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部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3821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腕部保护套,包括:基体;支撑板;第二定位槽;定位带,其一带面为粘扣的工作面,另一带面为光面,其中在定位带长度方向上部分工作面与第一逆工作面配合;定型板,长度短于定位带而置于光面上,并在该定型板的两端,余出的定位带从两端包绕定型板,而使部分工作面逆向于第二定位槽;以及兜顶部,与第二定位槽配合形成兜,而将定位带和定型板纳入,且兜顶部与第二定位槽相对的面为第二逆工作面。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性比较强,且具有比较好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腕部保护套,包括:基体;支撑板;第二定位槽;定位带,其一带面为粘扣的工作面,另一带面为光面,其中在定位带长度方向上部分工作面与第一逆工作面配合;定型板,长度短于定位带而置于光面上,并在该定型板的两端,余出的定位带从两端包绕定型板,而使部分工作面逆向于第二定位槽;以及兜顶部,与第二定位槽配合形成兜,而将定位带和定型板纳入,且兜顶部与第二定位槽相对的面为第二逆工作面。依据本专利技术适用性比较强,且具有比较好的保护效果。【专利说明】腕部保护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刺时对腕部进行保护的装置。
技术介绍
静脉留置针、桡动脉穿刺等往往需要对腕部进行保护,例如静脉留置针,适用于儿童,但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不足,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手腕、手掌的活动相对随意而不能规避留置针在血管内的延伸,容易对自己产生伤害。 再如桡动脉穿刺,所谓桡动脉,其在人体中先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在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下行,绕桡骨茎突至手背,穿第I掌骨间隙到手掌,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构成掌深弓。桡动脉下段仅被皮肤和筋膜遮盖,是临床触摸脉搏的部位。动脉血气分析能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是判断患者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可靠方法。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均有很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常选用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做血液气体分析。 由于桡动脉相对比较细,穿刺难度比较大,要求患者手臂自然平放,因操作者左手食指需触摸桡动脉搏动,无法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使穿刺部位皮肤松弛,进针时患者明显感到穿刺部位疼痛,有的患者因无法耐受,甚至拒绝穿刺;因不能很好地固定桡动脉,穿刺时桡动脉易滑动,致使反复穿刺或容易穿刺失败。因此,为辅助桡动脉穿刺,需要对腕部进行固定。 目前医院普遍采用例如架手板进行腕部或者手掌的固定,所谓架手板其主体实质上是一块硬质板,在架手板不足时可以使用例如银行卡之类的硬质板代替。使用时将架手板或者类似的硬质板置于手掌或者手腕合适位置,然后用胶带进行架手板的固定。 架手板形制相对简单,不能有效的与人体生理结构相匹配,也往往与相应的操作不相匹配。 中国专利文献CN202446578U公开了一种静脉留置针防脱落装置,它配有一个手套,可以套在患者手上,然后在辅助例如腕带、袖带进行其可靠固定。其主体欠缺刚性,本质上主要用来防止留置针的脱落,而不能避免腕部、手掌的翻转。 中国专利文献CN20216899IU则公开了一种输液用保护手套,其结构与CN202446578U所公开的方案相近,其区别主要在于保护手套的手掌面采用一块硬质的底板。这种手套状的结构因个体的差异造成其适用性相对较差,且均不能对腕部进行有效保护。 中国专利文献CN102379688B则公开了一种动脉穿刺留置针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通过一中部为平板两侧带有弧形结构的前臂托板再配合固定带实现腕部的固定,其本质上类同于架手板,其区别之处在于增加了一些辅助结构。单纯就手腕的固定来说,其仍然采用在手臂方向上平直的板进行固定,适应性偏差。 形制相对简单的固定装置应用比较广泛,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631841U公开的医用输液固定板,也是采用一块具有一定刚度的板(芯板),再通过定位带扣合。整体而言,当前采用这类形制的输液/穿刺针固定装置比较普遍,缺陷也基本相同,前文中基本进行了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比较强的腕部保护套,且该腕部保护套就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腕部保护套,包括:基体,该基体的主体为软质材料制作的矩形片,且主体相对的一对边为连接边,用以匹配连接以使主体形成套;在一连接边的一端内侧预定距离处开有一拇指孔;支撑板,为刚性的条形板,平行于连接边并固定设置在两连接边之间的主体中部;第二定位槽,为轴线平行于连接边的直槽口,与拇指孔相对而分居在支撑板的两边;其中该第二定位槽的槽底设有粘扣的第一逆工作面;定位带,其一带面为粘扣的工作面,另一带面为光面,其中在定位带长度方向上部分工作面与第一逆工作面配合;定型板,长度短于定位带而置于光面上,并在该定型板的两端,余出的定位带从两端包绕定型板,而使部分工作面逆向于第二定位槽;以及9?顶部,与第二定位槽配合形成贺,而将定位带和定型板纳入,且9?顶部与第二定位槽相对的面为第二逆工作面。 依据本专利技术,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出,基体可以通过连接边的连接形成一个柔性的套,支撑板匹配手掌和小臂内面形成第一支撑,拇指孔套入大拇指形成一限位,定型板的位置通过定位带而具备在套轴向前后调整的能力,从而能够适应手型大小不同的患者,而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另外,通过支撑板的基础固定,再附加定型板,形成两个面的夹持定型,能够对腕部形成较好的保护。 上述腕部保护套,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拇指孔在该端的边沿平齐,具有与手掌生理结构很好的适配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包括条形平整的板体和在其长度方向上匹配拇指孔处设置的匹配手掌的曲面板;相应地,在主体上形成有匹配曲面板的预制定位槽。 依据上述结构,形成的曲面板在手掌与手腕处形成定位,且构造轮廓简单,制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曲面板为一球面板,成型方便,且手感也会比较舒适。 为方便调整,所述兜顶部的一侧边缝纫在第二定位槽的一侧槽壁上边而形成第一连接点,由此形成翻开结构;在兜顶部的另一侧边或者两端至少一处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槽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点。 为利于提高操作效率,形成所述第二连接点的结构为粘扣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点设置在兜顶部的另一侧边,且匹配的粘扣结构为:在该另一侧边向外延伸有第一粘扣面,并在基体上与之相对的面上形成有与第一粘扣面性质相反的第二粘扣面。 于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腕部的保护效果,在基体上还设有第一定位槽,该第一定位槽为轴线平行于第二定位槽的直槽口,且比第二定位槽短而与拇指孔在同一轴线上;相应地,还为第一定位槽定位带和定型板。 为方便佩戴,减少附加力矩,所述拇指孔为在第一定位槽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且与虎口配合的一端为大端,另一端为小端。 优选地,为方便操作用于连接边连接的结构为:在一连接边上形成有束带孔;在另一连接边上连接有束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腕部保护套的结构原理图(图中为清楚图示省略部分结构 图2为反应基体面料结构的腕部保护套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定位槽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定位槽,2.封边,3.基体,4.板体,5.盖片,6.第二定位槽,7.束带, 8.定位头,9.预制槽,10.预制定位槽,11.拇指孔,12.束带孔,13.连接体,14.贺顶部,15.定型板,16.光面,17.工作面,18.定位带,19.逆性工作面,20.兜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一种腕部保护套,是其展开结构,另外需要注意,所说的“套”包含但并不表示全部都是覆盖圆周的套,否则图示的例如相对较长的束带7就失去意义,通过束带7实现“套”大小的调整,以满足不同轴径手臂的使用。 图中“套”主体,可见于图中的基体3所包围手臂的范围,应涵盖手臂正面和两个侧面,手臂背面可部分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腕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3),该基体(3)的主体为软质材料制作的矩形片,且主体相对的一对边为连接边,用以匹配连接以使主体形成套;在一连接边的一端内侧预定距离处开有一拇指孔(11);支撑板,为刚性的条形板,平行于连接边并固定设置在两连接边之间的主体中部;第二定位槽(6),为轴线平行于连接边的直槽口,与拇指孔(11)相对而分居在支撑板的两边;其中该第二定位槽(6)的槽底设有粘扣的第一逆工作面;定位带(18),其一带面为粘扣的工作面,另一带面为光面,其中在定位带(18)长度方向上部分工作面与第一逆工作面配合;定型板(15),长度短于定位带(18)而置于光面上,并在该定型板(15)的两端,余出的定位带(18)从两端包绕定型板(15),而使部分工作面逆向于第二定位槽(6);以及兜顶部(14),与第二定位槽(6)配合形成兜,而将定位带(18)和定型板(15)纳入,且兜顶部(14)与第二定位槽(6)相对的面为第二逆工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建红张兴波徐雁薛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