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撞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0329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环绕安装在汽车上替代常规保险杠保护汽车减缓碰撞冲击的汽车防撞器。常见汽车上的保险杠在汽车发生撞击时通过变形和脱落缓解撞击力量,保护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这种保险杠结构单一,当撞击力量较大时其减震缓冲效果差,只能依靠汽车本体结构变形吸收巨大的撞击力量,不利车内乘员的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对车内乘员保护良好,减震缓冲效果佳的汽车防撞器,包括一个双层壳体,一层内置软垫物形成软垫层,另一层内设若干组平行弹簧形成弹簧层。当碰撞发生时汽车防撞器依靠弹簧层内弹簧的压缩变形和软垫层柔性减震吸收和缓解撞击能量,实现对汽车乘员的保护。(*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防撞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一种环绕安装在汽车上替代常规 保险杠保护汽车减缓碰撞冲击的汽车防撞器。
技术介绍
常见汽车车头和车尾两头装有保险杠,其作用是在汽车发生撞击时利用 保险杠的变形和脱落缓解撞击的冲击,保护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这种保险 杠结构单一,当撞击力量较大时其减震缓冲效果差,只能依靠汽车本体结构 变形吸收巨大的撞击力量,不利车内乘员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汽车保险杠 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车内乘员保护良好,减震缓冲效果佳的汽车 防撞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汽车防撞器,包括一个双层壳体, 一层内置 软垫物形成软垫层,另一层内设若干组平行弹簧形成弹簧层。使用时把汽车 防撞器安装在车头和车位以及车身两侧并使弹簧层向外,碰撞发生时依靠弹 簧层内弹簧的压缩变形和软垫层柔性减震吸收和缓解撞击能量,实现对汽车 乘员的保护。其中,软垫可采用沙袋或其它等效部件替代。本技术中所述的弹簧层内围绕弹簧填充柔性颗粒物。大量填充的柔 性颗粒物可以对弹簧起辅助支撑作用,提高弹簧层的抗压性,增强防撞器的 防护效果。本技术中所述的壳体侧壁紧贴弹簧层设有蜂窝板,其表面开有若干 通孔。通孔在减轻板重的同时增加板的弹性,提高蜂窝板在碰撞中的缓冲减 震性能,使得汽车防撞器防护效果更佳。本技术中所述的蜂窝板外侧面贴有胶皮。胶皮的作用是避免刚性蜂 窝板直接碰撞到人或其它物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技术中所述的壳体上设有通气孔,通气孔贯穿软垫层、弹簧层、 蜂窝板和胶皮。设置通气孔有利于空气进出流动,帮助发动机散热。实际使 用中只要在与汽车发动机同侧安装的防撞器上设置通气孔即可。本技术中所述的壳体两端设有和汽车车灯相配的灯罩。灯罩在不影 响汽车正常照明的情况下起到保护汽车车灯的作用。本技术中所述的蜂窝板正面开有车牌安装槽,胶皮上对应车牌安装 槽位置去料形成敞口。设置专用车牌安装槽方便安放车牌。本技术通过设置多层结构的汽车防撞器安装在车身四周,利用防撞 器的多层结构共同作用来减震吸收和缓解撞击能量,达到对汽车乘员的最大 保护。本技术除安装在车头和车尾外,也可安装车身两侧低于车窗位置 共同构成环绕车身的周向保护,最大限度保护车内乘员。附图说明图1:汽车防撞器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剖视图。 图3:客车使用防撞器示意图。 图4:货车使用防撞器示意图。图中l.灯罩、2.软垫层、3.弹簧层、3-1.弹簧、3-2.柔性颗粒物、4.蜂窝板、5.胶皮、6.通气孔、7.车牌安装槽、8.通孔、9.汽车防撞器、10.透明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 2所示的汽车防撞器9,包括一个双层壳体, 一层内置软垫物形 成软垫层2,另一层内设若干组平行弹簧3-l形成弹簧层3,弹簧层3内围绕 弹簧3-1填充有柔性颗粒物3-2;壳体侧壁紧贴弹簧层3设有蜂窝板4,蜂窝 板表面开有若干通孔8,蜂窝板4正面开有车牌安装槽7;蜂窝板4外侧面贴有胶皮5,胶皮5上对应车牌安装槽位置去料形成敞口 ;壳体上设有通气孔6, 所述通气孔贯穿软垫层2、弹簧层3、蜂窝板4和胶皮5,壳体两端设有和汽 车车灯相配的灯罩l。实际使用如图3所示,汽车防撞器安装在客车的车头和车尾处,胶皮向 外。当碰撞发生时,巨大的撞击力量依次通过胶皮、蜂窝板、弹簧层和软垫 层逐层吸收化解,汽车防撞器对撞击能量进行充分的减震吸收,实现对车内 乘员的保护功效。除首尾以及两侧的常规安装方式外,汽车防撞器9还可如 图4所示用在带托挂车厢的货车上,使用时把防撞器安装在车头驾驶室正面 及背面,其中背面的汽车防撞器上特别设置透明窗10方便观察。安装在正面 的防撞器工作过程参见前述客车说明;安装在背面的汽车防撞器使用方法如 下,当货车遇到巨大的碰撞及紧急刹车时,汽车防撞器可有效缓解和吸收车 头后面的货柜在惯性作用下移位前冲对车头的大力冲击,提高驾驶室内司乘 人员的生存几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防撞器,包括一个双层壳体,一层内置软垫物形成软垫层(2),另一层内设若干组平行弹簧(3-1)形成弹簧层(3)。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防撞器,包括一个双层壳体,一层内置软垫物形成软垫层(2),另一层内设若干组平行弹簧(3-1)形成弹簧层(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撞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弹簧层(3)内围 绕弹簧(3-1)填充柔性颗粒物(3-2)。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防撞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侧壁紧 贴弹簧层(3)设有蜂窝板(4),其表面开有若干通孔(8)。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防撞器,其特征是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绿林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东宇科研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