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回转式工具(2),尤其是钻头或铣刀,所述工具具有在轴向(4)上延伸的基体(12),并且包括至少两个排屑槽(14),导向刃带(22)在旋转方向(24)上连接到所述排屑槽,而脊(15)在所述排屑槽之间形成。径向凹空部连接到所述导向刃带(22)。为了能够简单经济地制造这种类型的回转式工具(2),将原料棒材(30)在第一方法步骤中磨削成非圆形,使得所述原料棒材(30)的半径(R)根据最大半径(R2)与最小半径(R1)之间的角度而变化。在第二方法步骤中,磨削所述排屑槽(14),使得所述导向刃带(22)形成在具有所述最大半径(R2)的所述位置,并且半径(R)随后在相应导向刃带(22)的下游减小以便形成所述径向凹空部(2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回转式工具(2),尤其是钻头或铣刀,所述工具具有在轴向(4)上延伸的基体(12),并且包括至少两个排屑槽(14),导向刃带(22)在旋转方向(24)上连接到所述排屑槽,而脊(15)在所述排屑槽之间形成。径向凹空部连接到所述导向刃带(22)。为了能够简单经济地制造这种类型的回转式工具(2),将原料棒材(30)在第一方法步骤中磨削成非圆形,使得所述原料棒材(30)的半径(R)根据最大半径(R2)与最小半径(R1)之间的角度而变化。在第二方法步骤中,磨削所述排屑槽(14),使得所述导向刃带(22)形成在具有所述最大半径(R2)的所述位置,并且半径(R)随后在相应导向刃带(22)的下游减小以便形成所述径向凹空部(28)。【专利说明】制造回转式工具的方法以及回转式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回转式工具尤其是钻头或铣刀的方法,该工具包括在轴向上延伸的基体,该基体具有至少两个排屑槽以及连接到每一个排屑槽的导向刃带,其中脊在每一个排屑槽之间形成,并且脊中的径向凹空部连接到所述导向刃带,所述凹空部延伸直至随后的排屑槽。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这种类型的回转式工具,尤其是钻头或铣刀。
技术介绍
EP I 334 787 BI公开了作为钻孔工具的这种类型的回转式工具。已知的钻头是具有连接到夹紧轴的切削区的实心金属钻头,该切削区容纳螺旋排屑槽,该排屑槽延伸直至钻头面。副切削区沿着所述螺旋排屑槽延伸,并且导向刃带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连接到每一个副切削区;在操作过程中,所述导向刃带被支承在所述钻孔的内壁上,并且因此确保对所述钻头的引导。 这种类型的实心金属钻头通常由原料棒材通过磨削而制成,其中在第一方法步骤中,将所述原料棒材磨削至所需的标称磨削直径;在第二方法步骤中,磨削任选螺旋的排屑槽;并且最后,在第三方法步骤中,磨削所述脊以便形成径向凹空部,使得该脊在实际的钻孔过程中离开钻孔壁一些距离。除此之外,通常还提供另外的磨削步骤以产生钻头尖端的所需尖端几何形状。三个方法步骤的特征在于有助于在所述钻头尖端下游的轴向上形成所述回转式工具的切削区。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 由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这种类型的回转式工具的简化制造方法以及这种易于制造的回转式工具。 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方法 所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方法以及通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特征的回转式工具而实现。更多的优选实施例包含在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中。 该回转式工具通常在轴向上延伸,并且尤其是由实心金属制成,尤其是实心硬质合金钻头。它具有基体,其中容纳有至少两个排屑槽,并且当以圆周或旋转方向观察时,导向刃带在基体的周边上连接到每一个排屑槽。脊形成在每一处两个连续设置的排屑槽之间,并且径向凹空部位于相应导向刃带下游的所述脊中。 对于这种类型的回转式工具尤其是钻头或铣刀的简化制造,现在在第一方法步骤中对原料棒材进行非圆形磨削,使得原料棒材的半径以及因此基体的半径根据角度在最大半径与最小半径之间变化。在第二方法步骤中,向下磨削排屑槽。总而言之,对原料棒材进行磨削,使得导向刃带必然地在具有最大半径的位置形成,并且径向凹空部同样必然地基于非圆形构造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该凹空部从导向刃带开始延伸至随后的排屑槽。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在脊与经过机械加工的工件的内壁之间存在径向凹空部。 可以看出该制造方法的特定优点在于,不需要并且(特别是)也不打算进行第三磨削步骤。相反,径向凹空部基于非圆形横截面几何形状而自动形成。因此,总的来说省去了一个制造步骤,这导致节省成本和节省时间。 因此在刀头之后的切削区的机械加工仅需两个提到的方法步骤;不提供另外的磨削步骤。两个方法步骤可基本上以任何顺序进行。然而,如果原料棒材先于向下磨削排屑槽被初始地磨削成非圆形,则是优选的。 在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方法步骤中,将原料棒材磨削至椭圆形横截面。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应当理解,基体从最大半径连续地渐缩至最小半径,然后连续地增大直至第二相对的最大半径。对于这种构造变体而言,因此恰好存在两个排屑槽,其中每一个都具有导向刃带。基本上,此处所述的方法可转移到多种几何形状,例如,具有三个或四个排屑槽的那些几何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关键的是,半径连续不断地从最大半径开始渐缩至最小半径。脊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沿着完全弯曲、无折弯且无凹槽的圆周线延伸。直接连接到导向刃带,径向凹空部连续地增大。导向刃带自身因此不具有均一的半径,与常规的圆形磨削刃带的情况一样。相反,导向刃带自身具有后角磨削以及仅仅在使用中且在轴向观察时与工件壁的线形接触。 根据椭圆形构造,最小半径因此还优选地限定短半轴,而最大半径限定椭圆形横截面的长半轴。因此,适当地规定:最小半径在最大半径的0.75至0.98倍的范围内,尤其是在0.92至0.95倍的范围内。这使得能够在一侧上实现足够的凹空部,而在另一侧上在导向刃带的区域中实现足够的支承。由于两个半径中相对较小的差异,导向刃带处的半径仅适度地减小,这意味着可确保足够的引导功能。 在又一个适当的实施例中,排屑槽在这种情况下被向下磨削而螺旋延伸。相应地,因此形成螺旋延伸的导向刃带。为了确保在以旋转方向观察时导向刃带在由排屑槽限定的整个切削区上以及以外的具有最大半径的位置处形成,椭圆形横截面也被形成为螺旋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理解,当以轴向观察时,最大半径沿着螺旋线延伸。在这种情况下,该螺旋线与相应导向刃带的图案相同。或者,排屑槽以直线延伸。 为了产生这种非圆形图形,磨盘被径向地朝向随后的圆形的原料棒材放置。原料棒材在这种情况下围绕其中心轴线旋转。而且磨盘的径向进给位置会根据角度位置而改变,使得不同的半径将根据该角度在原料棒材上形成。此外,磨盘的径向进给位置也根据磨盘的轴向位置而变,从而导致椭圆形横截面的所需螺旋图案,使得椭圆形的最大半径沿着螺旋线在相应的剖切面中延伸。 具体而言,回转式工具是磨削得很尖的实心硬质合金钻头。根据要求和应用目的,基体将根据应用领域具有一个或多个冷却液孔,并且还优选地从刀头开始向轴区略微成圆锥形地渐缩。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下文中通过附图更详细地阐述。如下附图以简化的表示方法示出: 图1A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螺旋排屑槽的实心硬质合金钻头的侧视图; 图1B是示于图1A中的螺旋钻头的刀头的前视图; 图2A是在导向刃带区域中的根据现有技术的这种类型的钻头的比例的图解横截面示图; 图2B是图2A中用圆圈示出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3A是在导向刃带区域中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钻头的比例的图解横截面示图; 图3B是图3A中用圆圈示出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非圆形磨削的原料棒材的透视图,该棒材具有在轴向上螺旋延伸的椭圆形横截面; 图5A是图4中的前剖切面A-A的视图;以及 图5B是图4中的剖切面B-B的视图。 附图中还包括具有相同作用(具有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中所示的实心金属钻头2形成为麻花钻,并且沿着中心纵向轴线5在轴向4上延伸,该中心纵向轴线5同时还限定旋转轴线。在后部区域中,钻头2具有夹紧轴6,延伸至前面刀头10的带槽的切削区8连接到该夹紧轴6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回转式工具、尤其是钻头(2)或铣刀的方法,所述回转式工具包括在轴向(4)上延伸的基体(12),所述基体具有:‑至少两个排屑槽(14)‑导向刃带(22),所述导向刃带沿着相应的排屑槽(14)延伸‑分别在所述排屑槽(14)之间的脊(15)‑在所述脊(15)中连接于相应导向刃带(22)的径向凹空部(28),所述径向凹空部延伸至随后的排屑槽(14)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法步骤中,将原料棒材(30)磨削成非圆形,使得所述原料棒材(30)的半径(R)根据角度在最大半径(R2)与最小半径(R1)之间变化,并且,‑在第二方法步骤中,磨削加工所述排屑槽(14),使得所述导向刃带(22)形成在具有所述最大半径(R2)的位置,并且半径(R)在所述旋转方向(24)上随后相对于相应的导向刃带(22)减小,以便由于所述非圆形构造而形成所述径向凹空部(28)。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R·考佩尔,
申请(专利权)人:钴碳化钨硬质合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