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滤波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可调滤波器。所述新型可调滤波器的输出端由两个耦合盘相对且平行放置,所述第一耦合盘的A连接一固定座的一端,通过固定座可以固定第一耦合盘的位置,所述第二耦合盘的D面与可调滤波器的可调谐振杆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连接采用焊接方式,也起到固定第二耦合盘的位置,通过两个耦合盘相对且平行放置,两个耦合盘之间具有固定的距离,整体形成一种容性输出耦合结构,以这种容性输出耦合结构组成的新型可调滤波器进行射频或者微波能量的输入或输出,不仅能使可调滤波器耐高压、隔直流,而且还可以加强可调滤波器在海上和野外环境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波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可调滤波器。所述新型可调滤波器的输出端由两个耦合盘相对且平行放置,所述第一耦合盘的A连接一固定座的一端,通过固定座可以固定第一耦合盘的位置,所述第二耦合盘的D面与可调滤波器的可调谐振杆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连接采用焊接方式,也起到固定第二耦合盘的位置,通过两个耦合盘相对且平行放置,两个耦合盘之间具有固定的距离,整体形成一种容性输出耦合结构,以这种容性输出耦合结构组成的新型可调滤波器进行射频或者微波能量的输入或输出,不仅能使可调滤波器耐高压、隔直流,而且还可以加强可调滤波器在海上和野外环境的适应性。【专利说明】-种新型可调滤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波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可调滤波器。
技术介绍
滤波器的作用是让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对特定频率范围外的信号进行衰 减或隔离,而可调滤波器就是频响波形可调节变化的一种滤波器。 传统的可调滤波器大多采用短路线W及各种形态的禪合环组成的感性输出禪合 结构作为可调滤波器的输出端,然而,采用感性输出禪合结构的可调滤波器在海上或野外 等环境恶劣的条件下的适应性能W及抗雷击效果均比较差。 为了能够解决该一问题,需要一种新型可调滤波器,能够在海上或野外等环境恶 劣的条件下达到传统的可调滤波器的滤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可调滤波器,能够在海上或野外等 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达到传统的可调滤波器的滤波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种新型可调滤波器,包括输出端和可调滤波器;所述输出端包括第一禪合盘和 第二禪合盘;所述第一禪合盘和第二禪合盘均为圆形,所述第一禪合盘包括A面和B面,所 述第二禪合盘包括C面和D面,所述第一禪合盘的B面与第二禪合盘的C面相对且平行放 置,所述第一禪合盘的B面与第二禪合盘的C面之间预设固定距离,所述第一禪合盘的A面 连接一固定座的一端,所述固定座另一端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所述第二禪合盘的D面与可 调滤波器的可调谐振杆的输出端相连接。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新型可调滤波器的输出端由两个禪合盘相对且平行 放置,所述第一禪合盘的A连接一固定座的一端,通过固定座可W固定第一禪合盘的位置, 所述第二禪合盘的D面与可调滤波器的可调谐振杆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连接采用焊接方 式,也起到固定第二禪合盘的位置,通过两个禪合盘相对且平行放置,两个禪合盘之间具有 固定的距离,整体形成一种容性输出禪合结构,W该种容性输出禪合结构组成的新型可调 滤波器进行射频或者微波能量的输入或输出,不仅能使可调滤波器耐高压、隔直流,而且还 可W加强可调滤波器在海上和野外环境的适应性;在滤波器加工、输出禪合结构焊接安装 的过程中,加工人员不可避免的会使两个禪合盘旋转一定的角度,故为了使输出禪合电容 的正对面积不随人为操作的过程而变化,将禪合盘截面设计为圆形,方便操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新型可调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新型可调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容性输出禪合结构与滤波器连接的电路 图; 图4为采用感性输出禪合结构的传统电可调滤波器低、中、高H个频段波形示意 图; 图5为采用容性输出禪合结构的新型可调滤波器低、中、高H个频段波形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第一禪合盘;2、第二禪合盘;3、固定座;4、可调谐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W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 图予W说明。 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将两个禪合盘相对且平行放置,两个禪合盘之间 具有固定距离,形成一种容性输出禪合结构,W该种容性输出禪合结构组成的新型可调滤 波器进行射频或者微波能量的输入或输出,不仅能使可调滤波器耐高压、隔直流,而且还可 W加强可调滤波器在海上和野外环境的适应性 请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新型可调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如下: 一种新型可调滤波器,包括输出端和可调滤波器;所述输出端包括第一禪合盘1 和第二禪合盘2 ;所述第一禪合盘1和第二禪合盘2均为圆形,所述第一禪合盘1包括A面 和B面,所述第二禪合盘2包括C面和D面,所述第一禪合盘1的B面与第二禪合盘2的C 面相对且平行放置,所述第一禪合盘1的B面与第二禪合盘2的C面之间预设固定距离,所 述第一禪合盘1的A面连接一固定座3的一端,所述固定座3另一端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所 述第二禪合盘2的D面与可调滤波器的可调谐振杆4的输出端相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新型可调滤波器的输出端由两个 禪合盘相对且平行放置,所述第一禪合盘的A连接一固定座的一端,通过固定座可W固定 第一禪合盘的位置,所述第二禪合盘的D面与可调滤波器的可调谐振杆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连接采用焊接方式,也起到固定第二禪合盘的位置,通过两个禪合盘相对且平行放置, 两个禪合盘之间具有固定的距离,整体形成一种容性输出禪合结构,W该种容性输出禪合 结构组成的新型可调滤波器进行射频或者微波能量的输入或输出,不仅能使可调滤波器耐 高压、隔直流,而且还可W加强可调滤波器在海上和野外环境的适应性;在滤波器加工、输 出禪合结构焊接安装的过程中,加工人员不可避免的会使两个禪合盘旋转一定的角度,故 为了使输出禪合电容的正对面积不随人为操作的过程而变化,将禪合盘截面设计为圆形, 方便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禪合盘1和第二禪合盘2均为锻银铜盘,所述固定座3为锻银 铜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3上设有一螺孔,所述螺孔设置在纵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禪合盘1的A面外插接一根锻银铜线与外端N型连接头相连 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禪合盘1的B面与第二禪合盘2的C面之间预设固定距离,所 述固定距离的范围为1. Omm-1. 6m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距离最优选为1. 6mm。如下表1所述为两个禪合盘之间固定距 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测试情况: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可调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端和可调滤波器;所述输出端包括第 一禪合盘和第二禪合盘;所述第一禪合盘和第二禪合盘均为圆形;所述第一禪合盘包括A 面和B面,所述第二禪合盘包括C面和D面,所述第一禪合盘的B面与第二禪合盘的C面相 对且平行放置,所述第一禪合盘的B面与第二禪合盘的C面之间预设固定距离,所述第一禪 合盘的A面连接一固定座的一端,所述固定座另一端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所述第二禪合盘 的D面与可调滤波器的可调谐振杆的输出端相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禪合盘和第二禪合 盘均为锻银铜盘,所述固定座为锻银铜底座。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禪合盘的B面与第二 禪合盘的C面之间预设固定距离,所述固定距离的范围为1. Omm-1. 6mm。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可调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距离为1.6mm。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滤波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可调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端和可调滤波器;所述输出端包括第一耦合盘和第二耦合盘;所述第一耦合盘和第二耦合盘均为圆形;所述第一耦合盘包括A面和B面,所述第二耦合盘包括C面和D面,所述第一耦合盘的B面与第二耦合盘的C面相对且平行放置,所述第一耦合盘的B面与第二耦合盘的C面之间预设固定距离,所述第一耦合盘的A面连接一固定座的一端,所述固定座另一端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所述第二耦合盘的D面与可调滤波器的可调谐振杆的输出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闯,刘杰,王中锋,杨程,曾万里,刘自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星海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