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的防窥视方法及防窥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14816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屏幕的防窥视方法及防窥视装置。该屏幕的防窥视方法包括:获取视线投落于屏幕对应区域内的眼球的当前数量;判断当前数量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表示在隐私被保护时屏幕可被观看的眼球的数量;若当前数量大于数量阈值,则进行防窥视提醒。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显示终端的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并在监测到显示终端的屏幕所显示的内容可能被窥视时进行防窥视提醒,从而有效保护个人隐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幕的防窥视方法及防窥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屏幕的防窥视方法及防窥视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各种便携式显示终端的日益普及,公共场合随处可见人们使用这些显示终端。然而,有时候在公共场合通过这些显示终端查看或处理一些具有个人隐私的文件或应用程序时,极易被周围的人有意无意的看到,从而导致个人隐私被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屏幕的防窥视方法及防窥视装置,能够有效保护使用者的个人隐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屏幕的防窥视方法,包括:获取视线投落于屏幕对应区域内的眼球的当前数量;判断当前数量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表示在隐私被保护时屏幕可被观看的眼球的数量;若当前数量大于数量阈值,则进行防窥视提醒。 其中,防窥视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获取能够观看屏幕的眼球的识别信息,并将其记录为被授权眼球的识别信息;判断视线投落于屏幕对应区域内的当前眼球的识别信息是否与被授权眼球的识别信息相同;若相同,则不进行防窥视提醒;若不相同,则进行防窥视提醒。 其中,防窥视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设置能够观看屏幕的时间阈值;若当前数量大于数量阈值,则判断眼球的视线投落于屏幕对应区域内的当前时间是否大于时间阈值;若不是,则不进行防窥视提醒;若是,则进行防窥视提醒。 其中,防窥视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屏幕显示的文件类型预先设置能够观看屏幕的所述时间阈值。 其中,通过界面提示和/或锁屏进行防窥视提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屏幕的防窥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视线投落于屏幕对应区域内的眼球的当前数量;处理模块,用于判断获取模块获取的当前数量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表示在隐私被保护时屏幕可被观看的眼球的数量;提醒模块,用于在处理模块判断当前数量大于数量阈值时,进行防窥视提醒。 其中,获取模块进一步用于预先获取能够观看屏幕的眼球的识别信息,并将其记录为被授权眼球的识别信息;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判断视线投落于屏幕对应区域内的当前眼球的识别信息是否与被授权眼球的识别信息相同,若相同,则控制提醒模块不进行防窥视提醒,若不相同,则控制提醒模块进行防窥视提醒。 其中,防窥视装置还包括设置模块,设置模块用于预先设置能够观看屏幕的时间阈值;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当前数量大于数量阈值时判断眼球的视线投落于屏幕对应区域内的当前时间是否大于时间阈值,若不是,则控制提醒模块不进行防窥视提醒,若是,则控制提醒模块进行防窥视提醒。 其中,设置模块用于根据屏幕显示的文件类型预先设置能够观看屏幕的所述时间阈值。 其中,提醒模块通过界面提示和/或锁屏进行防窥视提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获取视线投落于屏幕对应区域内的眼球的当前数量与预先设置的数量阈值相比较,并在当前数量大于数量阈值时进行防窥视提醒,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使用者以外的人窥视屏幕所显示内容的可能性,有效保护使用者的个人隐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屏幕的防窥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屏幕的防窥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屏幕的防窥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屏幕的防窥视装置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屏幕的防窥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屏幕的防窥视方法包括: 步骤Sll:获取视线投落于屏幕对应区域内的眼球的当前数量。 本实施例优选通过眼球追踪(Eye Tracking)技术监测屏幕所处环境中人眼球的视线是否投落于屏幕锁对应的区域内,眼球追踪技术的实现方案包括三种追踪方式中的任意组合:根据眼球和眼球周边的特征变化进行跟踪;根据眼球的虹膜角度变化进行跟踪;主动投射红外线等光束到眼球的虹膜并提取特征进行跟踪。 根据对生理结构的研究,可知当视线角度、视线距离等发生变化时,人的眼球以及眼球周边的各种特征也会随之发生微小的变化,并且现有技术中关于视线是否位于屏幕的对应区域内的判断已有揭示,因此,上述“根据眼球和眼球周边的特征变化进行跟踪”和“根据眼球和眼球周边的特征变化进行跟踪”的实现方案具有可行性。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上述两种实现方案时需要开启屏幕的出光方向的摄像装置,例如显示终端的前置摄像头,用以监测并拍摄屏幕周围环境的眼睛,且摄像装置的拍摄角度越大像素越高,则获取视线投落于屏幕对应区域内的眼球的当前数量越准确。 在实施上述“主动投射红外线等光束到眼球的虹膜并提取特征进行跟踪”的实现方案时,需要开启光束发射装置,例如显示终端的主动红外发射装置,将光束(包括红外线)投射到屏幕前方周围,然后通过对眼球对光束的反射光线进行分析,从而得知视线的落脚点以及视线的来源和视线来源者的虹膜的具体特征。 步骤S12:判断当前数量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数量阈值。 若当前数量小于或等于数量阈值,则执行步骤S13;若当前数量大于数量阈值,则执行步骤S14。 预先设置的数量阈值表示在隐私被保护即屏幕的显示内容不会被偷窥时屏幕可被观看的眼球的最大数量。并且,优选该数量阈值根据屏幕显示的文件类型进行设定,例如:对于不具有私密性或私密性较低或需要多人共同观看的电影等视频文件,可设置较大的数量阈值;对于私密性较强的图片等文件,可设置较小的数量阈值,若仅使用者一人可见,则该数量阈值为小于或等于2且大于零的整数。 举例而言,若用户正在进行登录、使用涉及财物管理、交易的功能操作,譬如网上银行和购物等,可以直接触发启动本实施例的防窥视方法,同时,还可以同步自动设定数量阈值为“ 1”,本实施例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并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步骤S13:不进行防窥视提醒,例如保持屏幕的当前显示界面。 步骤S14:进行防窥视提醒。 本实施例优选通过生成界面的方式进行防窥视提醒,例如在屏幕的当前显示界面的中间或边角弹跳出“可能被窥视”的提示界面。当然,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直接锁屏的方式,强制性关闭屏幕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防窥视提醒的同时,还可以造成电量用尽或误操作锁屏键等假象,避免使用者和偷窥者的尴尬。 承上所述,可知本实施例能够降低使用者以外的人窥视屏幕所显示内容的可能性,从而有效保护使用者的个人隐私。 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屏幕的防窥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屏幕的防窥视方法包括: 步骤S21:预先获取能够观看屏幕的眼球的识别信息,并将其记录为被授权眼球的识别息。 步骤S22:获取视线投落于屏幕对应区域内的眼球的当前数量。 步骤S23:判断眼球的当前数量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数量阈值。 若当前数量小于或等于数量阈值,则执行步骤S24 ;若当前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屏幕的防窥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视方法包括:获取视线投落于所述屏幕对应区域内的眼球的当前数量;判断所述当前数量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数量阈值,所述数量阈值表示在隐私被保护时所述屏幕可被观看的眼球的数量;若所述当前数量大于所述数量阈值,则进行防窥视提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幕的防窥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视方法包括: 获取视线投落于所述屏幕对应区域内的眼球的当前数量; 判断所述当前数量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数量阈值,所述数量阈值表示在隐私被保护时所述屏幕可被观看的眼球的数量; 若所述当前数量大于所述数量阈值,则进行防窥视提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视方法进一步包括: 预先获取能够观看所述屏幕的眼球的识别信息,并将其记录为被授权眼球的识别信息; 判断视线投落于所述屏幕对应区域内的当前眼球的识别信息是否与所述被授权眼球的识别信息相同; 若相同,则不进行所述防窥视提醒; 若不相同,则进行所述防窥视提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视方法进一步包括: 预先设置能够观看所述屏幕的时间阈值; 若所述当前数量大于所述数量阈值,则判断眼球的视线投落于所述屏幕对应区域内的当前时间是否大于所述时间阈值; 若不是,则不进行所述防窥视提醒; 若是,则进行所述防窥视提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窥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视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屏幕显示的文件类型预先设置能够观看所述屏幕的所述时间阈值。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窥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界面提示和/或锁屏进行所述防窥视提醒。6.一种屏幕的防窥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视线投落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科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