺杆; 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三轴承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置有绕线模板; 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四轴承之间且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置有所述绕线模板,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底座均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绕线模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导轨,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在上述绕线模中,还包括用于加固所述第一轴承且与所述第一轴承垂直布置的第一筋板和用于加固所述第二轴承且与所述第二轴承垂直布置的第二筋板。 优选的,在上述绕线模中,所述第一筋板和所述第二筋板的个数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筋板和所述第二筋板均位于所述导轨的两侧。 优选的,在上述绕线模中,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与所述底座螺钉连接或者与所述底座焊接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绕线模中,所述第一螺杆上设置有第一紧定螺母,所述第二螺杆上设置有第二紧定螺母。 优选的,在上述绕线模中,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均为双面带有防尘盖的深沟球轴承。 优选的,在上述绕线模中,所述第三轴承的轴承座与所述第四轴承的轴承座之间设置有支撑盖板。 优选的,在上述绕线模中,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三轴承过盈配合,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轴承配合的一端为方形;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过盈配合,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轴承配合的一端为方形。 优选的,在上述绕线模中,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螺纹均为梯形螺纹。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绕线模,包括底座、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第一螺杆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固定在底座上,第二螺杆通过第二轴承和第四轴承固定在底座上,第一螺杆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座,第二螺杆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座,通过旋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实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位置调整,进而调整绕线模板之间的距离。螺杆上相邻螺纹之间的螺距是一定的,能够实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位置的定量调节,提高了绕线模板之间距离的调节精度,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工作人员的经验调节模芯之间距离的方式,能够有效缩短调节时间,提高了绕线模的绕线模板的位置调整的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模的主视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模的俯视图。 1、底座,2、导轨,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第三轴承,6、第四轴承,7、第一螺杆,8、第二螺杆,9、第一支撑座,10、第二支撑座,11、第一紧定螺母,12、第二紧定螺母,13、支撑盖板,14、第一筋板,15、第二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线模,以实现绕线模的绕线模板之间距离的快速调节和提高绕线模板之间距离调节的精度。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模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模的俯视图。 一种绕线模,包括:底座I ;设置底座I两端的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 设置在底座I中部的第三轴承5和第四轴承6,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第三轴承5和第四轴承6依次同轴布置;一端与第一轴承3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轴承5连接的第一螺杆7 ;一端与第二轴承4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轴承6连接的第二螺杆8 ;设置在第一轴承3与第三轴承5之间且与第一螺杆7螺纹配合的第一支撑座9,第一支撑座9上设置有绕线模板;设置在第二轴承4与第四轴承6之间且与第二螺杆8螺纹配合的第二支撑座10,第二支撑座10上设置有绕线模板,第一支撑座9和第二支撑座10与底座I均通过螺钉连接。 本方案提供的绕线模,通过转动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分别实现第一支撑座9和第二支撑座10的位置调节,螺杆上螺纹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可以实现第一支撑座9和第二支撑座10位置的精确调整,提高了第一支撑座9和第二支撑座10位置调整的精度,同时相对于通过工作经验调整绕线模的绕线模板之间距离的方式也可以缩短距离的调节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方案提供的装置通过气动扳手转动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第一支撑座9和第二支撑座10分别沿着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运动,实现对设置在第一支撑座9和第二支撑座10上的绕线模板之间距离的调整,当绕线模板之间的距离靠近指定距离的时候,通过固定扳手对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进行微调操作,直到绕线模板之间的距离达到指定距离,通过螺钉将第一支撑座9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线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所述底座(1)两端的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中部的第三轴承(5)和第四轴承(6),所述第一轴承(3)、所述第二轴承(4)、所述第三轴承(5)和所述第四轴承(6)依次同轴布置;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轴承(5)连接的第一螺杆(7);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轴承(6)连接的第二螺杆(8);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3)与所述第三轴承(5)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螺杆(7)螺纹配合的第一支撑座(9),所述第一支撑座(9)上设置有绕线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4)与所述第四轴承(6)之间且与所述第二螺杆(8)螺纹配合的第二支撑座(10),所述第二支撑座(10)上设置有所述绕线模板,所述第一支撑座(9)和所述第二支撑座(10)与所述底座(1)均通过螺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