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601 阅读:1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安全带的高度调节器,具有织带引导件(38)以及用于织带引导件的轨道(84)。织带引导件(38)可沿着轨道(84)竖直移动。锁定件(76)具有锁定状态以防止织带引导件(38)沿着轨道(84)竖直移动,且具有解开状态以允许织带引导件(38)沿着轨道(84)竖直运动。释放机构(50,80)可操作地与锁定件(76)连接。释放机构(50,80)具有释放位置,用于将锁定件(76)放置到解开位置,并具有非释放位置用于将锁定件(76)保持在锁定状态。升高机构(66)至少部分地帮助织带引导件(38)沿着轨道(84)竖直移动并将释放机构(50,80)朝向非释放位置偏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安全带系统的高度调节器。通常车辆用安全带具有腰部安全带和肩部安全带。安全带环绕乘客在三个不同位置固定到车辆上。两个固定器固定腰部安全带而第三个固定器(织带引导件或D形环)提供用于肩部安全带的滑动支撑并固定到车辆的B柱上。织带引导件或D形环较佳地恰好位于乘客的肩部高度上方。由于乘客大小的变化,使用可调节旋转环组件,或高度调节器来调节织带引导件的高度以适应这些不同的大小。可调节旋转织带引导组件安装在车辆的B柱上。当组件解开时,假定触摸按钮,织带引导件可竖直移动到所要求的位置。该组件的大部分由装饰衬板覆盖。解开组件的按钮可以是装饰衬板的部件。按压该按钮到致动位置解开高度调节器的锁定机构并允许织带引导件从一竖直位置移动到另一竖直位置。高度调节器支撑肩部安全带的重量。除了该负载,很多安全带系统具有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其拉紧安全带以吸收松弛。希望将织带引导件的位置向上移动的乘客必须克服安全带卷收器向下的力以及座椅安全带的重量。需要方便地升高高度调节器。控制锁定机构解开的按钮具有弹簧,以例如沿向上方向将按钮偏置到静止位置,使得按钮跟随致动返回到其静止位置。该弹簧是分离部件。需要将按钮弹簧与高度调节器组件的其它部件结合。因此需要一种既有助于乘客升高高度调节器组件又将组件的按钮返回到其原始位置而不增加部件数量的装置。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具有新颖高度调节器的安全约束系统。图2是具有织带引导件的图1的高度调节器视图。图3示出了调节织带引导件之后的高度调节器。图4示出了图2的高度调节器的侧视图。图5是图2的高度调节器的后视图。图6示出了调节织带引导件后的高度调节器。图1示出了车辆用安全约束系统8。安全带14布置在座椅10上方。安全带14包括肩部安全带部分26、腰部安全带部分30和座椅带扣12以及可插入与带扣12锁定啮合的舌片12a。座椅安全带卷收器22设置成吸收乘客上方肩部安全带部分26的任何松弛。肩部安全带部分26从座椅安全带卷收器22经过,穿过环38,这里是D形环,也称为织带引导件。织带引导件38,形成环状,是高度调节器组件18的一部分,其允许织带引导件38沿箭头A的方向向下移动或沿箭头B的方向向上移动。可调节织带引导件38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大小的乘客。高度调节器组件18和织带引导件38安装在如图4所示的车辆的B柱34上。B柱装饰衬板42设置在高度调节器组件18上方以隐藏大部分工作部件。图2示出了图1的装饰衬板42的B柱。B柱装饰衬板42包括固定底座48、滑动盖板46、和释放致动器盖板50。固定底座48具有将B柱装饰衬板互锁到固定在B柱34上的其它装饰衬板上的装饰衬板安装突片108。或者,B柱装饰件可直接固定到B柱上。但是,滑动盖板46和释放致动器盖板50(这里是按钮)随着织带引导件38沿箭头A或箭头B方向的移动而相对于固定底座48自由移动。此外,滑动盖板46设有盖板开口54,安全带14穿过该开口到达织带引导件38。图5是B柱装饰衬板42的后视图。B柱装饰衬板42具有滑动盖板保持突片116,其将滑动盖板46保持在固定底座48上,同时允许滑动盖板46沿箭头A的方向或箭头B的方向滑动。此外,设有滑动盖板挡件92以防止滑动盖板46可沿箭头B方向进一步向上行进。但是在所示位置的滑动盖板46沿箭头A方向自由移动,向下到滑动盖板挡件94。因此,滑动盖板46可在第一滑动盖板挡件92和第二滑动盖板挡件94之间自由滑动。滑动盖板46还可滑动地接收释放致动器盖板50(一按钮)。该释放致动器盖板50由释放致动器盖板保持突片120保持,该突片将释放致动器盖板保持到滑动盖板46上同时还允许释放致动器盖板50沿箭头A的方向或沿箭头B的方向移动。在其最高位置,释放致动器盖板50毗邻如图4所示的滑动盖板46的凸缘132。设置释放致动器盖板挡件104以防止释放致动器盖板50沿箭头A方向进一步行进。该释放致动器盖板50可在释放致动器盖板挡件104和滑动盖板46的凸缘132之间自由滑动。现将解释高度调节器组件18的操作。参见图4,织带引导件38安装到螺栓68上。螺栓68的头部69容纳在螺栓凹槽96中(如图5所示),该凹槽是滑动盖板46的部件。螺栓68还安装在高度调节器组件18的承载件72上。高度调节器组件18具有轨道84,这里是钢轨,通过安装螺栓88安装在B柱34上。承载件72可滑动地容纳在轨道84上,使得承载件72可以随着织带引导件38和滑动盖板46沿箭头A或箭头B的方向移动。锁定机构76将承载件72保持在位置上,这里大致示出,其将承载件72锁定到轨道84上。US 6 733 041 B2示出了一种这样的承载件、钢轨和锁定机构。致动器80通过致动器链接件112链接到锁定机构76上并解开锁定机构以允许承载件72移动。致动器80在如图5所示的按钮凸缘134处与释放致动器盖板50接触。释放致动器盖板50沿箭头A方向的移动引起致动器80在相同方向移动以解开锁定机构76并允许承载件72向上或向下移动。锁定机构76可具有弹簧(未示出),该弹簧沿箭头B方向偏置致动器80以返回到锁定状态,使得释放致动器盖板50的释放将承载件72锁定在位置上。由于来自座椅安全带卷收器22和来自肩部安全带部分26的重量的向下拉紧力,织带引导件38受到沿箭头A方向的向下的力。希望沿箭头B方向向上移动环38的乘客必须克服肩部安全带部分26的重量和来自安全带卷收器22的综合载荷。该载荷可造成高度调节组件18调节的不便。现有技术示出了使用辅助弹簧直接作用在高度调节器的承载件上。为了便于滑动盖板46和织带引导件38的升高,如图4所示设置升高辅助弹簧66。该升高辅助弹簧66在一端部67附连到固定底座48上。升高辅助弹簧66的另一端部71附连到释放致动器盖板50上,该盖板毗邻滑动盖板46的凸缘132。如图6所示,随着致动器80的致动,承载件72可随着织带引导件38和滑动盖板46沿箭头A方向下降到如图6所示的位置62。在该位置,升高辅助弹簧66拉伸,产生释放致动器盖板50的附加升高力,释放致动器盖板50通过凸缘132链接到滑动盖板46和织带引导件38上。当沿箭头A方向下压释放致动器盖板50以释放锁定机构76时,该升高辅助弹簧66产生在释放致动器盖板50上沿箭头B方向的向上的力。为了将该向上的力结合到滑动盖板48和织带引导件38上,人们仅需将手指,诸如拇指放到拇指部位128上,同时将释放致动器盖板50压下。通常,当乘客调节高度调节组件18时,他或她会将诸如其它手指(除拇指外的手指)的手指放到其它手指位置124并将诸如拇指的手指放到拇指位置128。手指沿箭头A下压以解开锁定机构76,同时在拇指位置128的拇指允许滑动盖板46的升高。其它手指和拇指之间的链接允许将释放致动器盖板50上的向上的力传递到拇指并因此传递到滑动盖板50。在其它手指位置124的其它手指沿箭头A方向挤压以释放锁定机构72,同时在拇指位置128的拇指接受来自升高辅助弹簧66的沿箭头B方向的升高力以帮助升高环38。在图4中,升高辅助弹簧66还沿箭头B的方向偏置释放致动器盖板50,使得当沿箭头A方向按压释放致动器盖板50时,升高辅助弹簧66将沿箭头B方向向上退回释放致动器盖板50。升高辅助弹簧66用于将释放致动器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安全带的高度调节器,包括:织带引导件(38);用于所述织带引导件(38)的轨道(84),所述织带引导件(38)能够沿着所述轨道(84)竖直移动;锁定件(76),具有锁定状态以防止所述织带引导件(38)沿着所述 轨道(84)竖直移动,且具有解开状态以允许所述织带引导件(38)沿着所述轨道(84)竖直运动;连接到所述锁定件(76)的释放机构(50,80),所述释放机构(50,80)具有释放位置,用于将所述锁定件(76)放置到解开状态,并具有非 释放位置用于将所述锁定件(76)保持在所述锁定状态;以及弹簧(66),用于向上推动所述织带引导件(38)沿着所述轨道(84)移动,并用于向上偏置所述释放机构(50,80)到所述非释放位置,所述弹簧(66)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织带引导件 (38)并连接到所述释放机构(50,80),所述弹簧(66)通过所述织带引导件(38)和所述释放机构(50,80)的竖直运动而偏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J德斯马瑞斯K安泽尔P易J戈登G多雷斯瓦米R康宁R曼DR阿诺德LM瑞费欧尔
申请(专利权)人: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