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其包括呈分体的温度发生设备和温度交互设备,所述温度发生设备用于对气体进行制冷和/或加热以产生冷/热气体,所述温度发生设备连通有固定管道,所述固定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常时呈封闭状态;所述温度交互设备具有通气腔和与所述通气腔连通的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和所述第二插接端相插接时,所述固定管道和所述通气腔相连通,冷/热气体于所述固定管道和所述通气腔内流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且温度交互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爱好任意选择和替换,随意性非常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度调节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对室内温度进行调控的温度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水的比热大、成本低,常被人们用来做室内温控的介质。水经于室内铺设的温控管道引至室内,并通过温控管道散热,从而实现调控室内温度的目的。 水作为温控介质亦有其劣势:1.由于水的固态体积大于液态体积,冬日利用热水对室内加热时,若对水进行加热的热源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温控管道内的水温度降低结冰,极容易冻爆温控管道;2.温控管道中的水多为自来水,具有较多的杂质,温控管道使用时间较久时,杂质离子与温控管道发生反应,容易锈坏温控管道,导致温控管道堵塞或产生裂缝;3.温控管道为便于散热,均为裸露设置于室内,一方面,有碍瞻观且不能移动,另一方面,不小心碰触温控管道容易烫伤;4.其对室内温度的调整是针对室内整个空间,初启动后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才能将室内温度调控至目标温度,在调控的过程中人们需忍耐较长时间的不适。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温度调节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温度调节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其包括温度发生设备、固定管道和温度交互设备,所述温度发生设备和所述温度交互设备呈分体结构,所述温度发生设备用于对气体进行制冷和/或加热以产生冷/热气体;所述固定管道上设置有常时呈封闭的第一插接端,且所述固定管道连通于所述温度发生设备;所述温度交互设备设有通气腔和与所述通气腔连通的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和所述第二插接端相插接时,所述固定管道和所述通气腔相连通,冷/热气体于所述固定管道和所述通气腔内流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温度调节系统,其温控介质为气体,气体的冷凝温度极低,无需担心气体物理状态变化而影响温度调节系统的正常工作;冷/热气体与固定管道发生化学反应的速率较水慢上许多,亦无需担心冷/热气体与固定管道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温度调节系统。本技术提供的温度调节系统中,温度发生设备用于产生冷/热气体,并经由固定管道输送至温度交互设备,温度交互设备用于利用冷/热气体对室内进行温控,因此,温度发生设备可以设置在室外或室内角落处,固定管道可以隐藏在墙壁或底板中,仅第一插接端伸出以连接温度交互设备,不影响室内瞻观,且避免意外碰触固定管道发生危险;温度交互设备与温度发生设备两者为独立的,因此,可以理解的,温度交互设备可以为沙发、椅子、桌子、床垫等日用家居产品。当温度适宜、无需调控温度时,温度交互设备的通气腔内没有冷/热气体,温度交互设备不具有温控功能,可作为普通日用家居产品使用;当温度较高或较低、需要对室内温度进行调控时,只需将第二插接端插接于第一插接端,即连通固定管道和通气腔,使得温度发生设备产生的冷/热气体流出至温度交互设备内,从而快速实现局部温控,无需长时间等待。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且温度交互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爱好任意选择和替换,随意性非常高。 较佳的,所述固定管道包括出气管道和回流管道,且所述出气管道和所述回流管道并行设置,所述第一插接端包括第一分接端和第二分接端,所述第一分接端和所述第二分接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出气管道和所述回流管道;所述第二插接端包括第三分接端和第四分接端,所述第三分接端和所述第四分接端分别设置于所述通气腔的两通气端;所述第一插接端与所述第二插接端相插接时,所述第三分接端和第四分接端的其中一者与第一分接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分接端和所述第四分接端的其中另一者与第二分接端相连通;第一插接端与第二插接端相插接时,使得温度发生设备、固定管道和温度交互设备构成循环回路,气体于温度发生设备和温度交互设备之间循环流动,方便温度发生设备对流经的循环气体进行制冷或加热,亦方便温度交互设备对流经的冷/热气体释放热量,从而提高温度调节系统的工作效率。 较佳的,所述通气腔为盘踞于所述温度交互设备内的通气管路;通气腔为盘踞于温度交互设备内的通气管路,从而使得冷/热气体可以沿预设路径流动,方便控制。 较佳的,所述通气腔设置于所述温度交互设备靠表面的内侧。 较佳的,所述温度交互设备开设有连通所述通气腔和外部大气的吹风孔。 较佳的,所述固定管道上设置有开关阀。 具体地,所述出气管道设置有限定冷/热气体流出所述温度发生设备的第一单向阀,所述回流管道设置有限定冷/热气体流回所述温度发生设备的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限定温度调节系统内的冷/热气体绕温度发生设备和温度交互设备循环流动。 具体地,所述出气管道和/或所述回流管道上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用于驱动所述固定管道和所述通气腔内的冷/热气体流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温度发生设备与固定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温度交互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温度发生设备和温度交互设备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母分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子分接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母分接端和子分接端相插接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到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温度发生设备100、固定管道200和温度交互设备300,其中,温度发生设备100和温度交互设备300呈分体结构。温度发生设备100用于对气体进行制冷和/或加热以产生冷/热气体,温度发生设备100连通有固定管道200,固定管道200上设置有第一插接端230,第一插接端230常时呈封闭状态;温度交互设备300具有通气腔310和与通气腔310连通的第二插接端320,且第一插接端230和第二插接端320相插接时,固定管道200和通气腔310相连通,冷/热气体于固定管道200和通气腔310内流动。结合图4-图6所示,更具体地: 温度发生设备100为对气体进行制冷和加热的设备。对温控介质进行制冷和加热属于现有技术,其可以利用电能、太阳能、风能、空气能等进行制冷和加热。如中国技术专利201320034491.2公开的新型热泵机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201210252317.5公开的一种具有太阳能和的采能设备及其方法等,其区别仅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温度调节系统中,采用气体做为温控介质。 如图1所示,温度发生设备100连通有固定管道200。固定管道200包括出气管道210和回流管道220,出气管道210输出温度发生设备100产生的冷/热气体,回流管道220将做功完毕、接近室温的气体输回至温度发生设备100,温度发生设备100将经回流管道220回流的气体进行制冷或加热后,再次经出气管道210输出,以使温度发生设备100持续工作。进一步的,出气管道210和回流管道220之间呈断路,即,出气管道210内的冷/热气体不可未经温度交互设备300直接流回温度发生设备100,而必须经过温度交互设备300,从而使得温度发生设备100产生的冷/热气体必须做功;固定管道200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插接端230,具体地,该第一插接端230包括第一分接端231和第二分接端232,其中,第一分接端231连通于出气管道210,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发生设备、固定管道和温度交互设备,所述温度发生设备和所述温度交互设备呈分体结构,所述温度发生设备用于对气体进行制冷和/或加热以产生冷/热气体;所述固定管道上设置有常时呈封闭的第一插接端,且所述固定管道连通于所述温度发生设备;所述温度交互设备设有通气腔和与所述通气腔连通的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和所述第二插接端相插接时,所述固定管道和所述通气腔相连通,冷/热气体于所述固定管道和所述通气腔内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发生设备、固定管道和温度交互设备,所述温度发生设备和所述温度交互设备呈分体结构,所述温度发生设备用于对气体进行制冷和/或加热以产生冷/热气体;所述固定管道上设置有常时呈封闭的第一插接端,且所述固定管道连通于所述温度发生设备;所述温度交互设备设有通气腔和与所述通气腔连通的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和所述第二插接端相插接时,所述固定管道和所述通气腔相连通,冷/热气体于所述固定管道和所述通气腔内流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道包括出气管道和回流管道,且所述出气管道和所述回流管道并行设置,所述第一插接端包括第一分接端和第二分接端,所述第一分接端和所述第二分接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出气管道和所述回流管道;所述第二插接端包括第三分接端和第四分接端,所述第三分接端和所述第四分接端分别设置于所述通气腔的两通气端;所述第一插接端与所述第二插接端相插接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新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