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梗阻的中药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1228743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8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肠梗阻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枳壳10-30份、厚朴10-30份、芒硝3-5份、番泻叶3-5份、天冬10-20份、元参10-30份、熟地10-30份、火麻仁10-30份、甘草5-10份、青皮10-20份、黄芪10-30份、川羌活10-20份、莱菔子10-20份、赤芍10-20份、木香10-30份、砂仁10-15份、竹茹10-15份和半夏10-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中药的调理,制成水煎剂灌肠,以通理攻下为主,辅以理气开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治疗肠梗阻,见效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中药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肠梗阻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枳壳10-30份、厚朴10-30份、芒硝3-5份、番泻叶3-5份、天冬10-20份、元参10-30份、熟地10-30份、火麻仁10-30份、甘草5-10份、青皮10-20份、黄芪10-30份、川羌活10-20份、莱菔子10-20份、赤芍10-20份、木香10-30份、砂仁10-15份、竹茹10-15份和半夏10-15份,本专利技术通过中药的调理,制成水煎剂灌肠,以通理攻下为主,辅以理气开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治疗肠梗阻,见效快。【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肠梗阻的中药配方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中药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肠梗阻的中药配方。
技术介绍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是肠腔的物理性或机能性阻塞、发病部位主要为小肠。小肠肠腔发生机械阻塞或小肠正常生理位置发生不可逆变化,如,肠套叠、嵌闭和扭转等。小肠梗阻不仅使肠腔机械性不通,而且伴随局部血液循环严重障碍,致使剧烈腹痛、呕吐或休克等变化,本病发生急剧。病程发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主要有纠正脱水、电解质丢失和酸碱平衡失调,或通过胃肠插管减压可引出吞入的气体和滞留的液体,解除肠膨胀,或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缺血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插管或手术治疗病人痛苦大。 祖国医学认为:大小肠功能是“泄而不藏”以通为用,以“泄塞上逆”为病。六淫、七性、饮食不节,均可引起腑气不通,阴阳关格,津液燥竭。糟柏痞结,致使肠道阻塞,大便秘结,不通致本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果显著的治疗肠梗阻的中药配方,根据发病机理,制成水煎剂灌肠,以通理攻下为主,辅以理气开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枳壳10-30份、厚朴10-30份、芒硝3-5份、番泻叶3-5份、天冬10-20份、元参10-30份、熟地10-30份、火麻仁10-30份、甘草5_10份、青皮10-20份、黄芪10-30份、川羌活10-20份、莱菔子10-20份、赤芍10-20份、木香10-30份、砂仁10-15份、竹茹10-15份和半夏10-15份。 本专利技术的中药配方,优选为按下述重量份数制备:枳壳15份、厚朴15份、芒硝3份、番泻叶3份、天冬15份、元参20份、熟地20份、火麻仁20份、甘草8份、青皮15份、黄芪20份、川宪活15份、莱菔子15份、赤芍15份、木香20份、砂仁12份、竹茹10份和半夏10份。 将上述各原料药制成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灌肠剂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取本组方中除芒硝外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煎煮。武火煮沸,沸后用文火煎煮30?40分钟;第二次煎煮,水沸后煎煮20?3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加入研磨成粉末的芒硝。用法:每日一次,灌肠。 药理分析: 枳壳:性味苦;酸;性微寒归经:肺;脾;肝;胃;大肠经功能主治:胸膈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厚朴:味辛、性温,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的功效。厚朴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赤痢杆菌、巴氏杆菌、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且对横纹肌强直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芒硝:咸、苦,寒。归胃经;肺经;脾经;肾经;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番泻叶:甘、苦,寒,有小毒;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 天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 元参:凉血滋阴,泻火解毒,发烧烦渴,自汗盗汗,便秘,吐血鼻血,咽喉炎,肺结核。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火麻仁:味甘、性平,有小毒,归脾、胃、大肠经;质润通降;具有润燥滑肠,利水通淋,活血祛风的功效;主治肠燥便秘,水肿,脚气,热淋,皮肤风痹,月经不调,疮癣,丹毒。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青皮:苦、辛、寒;归肝、胆、胃经;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主治: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可与熟地、天冬等滋阴药同用;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猪苓、苍术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黄芪汤;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苍术、猪苓同用;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疮疡溃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 川羌活: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归脾、胃、肺经;能升能降;具有消食导滞,降气化痰的功效。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木香: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 砂仁:味辛,性湿。脾、胃、肾经。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竹茹:微寒,味甘;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枳壳具有化痰散痞、破气消积的功效;莱菔子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厚朴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功效;芒硝、番泻叶、川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川羌活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的功效;天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元参、赤芍具有清热凉血、养阴清热、泻火解毒、软坚散结的功效;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痛调经的功效;火麻仁具有润燥滑肠通便的功效;竹茹具有清热泻火、涤痰凉血、除烦开郁的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青皮具有调中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黄芪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 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肠梗阻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枳壳10‑30份、厚朴10‑30份、芒硝3‑5份、番泻叶3‑5份、天冬10‑20份、元参10‑30份、熟地10‑30份、火麻仁10‑30份、甘草5‑10份、青皮10‑20份、黄芪10‑30份、川羌活10‑20份、莱菔子10‑20份、赤芍10‑20份、木香10‑30份、砂仁10‑15份、竹茹10‑15份和半夏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延春王玉光张华黄霞王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