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列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149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列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属于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放方法技术领域。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电容支架8构成,包括相互连接为一体的设板金架11和内饰架12,将电容安装在电容支架内。安装方法:1.在车体两侧设置电容支架,电容支架由设板金架和内饰架相互连接为一体,将电容安装在电容支架内;2电容支架深度大于电容宽度,两侧各沿车窗位置向下安装,层间距离大于电容的高度,层间空间形成风道,板金架外侧设有电容仓门盖,电容仓门盖构成车体侧面一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侧围式结构,整车受力均匀同时降低了车的底盘,实现一级踏步,电容的散热效果显著,安装方式简单,检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列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属于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放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动客车及公交车的电容大都采用后置式排放和车体底盘排放,电容后置式排放的电动客车及公交车,车体重量分布不均,往往是前轻后重,在行驶时严重影响车体后胎及整车使用寿命;采用电容底盘排放的电动客车及公交车,车底盘被垫高,无法实现一级踏步上车,乘客不便于上下车,而且上述两种形式都不利于电容的安装检修,散热通风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车体重量分布均匀,实现一级踏步上车,电容安装简单、检修方便且电容散热良好的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列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列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由电容支架8构成,包括相互连接为一体的板金架11和内饰架12,将电容3安装在电容支架8内。所述电容支架8为N层,层与层之间设有电容绝缘板9进行隔断,层与层之间的空间形成风道13,电容支架8的两端设风道13的通风口。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列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1)、在车体两侧设置电容支架8,电容支架8由板金架11和内饰架12相互连接为一体,将电容3安装在电容支架8内;(2)电容支架8的深度大于电容的宽度,两侧各沿车窗位置向下安装,层与层之间的距离大于电容的高度,层与层之间的空间形成风道13,板金架11外侧设有电容仓门盖10,电容仓门盖10构成车体侧面的一部分。所述电容支架8的深度为电容宽度的105%-110%。所述电容支架8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为电容高度的105%-130%。所述电容仓门盖10上设有用于通风散热的网状风口。本专利技术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列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改以往的后置式或底盘式电容安装结构为侧围式结构,使整车受力均匀的同时降低了车的底盘,实现了客车、公交车的一级踏步,增加电容散热风道,使电容的散热效果显著,提高了电容的使用寿命,这种安装方式也使电容的安装简单,检修方便。四附图说明图1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列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图1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列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A-A剖视图。在图中,1、车窗玻璃,2、电车外壳,3、电容,4、后车门,5、前车门,6、车轮胎,7、车轮框架,8、电容支架,9、电容绝缘板,10、电容仓门盖,11、板金架,12、内饰架,13、风道。五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2、3,本实施例的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列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设在车体两侧的电容支架8,电容支架8由板金架11和内饰架12构成,将电容3安装在电容支架8内,这样有效的利用了整车空间的同时降低了车的底盘,实现了客车、公交车的一级踏步。电容3的正常体积为100*100*250mm,电容支架8的宽度为电容宽度的1.1倍,其中前后车门部分、车窗部分和前后轮胎部分不进行安装,按普通的电动客车、公交车的大小比例进行计算,两侧各沿车窗位置向下依次安装三层,层与层之间设有电容绝缘板9进行隔断,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为电容高度的1.2倍,层与层之间的空间形成风道13,电容支架8的两端设风道13的通风口,电车两侧外侧设有电容仓门盖10盖住板金架11,电容仓门盖10上设有用于通风散热的网状风口,电车在行进过程中产生的自然风就会通过风道13的通风口以及仓门盖10的网状风口进入电容支架8内,从而能够使电容产生的热量及时的散发出去,提高了电容的使用寿命,电容仓门盖10的外侧为车体外部的壳体一部分。本实施例的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列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改以往的后置式或底盘式结构为侧围式结构,使整车受力均匀的同时降低了车的底盘,实现了客车、公交车的一级踏步,增加的电容散热的风道,使电容的散热效果显著,提高了电容的使用寿命,这种安装方式也使电容的安装简单,检修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电容支架(8)构成,包括相互连接为一体的板金架(11)和内饰架(12),电容(3)安装在电容支架内。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电容支架(8)构成,包括相互连接为一体的板金架(11)和内饰架(12),电容(3)安装在电容支架内。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支架为N层,层与层之间设有电容绝缘板(9)进行隔断,层与层之间的空间形成风道(13),电容支架的两端设风道(13)的通风口。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动客车、公交车电容排列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车体两侧设置电容支架,电容支架由设板金架和内饰架相互连接为一体,将电容安装在电容支架内;(2)电容支架的深度大于电容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镕安王瑷国刘继江程绍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