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度光照的光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梯度光照的光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于微藻培养的方法。
技术介绍
微藻是获取食物蛋白、药物等材料的重要生物资源,同时也是第3代生物燃料的 主要原料和重要技术平台。采用光生物反应器进行微藻的规模化培养,是解决微藻资源产 业化瓶颈的的重要途径。光生物反应器是可提供一定的光照强度和流体力学环境,进行光 照生物质培养或光化学反应的反应器。采用光生物反应培养微藻,可提高微藻的培养浓度 和增殖速率,节省空间,避免外界环境对微藻培养的影响,可连续获得质量稳定的微藻资 源。 光生物反应器中光强分布是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微藻增殖的重要特性。在光 反应器中进行微藻的自养培养时,影响光强分布的因素包括光照的深度、气泡大小与数量 以及微藻的细胞浓度等。其中藻细胞对光的散射作用,是造成光强随光程增加而迅速衰减 的重要原因,也是限制高细胞浓度培养的重要原因。为了改善反应器中的光强分布,提高微 藻的增殖速率和培养密度,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形式的光反应器(包括管道式、板式、柱式等) 结构、人工光源的使用、藻液的循环及相应的培养方法。 管道式反应器一般由或玻璃、有机玻璃或其他透明硬质塑料的封闭管构成,管道 弯曲成不同形状,微藻悬浮在培养液中并以一定流速在管道中流动,借助自然光或人工光 源进行光培养。为获得管道内较好的光强分布,提高微藻增殖速率,研究者对管道的直 径、管道的排布方式、管道内构件、光照的方式等进行了各种优化设计,如L. Travieso等 报道的螺旋形的管道式反应器(Int. Biodeter.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梯度光照的光生物反应器,由箱体、隔板、光源腔室、光源、气体分布器、溢流堰、溢流管、溢流口、气体出口和排液口组成,其特征在于:1)隔板将反应器箱体分隔成光照强度不同的3种隔室——隔室I、隔室II和隔室III,每个箱体内包括两个对称的隔室I、两个对称的隔室II和一个隔室III,一对隔室II位于反应器箱体内靠近外壁的两侧,隔室III位于反应器箱体中心,一对隔室I位于隔室II和隔室III之间;2)隔室I内中心设置光源腔室,使隔室I内为环形结构,光源腔室中安装光源;隔室I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气体出口和排液口;3)3种隔室底部均安装气体分布器,隔室I中气体分布器安装在靠近隔室II的一侧,其他隔室中分布器均安装在底部中轴线上;4)隔室I顶部设有溢流堰、溢流管,开有溢流口;隔室III中液体通过溢流管流至隔室II下部;隔室II内液体可由溢流口流入隔室I,溢流堰将隔室III与隔室II分隔;5)箱体、隔板、光源腔室均由透明材料制成;隔室II外侧接受太阳光照射。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梯度光照的光生物反应器,由箱体、隔板、光源腔室、光源、气体分布器、溢流堰、 溢流管、溢流口、气体出口和排液口组成,其特征在于: 1) 隔板将反应器箱体分隔成光照强度不同的3种隔室--隔室I、隔室II和隔室III, 每个箱体内包括两个对称的隔室I、两个对称的隔室II和一个隔室III,一对隔室II位于 反应器箱体内靠近外壁的两侧,隔室III位于反应器箱体中心,一对隔室I位于隔室II和 隔室III之间; 2) 隔室I内中心设置光源腔室,使隔室I内为环形结构,光源腔室中安装光源;隔室I 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气体出口和排液口; 3) 3种隔室底部均安装气体分布器,隔室I中气体分布器安装在靠近隔室II的一侧, 其他隔室中分布器均安装在底部中轴线上; 4) 隔室I顶部设有溢流堰、溢流管,开有溢流口;隔室III中液体通过溢流管流至隔室 II下部;隔室II内液体可由溢流口流入隔室I,溢流堰将隔室III与隔室II分隔; 5) 箱体、隔板、光源腔室均由透明材料制成;隔室II外侧接受太阳光照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度光照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1) 隔室I的单侧宽度w为10?16cm,隔室II的宽度为0. 8?1. 2w,隔室III的宽度为 1. 5?2w,隔室I高度为5?8w ;光源腔室宽度为0. 5?lw,腔室顶端距隔室I顶部10? 20cm,腔室最低点距隔室I底部3?8cm,反应器箱体高度比隔室I的高度高10?30cm, 隔室I顶部溢流堰高度为5?20cm,溢流管在隔室II中一端的开口距隔室II底部为2? 4w ; 2) 反应器的总长度根据培养所需的体积确定,但每隔1?2m设一个溢流管、溢流口、 气体出口及排料口,隔室I和隔室III中每lm长度内设气体分布器3?5个,隔室II中每 lm长度内设气体分布器2?3个,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皓,蒋国强,齐泮仑,于常军,孙洪磊,王桂伟,李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