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万岭专利>正文

一种可双向输入变极变能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2034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14:18
一种可双向输入变极变能的电池,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在导电箱体内底设置绝缘垫,在所述导电箱体内的绝缘垫上方设置导电内芯,在导电内芯的上端连接第一接线端;在导电箱体的上方密封连接绝缘上盖,在绝缘上盖上设置通孔,所述第一接线端的上端伸出于绝缘上盖的通孔;在导电箱体上连接第二接线端,在导电箱体内设置电解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形成了铁-镍-铁、碱性的双向输入的变极变能结构。当其中任一电极为正电极时,另一电极则为负电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失去了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蓄电功能,但有了吸收电能、转变能量形式和释放能量的三合一的组合变能特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

技术介绍
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蓄电池已大量地应用于人们的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雷电是大自然的产物,雷击发生时,雷击放电诱发雷击电磁脉冲过电压和过电流,经站场电源系统、通信信号传输通道、接地系统及建筑物直击雷防护系统,通过传导、感应的方式损坏站内通信信号设备及网络通信设备,造成损失巨大,直接威胁铁路正常的安全运输生产。人类目前只在避雷方面作了部分研究。但雷电具有的不确定的高能还没有充分地被人类所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充分利用雷电设计一种安全的可双向输入变极变能的电池。本技术包括钢质导电箱体,在导电箱体内底设置绝缘垫,在所述导电箱体内的绝缘垫上方设置导电内芯,在导电内芯的上端连接第一接线端;在导电箱体的上方密封连接绝缘上盖,在绝缘上盖上设置通孔,所述第一接线端的上端伸出于绝缘上盖的通孔;在导电箱体上连接第二接线端,在导电箱体内设置电解液。本技术由于以上设计,钢质导电箱体和导电内芯都具有铁元素,导电箱体就为成为一个电极,在电解液的配合下,导电内芯形成隐形电极放在腔体内,这样本技术电池形成了铁-镍-铁、碱性的双向输入的变极变能结构。当其中任一电极为正电极时,另一电极则为负电极。在双向有电能输入时,雷电的电位往往高于人为外加的电位,就能立即根据其电位差将电能转变为其它能量释放掉,达到防雷的目的。采用以上设计,本技术失去了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蓄电功能,但有了吸收电能、转变能量形式和释放能量的三合一的组合变能特性。本技术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几点:1、本技术两个电极实为无极的,各自担任的正、负极是随输入的电位差来自动决定的。2、在电能输入后,可立即吸收、变能并释放,是三位一体的变能释放,而不储能。3、具有双向输入,立即变能的功能。4、具有独特的隐形电极。5、具有加强型电极,能承受100KA以上的大电流冲击而不损坏。6、能产生大涡流变能散热。7、是非线性的低阻抗的电池,亦可以供需在地作为地电位使用。另外,本技术还可在绝缘上盖设置屏蔽层,可免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设有一个钢质导电箱体1,在导电箱体1内底铺设一绝缘垫2,在导电箱体1内的绝缘垫2上方放置导电内芯3,在导电内芯3的上端连接第一接线端4。在导电箱体1的上方密封连接绝缘上盖5,在绝缘上盖5外设置屏蔽层6。在绝缘上盖5和屏蔽层6上分别设置通孔7,第一接线端4的上端伸出于绝缘上盖和屏蔽层6上的通孔7。在导电箱体1的任一侧连接第二接线端8,在导电箱体1内设置电解液9。本技术的电解液9可以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镍等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双向输入变极变能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质导电箱体,在导电箱体内底设置绝缘垫,在所述导电箱体内的绝缘垫上方设置导电内芯,在导电内芯的上端连接第一接线端;在导电箱体的上方密封连接绝缘上盖,在绝缘上盖上设置通孔,所述第一接线端的上端伸出于绝缘上盖的通孔;在导电箱体上连接第二接线端,在导电箱体内设置电解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双向输入变极变能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质导电箱体,在导电箱体内底设置绝缘垫,在所述导电箱体内的绝缘垫上方设置导电内芯,在导电内芯的上端连接第一接线端;在导电箱体的上方密封连接绝缘上盖,在绝缘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岭朱世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万岭朱世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