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编小样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0164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编小样机,所述经编小样机,该小样织机装置主要包括:机架、机构固定装置、梳栉横移装置、成圈机构装置、传动装置、导纱装置以及纱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经编小样机能在实验室中使用,并且可以满足对新型织物的开发和试制,方便对织物进行设计并及时做出修改,克服了现有技术需要将整幅织物织造出来后才能发现问题的缺陷,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编小样机,所述经编小样机,该小样织机装置主要包括:机架、机构固定装置、梳栉横移装置、成圈机构装置、传动装置、导纱装置以及纱架。本专利技术的经编小样机能在实验室中使用,并且可以满足对新型织物的开发和试制,方便对织物进行设计并及时做出修改,克服了现有技术需要将整幅织物织造出来后才能发现问题的缺陷,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专利说明】一种经编小样织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纺织机械运动机构的小型化纺织机械,特别涉及经编小样织机。
技术介绍
经编机机构一般包括梳栉横移机构、织针成圈运动机构、脱圈针运动机构、沉降片运动机构、送经机构、牵拉卷曲机构。对于不同的织物,织针成圈运动动作和各运动机构之间的配合有所不同。现有的经编机都是应用在工厂大生产,很少有可以针对研发新组织而设计的机器。 目前,王占洪专利技术了《经编机成圈运动试验台》,申请公布号为⑶102023089八,公布日为2011年04月20日,该专利技术装置中包括墙板,传动装置(主轴和驱动装置),连杆机构固定装置,成圈机构固定装置。在成圈导轨轴上标有刻度,发现问题能对设计结果及时修改,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废品率,装置中使用伺服电机驱动主轴转动。 在成圈过程中,为了完成垫纱,梳栉除在针间摆动外,还必须在针前和针后沿针床进行横移。梳栉横移运动决定着各把梳栉的经纱所形成的线圈在织物中的分布规律,从而形成不同组织结构与花型。因此,梳栉横移机构在经编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专利文献1:专利号00124276.8 ;专利文献2:专利号2120072014842.2)它们主要研究梳栉横移部分的电动机或者采用数控电机控制梳栉的直线横移运动从而实现精准的定位。梳栉在经编机工作时高速运转,梳栉的材料性能对经编机运转的精确程度有一定影响,(如专利文献3:申请号为200710161322.4),它专利技术了带有本体的梳栉,该本体具有碳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和持针部,因此经编机梳栉部分有较轻的质量,有利于机器的高速运转。织机编织过程是依靠梳栉横移的数量来决定组织花纹的形状,控制和计算梳栉偏移量(如专利文献4:申请号200103010.0),它专利技术了一种具有梳栉偏移的累计减速器的经编机,借助一个传感器信号的输入和输出从而来控制主轴和梳栉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而实现梳栉偏移的累计。 牵拉卷曲机构是为了经编机的生产顺利进行,机器织出来的织物必须马上离开编织区,以便有利于新的线圈形成。通常的牵拉卷取机构都使用边撑或者横撑管、压辊、牵拉棍、皮带张紧装置,通过不断地调整卷布时的张力大小来实现织物的牵拉卷曲功能(如专利文献 5:02199904587.8 ;专利文献 6:02202247237口 ;专利文献 7:0^2033400^)。同时还可以在牵拉棍上设置有静电层,通过静电层吸附绒毛浮花提高织物的质量,该静电层是由凹凸不平的结构组成并且上面所带有的极性相反有利于对浮尘物的吸附(如专利文献8:⑶20362561仙)。 上述一些专利技术对经编机进一步完善,而且上述的经编机大部分都是通过电机,电脑控制并且大多适用在传统生产使用的经编机。但是针对实验室的初学者而言,仍然需要一种小型的经编机来帮助他们理解经编的运动过程、经编机的整体框架和具体的操作流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经编小样机能在实验室中使用,并且可以满足对新型织物的开发和试制,方便对织物进行设计并及时做出修改,克服了现有技术需要将整幅织物织造出来后才能发现问题的缺陷,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一种经编小样织机装置,该装置包括: 机架,其包括两个纵向平行布置的墙板,墙板以及两个纵向平行布置墙板中间的水平放置的底板;与所述墙板上方固定连接的两个纵向平行布置的第一墙板、第五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第四墙板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固定安装梳栉横移装置的丝杠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底板、第四墙板、第五墙板和墙板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共同构成框架结构; 机构固定装置,其包括固定四块墙板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连接梳栉横移装置与墙板的第三支架;固定导纱装置的第四支架;各支架之间使用螺栓或类似紧固件连接; 梳栉横移装置,其包括两个梳栉架装置,其通过丝杠与机架两边的第二墙板和第四墙板转动连接;第二支承连杆和第三支承连杆将梳栉架连接,该第二支承连杆和第三支承连杆与梳栉架构成框架结构;两个梳栉架对应有四个长槽孔;该长孔穿过梳栉板,梳栉板一端刻有等距的齿槽并标有相应的刻度;梳栉板使用螺栓或类似紧固件连接梳栉;梳栉上分布一定密度的导纱针,第二支承连杆与第一支架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转动连接; 成圈机构装置,包括针床板,所述的针床板上有间隔一定针距的针槽;针床板与机架第二墙板、机架第四墙板分别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于整体机架上;第一针床盖板与第二针床盖板通过齿条连接; 传动装置,其包括传动主轴和驱动该传动主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传动主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墙板和第三墙板转动连接; 导纱装置,其包括与机架连接的第一墙板和第五墙板;墙板相应位置有供导纱支架穿过的孔;第一墙板和第五墙板之间有6根导纱支架;以及对第一墙板和第五墙板固定作用的第四支架; 纱架,其包括不同长度的角钢;相互连接角钢的螺栓或类似紧固件;水平放置的安装在角钢相应位置的纱筒支架;与纱筒支架一一对应的张力盘装置;编织过程中纱线所需穿过的穿纱孔。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梳栉横移装置与第一支架通过弹簧连接,便于梳栉前后摇摆过后不需要借助外力就恢复到初始位置。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梳栉板端部的齿槽根据针床板针槽的间距配套设置,便于控制梳栉左右横移位移的大小。梳栉板上的梳栉是可拆卸的,便于更换。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梳栉与针床板配套使用,实验人员可依据编织织物的特性更换配套装置。 本专利技术控制织针上下移动的装置采用针床盖板,所述的针床盖板与传动装置采用齿轮齿条的啮合方式,通过传动主轴上摇把的摇摆带动传动主轴上齿轮的转动,进而控制针床盖板上齿条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握持在针床盖板下的织针上下移动。当针床盖板运动到最上端时,传动装置的摇把被限位,也就是说,在这个位置上摇把不再转动,实验人员通过移动梳栉横移装置实现织针的脱圈、垫纱的动作。 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装置中的驱动装置首选摇把,摇把相对于其他电动装置更易控制,而且就实验室经编机的初学者而言,手动机构更易操作。除此之外,手动机构方便实验人员观察织物编织过程一旦出现问题及时暂停及时修改,并且降低实验成本。 本专利技术的牵拉卷曲装置使用简单的将织物卷绕在光轴上,使用夹子夹持,在夹子下端采用重锤牵拉,当然在后期使用中也可将其它的牵拉卷曲机构安装在机器上使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经编小样机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经编小样机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经编小样机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梳栉横移装置和针床局部放大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经编小样机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经编小样机的纱架装置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经编小样机的纱架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编小样机,该小样织机包括:机架(1)、机构固定装置(2)、梳栉横移装置(3)、成圈机构装置(4)、传动装置(5)、导纱装置(6)以及纱架(7),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1)包括两个纵向平行布置的第二墙板(1‑2)、第四墙板(1‑4),以及两个位于纵向平行布置墙板中间水平放置的底板(1‑3);与所述墙板上方固定连接的两个纵向平行布置的第一墙板(1‑1)、第五墙板(1‑5);与所述第二墙板(1‑2)、第四墙板(1‑4)之间固定连接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固定安装梳栉横移装置的第三支架(2‑3);与所述第一墙板(1‑1)、第二墙板(1‑2)、底板(1‑3)、第四墙板(1‑4)、第五墙板(1‑5)和墙板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第三支架(2‑3)共同构成框架结构; 所述机构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四块墙板的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连接梳栉横移装置与墙板的第三支架(2‑3);固定导纱装置的第四支架(2‑4);各支架之间使用螺栓或类似紧固件连接;; 所述梳栉横移装置(3)包括两个梳栉架装置(3‑1),其通过丝杠(2‑3)与机架两边的第二墙板(1‑2)和第四墙板(1‑4)转动连接;第二支承连杆(3‑2)和第三支承连杆(3‑3)将梳栉架(3‑1)连接;第二支承连杆(3‑2)、第三支承连杆(3‑3)与梳栉架(3‑1)共同构成框架结构;两个梳栉架对应有四个长槽孔(3‑4);梳栉板(3‑5)可穿过该长槽孔(3‑4),梳栉板一端刻有等距的齿槽(3‑6)并标有相应的刻度;梳栉板使用螺栓或类似紧固件(3‑7)固定连接梳栉(3‑8);梳栉(3‑8)上分布有一定密度的导纱针(3‑9),第二支承连杆(3‑2)与第一支架(2‑1)通过第一弹簧(3‑10)、第二弹簧(3‑11)转动连接; 所述成圈机构装置(4)包括针床板(4‑1),所述的针床板(4‑1)上有间隔一定针距(4‑1‑1)的针槽(4‑1‑2);针床板(4‑1)与机架第二墙板(1‑2)、机架第四墙板(1‑4)分别通过连接机构(4‑6)和连接机构(4‑7)固定连接于整体机架(1)上;第一针床盖板(4‑4)与第二针床盖板(4‑5)通过齿条(5‑5)连接; 所述传动装置(5)包括传动主轴(5‑1)和驱动该传动主轴转动的驱动装置(5‑2),所述传动主轴(5‑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墙板(1‑2)和第三墙板(1‑3)转动链接; 所述导纱装置(6)包括与机架连接的第一墙板(1‑1)和第五墙板(1‑5);墙板相应位置有供导纱支架(6‑1)穿过的孔(6‑2);第一墙板(1‑1)和第五墙板(1‑5)之间有6根导纱支架(6‑1);以及对第一墙板(1‑1)和第五墙板(1‑5)固定作用的第四支架(2‑4); 所述纱架(7)包括不同长度的角钢(7‑4);相互连接角钢的螺栓或类似紧固件;水平放置的安装在角钢相应位置的纱筒支架(7‑1);与纱筒支架一一对应的张力盘装置(7‑2);编织过程中纱线所需穿过的穿纱孔(7‑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昆于保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