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穿戴的心音监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4110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穿戴的心音监护装置,包括可穿戴心音采集传感模块、手机心音信号接收处理信息模块、中心服务器;可穿戴心音采集传感模块由麦克风、信号放大传输电路、微处理器与无线传输模块、听筒外壳、穿戴固定装置组成;通过可穿戴心音采集传感器收集用户心音信号并经信号放大传输电路即信号放大电路、A/D采样电路后得到心音电子信号,通过无线传输设备传输到手机设备上,手机上装有相应的心音信号接收处理信息模块,对收到的心音电子信号进行数字滤波、计算,得到相应的心音信息,手机将采集的心音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算法实现算法,将模糊信号,信号之间的熵关系通过计算预测未来心脏的健康状况,提前提示用户注意事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可穿戴的心音监护装置,包括可穿戴心音采集传感模块、手机心音信号接收处理信息模块、中心服务器;可穿戴心音采集传感模块由麦克风、信号放大传输电路、微处理器与无线传输模块、听筒外壳、穿戴固定装置组成;通过可穿戴心音采集传感器收集用户心音信号并经信号放大传输电路即信号放大电路、A/D采样电路后得到心音电子信号,通过无线传输设备传输到手机设备上,手机上装有相应的心音信号接收处理信息模块,对收到的心音电子信号进行数字滤波、计算,得到相应的心音信息,手机将采集的心音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上。本专利技术通过算法实现算法,将模糊信号,信号之间的熵关系通过计算预测未来心脏的健康状况,提前提示用户注意事项。【专利说明】一种可穿戴的心音监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可穿戴的心音监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母体胎儿心电信息已经有了检查方法,但心音信号检测方法不多,虽然这是人体最重要的声信号之一,是临床评估心脏功能状态的最基本方法,是心脏及大血管机械运动状态的反应,当心血管疾病尚未发展到足以产生临床及病理改变(如ECG异常)之前,心音中出现的杂音和畸变就是重要的诊断信息。然而由于以下原因阻碍了心音分析的利用和发展。 CN102940487A 一种运动状态下的心电无线远程检测系统,由弹性带、装载有心电分析软件的外部数据处理设备、装载有心电数据库的远程服务器构成;所述弹性带上安装有若干电极和一个主控模块,所述电极采用金属纤维编织而成或采用导电橡胶制成,电极与主控模块之间用埋藏在弹性带内部的导线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心电信号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及蓝牙电路,心电信号放大电路对电极检测到的人体表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提取出心电信号,心电信号经模数转换电路转换成心电数据,蓝牙电路将心电数据无线发送到外部数据处理设备;所述外部数据处理设备安装有配套的心电分析软件,通过心电分析软件中的设置向导与主控模块内的蓝牙电路进行配对连接;外部数据处理设备通过心电分析软件启动心电信号的采集,并对接收到的心电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显示、本地保存和无线上传远程服务器;所述远程服务器运行心电数据库,接收上传的心电数据,实现心电数据的远程保存、统计分析和在线监护。 CN103720469A 一种可穿戴式动态母体胎儿心电检测装置,包括以下部分:(I)心电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心电电极、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工频陷波器和信号放大电路,与模拟数字转换模块连接,用于采集孕妇的心电信号,并完成信号的滤波、去噪和放大;(2)模拟数字转换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 (3)数据存储卡: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孕妇心电信号,同时根据预先设定的存储频率存储生成的母体胎儿心电信息棒;(4)无线通讯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将生成的母体胎儿心电信息棒无线传输至医院或者监护中心;(5)微处理器:与模拟数字转换模块、数据存储卡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心电信号的实时分析、数据存储与通迅控制,完成心电信号质量评估、母体心电信号处理、胎儿心电信号处理和生成母体胎儿心电信息棒;孕妇心电信号首先进入心电信号检测模块,然后进入模拟数字转换模块,经模拟数字转换后进入T秒固定时间窗口长度的信号堆栈,该堆栈每T/2秒更新一次,新采集的T/2秒信号入栈,最早采集到的T/2秒信号出栈,保证前后两次处理的T秒心电信号片段存在50 %重叠,从而保证可以得到连续的心电特征信息,避免T秒心电信号片段首尾特征信息无法检测造成的信息遗漏;对从信号堆栈出来的T秒心电信号片段首先进行心电信号质量评估,然后依次完成母体心电信号处理、胎儿心电信号处理和生成母体胎儿心电信息棒,具体过程如下心电信号质量评估:对T秒3导联孕妇心电信号的每一导联信号分别进行质量评估,每一导联心电信号质量被分为以下4类中的一类:电极脱落、运动伪迹、强噪声和质量良好;②母体心电信号处理:对信号质量良好的T秒孕妇心电信号进行分析,依据步骤①给出的孕妇心电信号质量信息自动选择主成份分析法或者基于抛物线权重的峰值检测法确定母体R波峰值点位置,根据母体R波峰值点位置,得到母体RR间期序列,最后根据母体RR间期序列得出母体心率信息,同时构造母体心电模板并重构母体心电波形;③胎儿心电信号处理:对信号质量良好的T秒孕妇心电信号进行分析,首先从孕妇心电信号中剔除母体心电信号,得到胎儿心电信号,然后依据步骤①给出的孕妇心电信号质量信息自动选择主成份分析法或者基于抛物线权重的峰值检测法确定胎儿R波峰值点位置,根据胎儿R波峰值点位置,得到胎儿RR间期序列,最后根据胎儿RR间期序列得出胎儿心率信息;④生成母体胎儿心电信息棒:生成上述T秒固定时间窗口长度的母体胎儿心电信息棒。。 动态心电(Holter)是记录患者日常活动和安静状态下的心电图,时间一般为24小时。目前的技术是:记录完成后,心电信号才返回到医生或分析人员手里,由医生或分析人员使用专业软件回顾式分析查看记录到的心电图信号并进行分析、统计等,形成诊断报告;对于患者记录过程出现的症状等也只能先以日志的形式手动记录下来,待心电记录完成后由医生对照大概的时间段翻阅心电图。 心电事件监测记录仪(Event Monitor)是一种片段式的心电记录仪。它不像动态心电那样进行全程记录,而只在自动检测到异常事件时记录片段心电图,或者由患者在感觉到明显症状时按下记录仪上的事件按钮来记录片段心电图,并将记录的心电图片段传输到监控中心,由值守医务人员判断心电图情况,并在必要时通过电话给予患者一定的指导。 心电遥测(MCT)是中央监护系统的一种变形,一般通过局域无线网络或移动电话网络传输采集到的患者心电图,使得佩戴遥测心电记录仪的患者可以在正常的日常活动中得到监测。 市面上现有的产品基本都是具有单一功能的产品,即没有把动态心电、异常事件监测和心电遥测三种功能合为一体的产品。尽管心电远程监护技术的进展很大,但开发一些智能判断功能仍有必要;且现有技术中的人体心电的远程监护乃至诊断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一些包括老年常见病的特殊用户,如有心脑等疾病的被监护者需要除心电信息外的其它生理信息(扩展人体健康信息)的远程记录、监护和诊断系统及相关方法。 目前缺少定量的心音分析技术;听诊易受医生的主观判断影响,医生常不能清除的分辨大量有诊断意义的地坪心音成分,往往只有有经验的心脏病专家,方能通过听诊对心脏的功能状态,做出正确的评价和诊断。 常规的心音听诊不能连续的监护用户的心音信息,会丢失大量的诊断信息,减低了心音诊断的准确性。 用户缺少听诊知识,不能自诊断,必须依靠有经验的医生才能进行诊断,限制了用户的使用空间。由于以上原因,心音诊断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穿戴式心音检测方法和装置,它有穿戴方便,可自诊断,用户可移动、连续监护,有专业人士后台管理等优点。 为了解决现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可穿戴的心音监护装置,包括可穿戴心音采集传感模块、手机心音信号接收处理信息模块、中心服务器;可穿戴心音采集传感模块由麦克风、信号放大传输电路、微处理器与无线传输模块、听筒外壳、穿戴固定装置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可穿戴的心音监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可穿戴心音采集传感模块、手机心音信号接收处理信息模块、中心服务器;可穿戴心音采集传感模块由麦克风、信号放大传输电路、微处理器与无线传输模块、听筒外壳、穿戴固定装置组成;通过可穿戴心音采集传感器收集用户心音信号并经信号放大传输电路即信号放大电路、A/D采样电路后得到心音电子信号,通过无线传输设备传输到手机设备上,手机上装有相应的心音信号接收处理信息模块,对收到的心音电子信号进行数字滤波、计算,得到相应的心音信息,手机将采集的心音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巍徐恬赵俊昌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