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兵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重力提升废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3272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30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重力提升废水的装置,包括自来水储水箱、升降柜、低位废水储水箱、高位废水储水箱等,废水提升箱和储水动力箱绕过导向定滑轮与储水动力箱连接,储水动力箱的进水口与自来水供水管连通,储水动力箱的出水口依次与用水管道、水龙头连通,废水沉淀槽通过管道与低位废水储水箱连通,低位废水储水箱的出水口与废水提升箱的进水口连通,废水提升箱的出水口与高位废水储水箱的进水口连通;废水提升箱的进水口的最低位置低于低位废水储水箱的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耗费能源,不使用电子元器件,不耗费人力,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低,整个过程自动完成,在突遇停水时能为用户提供一定量的水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重力提升废水的装置,包括自来水储水箱、升降柜、低位废水储水箱、高位废水储水箱等,废水提升箱和储水动力箱绕过导向定滑轮与储水动力箱连接,储水动力箱的进水口与自来水供水管连通,储水动力箱的出水口依次与用水管道、水龙头连通,废水沉淀槽通过管道与低位废水储水箱连通,低位废水储水箱的出水口与废水提升箱的进水口连通,废水提升箱的出水口与高位废水储水箱的进水口连通;废水提升箱的进水口的最低位置低于低位废水储水箱的出水口。本技术结构简单、不耗费能源,不使用电子元器件,不耗费人力,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低,整个过程自动完成,在突遇停水时能为用户提供一定量的水源。【专利说明】一种利用重力提升废水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重力提升废水的装置,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为了节约水资源,实现生活废水的收集再利用。目前市场上有多种用于家庭生活废水收集的装置,其中不少使用动力泵等自动装置,能节水却不节能。还有部分节能型废水利用装置,又因机械结构过于复杂,不易维护,使用成本高,或对水压要求过高。这样就制约了家庭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的普及。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节能的装置,适合家用供水和废水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废水再利用装置耗费电能和不易维护,使用条件苛刻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消耗电能、结构简单的装置,利用自来水的高位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做功,自动将水从低位提升到高位的目的。 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利用重力提升废水的装置,包括升降柜36、低位废水储水箱25、高位废水储水箱42、储水动力箱11、废水提升箱31,所述升降柜36通过承重支架12分为竖直平行的第一箱体36a和第二箱体36b,承重横梁35固定在承重支架12的上端,设置在第一箱体36a中的废水提升箱31和设置在第二箱体36b中的储水动力箱11通过缆绳33绕过固定在承重横梁35上的导向定滑轮34a、34b与储水动力箱11连接,所述储水动力箱的进水口 10与自来水供水管7通过第一软管9连通,并在自来水供水管7上设置水阀8,所述储水动力箱11的出水口 13依次与用水管道16、水龙头17通过第二软管14连通,所述水龙头17下设盆池19,盆池19下部的排水管20连通废水沉淀槽21,废水沉淀槽21通过管道24与低位废水储水箱25连通,低位废水储水箱的出水口 28通过第三软管29与废水提升箱的进水口 30连通,废水提升箱的出水口 32通过第四软管40与高位废水储水箱的进水口 41连通;废水提升箱的进水口 30的最低位置低于低位废水储水箱的出水口 28,此时储水动力箱11向上顶起水阀8的开关球头801 ;与用水管道16平行的第二箱体36b内壁处设置止动点15作为储水动力箱11下滑的最低点;所述废水提升箱31的空箱重力大于储水动力箱11的空箱重力以及相关机构的重力和摩擦力,储水动力箱11的容积大于废水提升箱31的容积,储水动力箱11注满水后产生的重力大于注满水的废水提升箱31产生的重力以及相关机构的重力和摩擦力。 所述储水动力箱11和废水提升箱31上安装至少两个定位轮45,升降柜36内壁的对应位置设有供定位轮45上下滑动的定位滑动槽47。 所述管道24内设置有过滤网23。 所述自来水供水管7连接自来水储水箱6。 所述高位废水储水箱42上设有出水口 44和溢水管道43。 所述废水提升箱31和储水动力箱11的下方均设有配重装置38、39,用于调节并实现应有平衡。 所述相关机构的重力和摩擦力包括第一软管9、第二软管14、第三软管29、第四软管40的重力和摩擦力,缆绳33、导向定滑轮34a、34b、定位轮45的重力和摩擦力,水阀8的开启阻力。 所述储水动力箱11和废水提升箱31至少各设置一个。 所述第一软管9和第二软管14为螺旋形软管,以避免储水动力箱11升降带来缠绕。 所述第一软管9和第三软管29的内径相同或第一软管9的内径小于第三软管29的内径,且第一软管9和第三软管29的长度相同或第一软管9的长度大于第三软管29的长度。 所述水阀8靠开关球头801的自身重力带动阀门旋柄转动,下落时关闭;靠外力顶升时开启。 储水动力箱11和废水提升箱31在没有注水时,由于废水提升箱31的重力大于储水动力箱11的重力以及相关机构的重力和摩擦力,废水提升箱31会沉降于升降柜36底部,此时储水动力箱11相应被提升到达升降柜36上端,并向上顶起水阀8的开关球头801达到开启位置,水阀8开启后自来水会流入储水动力箱11中,同时而废水提升箱31沉降至降柜36底部也使废水提升箱的进水口 30的位置低于低位废水储水箱的出水口 28,由于螺旋形的第一软管9和第三软管29的内径相同或螺旋形的第一软管9的内径小于第三软管29的内径,且螺旋形的第一软管9和第三软管29的长度相同或螺旋形的第一软管9的长度大于第三软管29的长度,因此在沉降过程中废水提升箱31有废水注入就会先于储水动力箱11有净水注入,由此能保证注水过程废水提升箱31始终沉降,并能先于储水动力箱11注满。当储水动力箱11注满水后,由于储水动力箱11的容量大于废水提升箱31,拥有的重力将大于废水提升箱31的重力以及相关机构的重力和摩擦力。此时储水动力箱11在重力的作用下开始克服各项阻力下降,而对应的废水提升箱31开始上升;当储水动力箱11下降至止动点15时,停止下降过程,而废水提升过程也相应完成,废水提升箱31升至相应位置后,箱内废水流入高位废水储水箱42内,通过出水口 44用于冲洗用水、灌溉用水等。而储水动力箱11内的水通过水龙头17供人们日常使用,当储水动力箱11和废水提升箱31都已排空后,废水提升箱31会在自身重力下克服储水动力箱11的重力以及相关机构件的重力和摩擦力开始下降,进入下一个循环工作中。 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直接利用自来水重力将生活废水提升后送入高位废水储水箱内,用于冲厕或拖地,方便了生活废水的存储和二次利用。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可靠,不使用易损电子元器件,不耗费电力、人力,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低;整个过程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只要有自来水的地方都能安装使用;本装置的自来水储水箱和废水储水箱,在突遇停水时能为用户提供一定量的水源。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升降框架柜本体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自来水管道,2-三通接头,5-浮球阀,6-自来水储水箱,7-自来水供水管,8_水阀,9-第一软管,10-储水动力箱的进水口,11-储水动力箱,12-承重支架,13-储水动力箱的出水口,14-第二软管,15-止动点,16-用水管道,17-水龙头,19-盆池,20-排水管,21-废水沉淀槽,22-排污阀,23-过滤网,24-管道,25-低位废水储水箱,28-低位废水储水箱的出水口,29-第三软管,30-废水提升箱的进水口,31-废水提升箱,32-废水提升箱的出水口,33-缆绳,34a-导向定滑轮,34b-导向定滑轮,35-承重横梁,36-升降柜,36a-第一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重力提升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柜(36)、低位废水储水箱(25)、高位废水储水箱(42)、储水动力箱(11)、废水提升箱(31),所述升降柜(36)通过承重支架(12)分为竖直平行的第一箱体(36a)和第二箱体(36b),承重横梁(35)固定在承重支架(12)的上端,设置在第一箱体(36a)中的废水提升箱(31)和设置在第二箱体(36b)中的储水动力箱(11)通过缆绳(33)绕过固定在承重横梁(35)上的导向定滑轮(34a、34b)与储水动力箱(11)连接,所述储水动力箱的进水口(10)与自来水供水管(7)通过第一软管(9)连通,并在自来水供水管(7)上设置水阀(8),所述储水动力箱(11)的出水口(13)依次与用水管道(16)、水龙头(17)通过第二软管(14)连通,所述水龙头(17)下设盆池(19),盆池(19)下部的排水管(20)连通废水沉淀槽(21),废水沉淀槽(21)通过管道(24)与低位废水储水箱(25)连通,低位废水储水箱的出水口(28)通过第三软管(29)与废水提升箱的进水口(30)连通,废水提升箱的出水口(32)通过第四软管(40)与高位废水储水箱的进水口(41)连通;废水提升箱的进水口(30)的最低位置低于低位废水储水箱的出水口(28),此时储水动力箱(11)向上顶起水阀(8)的开关球头(801);与用水管道(16)平行的第二箱体(36b)内壁处设置止动点(15)作为储水动力箱(11)下滑的最低点;所述废水提升箱(31)的空箱重力大于储水动力箱(11)的空箱重力以及相关机构的重力和摩擦力,储水动力箱(11)的容积大于废水提升箱(31)的容积,储水动力箱(11)注满水后产生的重力大于注满水的废水提升箱(31)产生的重力以及相关机构的重力和摩擦力;其中,相关机构的重力和摩擦力包括第一软管(9)、第二软管(14)、第三软管(29)、第四软管(40)的重力和摩擦力,缆绳(33)、导向定滑轮(34a、34b)、定位轮(45)的重力和摩擦力,水阀(8)的开启阻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李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