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种甲板起重机,其具备回旋支柱,在所述回旋支柱的前面壁设有操作室,所述操作室内具有操作所述甲板起重机进行动作的手柄,所述回旋支柱中内置有控制所述甲板起重机的液压系统中工作油的流向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所述控制阀通过机械连杆机构连接。由于采用金属制的机械连杆机构连接手柄与控制阀,因此,经年劣化少,即便长期使用,机械连杆机构也很难被拉伸,不易老化损坏,可靠性非常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甲板起重机,其具备回旋支柱,在所述回旋支柱的前面壁设有操作室,所述操作室内具有操作所述甲板起重机进行动作的手柄,所述回旋支柱中内置有控制所述甲板起重机的液压系统中工作油的流向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所述控制阀通过机械连杆机构连接。由于采用金属制的机械连杆机构连接手柄与控制阀,因此,经年劣化少,即便长期使用,机械连杆机构也很难被拉伸,不易老化损坏,可靠性非常高。【专利说明】甲板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甲板起重机,尤其涉及一种甲板起重机中构成组件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船舶运输领域,一般采用起重机将船舶上的货物卸到港口,或者将货物从港口装载到船舶上。起重机一般有两种,其一是港口上的起重机,其二是安装在船舶上的甲板起重机。甲板起重机通常两个为一组,在甲板上相对配置。目前,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港口起重机还不是很普及,因此当运输货物到这些地区时,甲板起重机就能灵活应对,所以甲板起重机的应用更广泛。 甲板起重机通常安装在船舶甲板上,一般包括如下部分:固定支柱,其作为甲板起重机的基座而被固定安装于船舶的甲板;回旋支柱,其安装在固定支柱的上方,并内置液压马达等机械设备,回旋支柱相对于下方的固定支柱能够回旋,且在回旋支柱的前方设有操作室;悬臂,其从回旋支柱向操作室的方向伸出,悬臂上卷绕有绳索,绳索前端连接有吊钩。 甲板起重机能够进行如下三种动作:第一是绳索的卷上、卷下,第二是悬臂的俯仰,第三是回旋支柱的回旋。所谓绳索的卷上是指悬臂不动,利用液压系统的力通过绳索使货物上升,所谓绳索的卷下是指悬臂不动,利用液压系统的力通过绳索使货物下降,所谓悬臂的俯仰进一步包括“俯”和“仰”两种动作,俯动作是指悬臂俯冲,仰动作是指悬臂仰起,所谓回旋支柱的回旋是指回旋支柱相对于下方的固定支柱转动,带动货物回旋移动。 为了实现上述动作,在回旋支柱的前面壁设有操作室,驾驶员在操作室内操作手柄,实现上述动作。其中,以驾驶员的视角来看,手柄分为左侧手柄和右侧手柄,左侧手柄进行俯仰动作和回旋动作,其可以前后左右动作,而右侧手柄进行卷上、卷下动作,其可以前后动作。 在现有技术中,所述手柄的下部通过缆线与回旋支柱内的控制阀相连,驾驶员操作手柄,经由缆线对控制阀内的流路的开闭以及流向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液压流路内的工作油的流通。 但是,由于现有技术通过缆线连接手柄的下部和控制阀,存在着缆线经年劣化的问题。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过程中缆线被拉伸,因而有老化而易损坏的顾虑。一旦缆线损坏,将无法对控制阀进行控制,也就无法控制液压流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经年劣化的顾虑少的机械连杆机构的甲板起重机。 本技术的第1方面提供一种甲板起重机,其具备回旋支柱,在所述回旋支柱的前面壁设有操作室,所述操作室内具有操作所述甲板起重机进行动作的手柄,所述回旋支柱中内置有控制所述甲板起重机的液压系统中工作油的流向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所述控制阀通过机械连杆机构连接。 更优选的是,本技术的第2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所述手柄包括左侧手柄和右侧手柄,且对应于所述左侧手柄和右侧手柄分别设置所述机械连杆机构,所述左侧手柄操作所述甲板起重机进行俯仰动作和回旋动作,所述右侧手柄操作所述甲板起重机进行卷上、卷下动作。 更优选的是,本技术的第3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所述机械连杆机构包括:自动中立回复机构,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手柄的下部,另一端连接于连杆;多个所述连杆,其连接在所述自动中立回复机构和所述控制阀之间;拉线螺柱,其连接在多个所述连杆之间,从而将多个所述连杆连接起来。 更优选的是,本技术的第4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所述自动中立回复机构包括:第一臂,其被安装成以第一臂外端部为中心转动自如;第二臂,其与所述第一臂对置,且被安装成以第二臂外端部为中心转动自如;弹性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之间,并朝向使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靠拢的方向对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施力。 更优选的是,本技术的第5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弹性构件是拉伸弹黃。 更优选的是,本技术的第6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分别呈L字型,所述第一臂通过第一摆臂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第二臂通过第二摆臂与所述连杆连接,且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对置而形成C字型。 更优选的是,本技术的第7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设有多个所述拉线螺柱。 更优选的是,本技术的第8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所述机械连杆机构是金属制机械连杆机构。 技术效果 根据上述第1方面,由于采用金属制的机械连杆机构连接手柄与控制阀,因此,经年劣化少,即便长期使用,机械连杆机构也很难被拉伸,不易老化损坏,可靠性非常高。 根据上述第2方面,对应于两个手柄相应地设置两个机械连杆机构,可以方便地控制液压系统中工作油的流通。 根据上述第3方面,由于机械连杆机构包括:自动中立回复机构,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手柄的下部,另一端连接于连杆;多个所述连杆,其连接在所述自动中立回复机构和所述控制阀之间;拉线螺柱,其连接在多个所述连杆之间,从而将多个所述连杆连接起来。由此,通过设置拉线螺柱,将多个连杆连接起来,因此,机械连杆机构的长度可调节,即构成为长度可调型机械连杆机构。 根据上述第4方面,由于所述自动中立回复机构包括:第一臂,其被安装成以第一臂外端部为中心转动自如;第二臂,其与所述第一臂对置,且被安装成以第二臂外端部为中心转动自如;弹性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之间,并朝向使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靠拢的方向对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施力。由此,由于弹性构件始终对第一臂和第二臂向使两者相互靠拢的方向施力,通过弹性构件的作用力,第一臂和第二臂分别以各自的外端部为中心转动而闭合,由此带动手柄使其自动回到中立位置。从而驾驶员能够非常方便地对手柄进行操作,调节容易。 根据上述第5方面,采用拉伸弹簧作为弹性构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上述的对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施力。 根据上述第6方面,第一臂和第二臂分别呈L字型,第一臂通过摆臂与手柄连接,第二臂通过摆臂与连杆连接,且第一臂和第二臂对置而形成两边开口的C字型,由此可以简单地构成自动中立回复机构。 根据上述第7方面,通过设置多个拉线螺柱,就能够根据所需要的长度,相应地设置多个连杆而增长机械连杆机构,从而实现长度可调。 根据上述第8方面,利用金属制机械连杆机构连接手柄和控制阀,使得相比缆线而言劣化减少,可靠性提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技术涉及的甲板起重机的概略示意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技术涉及的甲板起重机的回旋支柱、回旋支柱内的液压构成部件及操作室之间的配置关系的概略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操作室内的手柄与控制阀之间的机械连杆机构的概略示意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机械连杆机构中的自动中立回复机构的概略示意图。 图中 1-固定支柱 2-回旋支柱 3-悬臂 4-操作室 5-回旋轮 6-手柄 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甲板起重机,其具备回旋支柱(2),在所述回旋支柱(2)的前面壁设有操作室(4),所述操作室(4)内具有操作所述甲板起重机进行动作的手柄(6),所述回旋支柱(2)中内置有控制所述甲板起重机的液压系统中工作油的流向的控制阀(8),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6)与所述控制阀(8)通过机械连杆机构(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亮太郎,黑田哲郎,城山祥宏,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