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保护乘客膝部的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59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保护乘客膝部的汽车气囊,该气囊为这样安装在汽车上而构成和提供,使其在碰撞情况下为支承乘客的膝盖而可以充入气体,以及该气囊具有一个用于将气囊固定在汽车部件上的第一固定区。该气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气囊(6)固定在汽车部件(7)上的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9),其中,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9)和第一固定区(8)在气囊(6)彼此相距的部位上构成,以及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9)与气囊(6)这样连接,使其在作用于它与气囊(6)之间连接处的力超过预定值的情况下与气囊(6)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汽车气囊,该气囊在碰撞情况下为支承乘客的膝盖而可以充入气体。
技术介绍
这种气囊通常也称为膝盖气囊并用于在充气状态下汽车高加速度时缓冲碰撞或支承乘客的膝盖。这一点特别是涉及负加速度,其中,汽车由于事故在很短的时间内从行驶的运动状态中进行制动。这种气囊具有一个气囊利用其固定在汽车部件上的固定区。气囊特别是设置在汽车仪表板下部的区域内。公知的气囊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乘客膝部的仪表板设计使膝盖气囊的设置变得困难。经常是膝部附近没有直接安装气囊的位置,或者所属的膝盖气囊组件必须繁琐地这样构成,使其配合膝部的仪表板设计。此外,由于气囊根据汽车部件的设计固定在汽车部件上,使气囊以不利的角度从该汽车部件向外展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盖气囊,对其展开方向可以采取更佳影响。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气囊得以实现。据此气囊除了一个用于将气囊固定在汽车部件上的第一固定区外,还具有一个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同样用于将气囊固定在汽车部件上。在此方面,该汽车部件可以是同一个或者不同的汽车部件。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和第一固定区在气囊彼此相距的部位上构成。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与气囊这样连接,使其在作用于它与气囊之间连接处的力超过预定值的情况下与气囊分离。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因此仅用于将气囊持续固定在汽车部件上,直至连接处不能或者只能承受很小的力。但如果例如气囊通过力的作用被从上面固定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的汽车部件拉开,那么在力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气囊与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并因此也与汽车部件分离。该数值通过各自的材料成分确定。第一固定区在此方面不与气囊分离或从气囊中拉出并由于其高度稳定性形成气囊在汽车上牢固和不变的固定。因此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在分离状态下不再用于固定气囊,因为它虽然在分离状态下继续固定在汽车部件上,但不是固定在气囊上。通过第二固定区影响充气时的气囊展开,因为气囊不仅像常见那样在至少一个固定的固定区与汽车连接,而且也通过可分离的固定区与汽车连接。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至少持续影响气囊的展开,使其保持与气囊的不分离连接。在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分离之后,气囊可以自由展开。由此避免气囊在从第一固定区离开的方向上直接展开,因为气囊在展开过程期间至少部分还固定在第二点上,即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上。由此气囊的展开过程得到控制。同时通过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可以在气囊内形成单个的室,通过其同样影响充气过程中的气囊展开。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气囊部分充入气体的情况下作用于连接处的张力使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与气囊之间的连接处分离。由此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在气囊的充气过程期间与其分离并释放气囊完全展开。在此方面预定值这样确定,使由部分充气的气囊作用于连接处的张力足够使其分离。达到分离连接处的充气体积优选在最大体积的30与80%之间变化。首先可以气囊的第一区充入气体和其他区保持不充气。在第一区充气的情况下,构成将可分离的第二区与气囊分离并也释放到目前尚未充气的其他区进行充气的张力。优选在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与气囊之间连接处的里面或者上面构成一个在力作用下分离连接处的分离部位。因此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沿分离部位与气囊分离并避免气囊材料上的意外开裂。这一点例如可以由此实现,即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借助作为分离部位的断裂索、断裂缝和/或孔状接缝与气囊可分离连接。在分离过程中,然后会或者断裂索断裂或者断裂缝或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沿孔状接缝分离。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最好在力小于第一固定区的情况下与气囊分离。第一固定区虽然可以通过不具有的强力作用断裂,但第一固定区能承受比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更强的力。特别是第一固定区能够承受气囊充气产生的力。在此方面,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与气囊的分离通过力的作用这样进行,使气囊本身保持支承乘客膝盖的作用。这一点可以由此实现,即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与气囊连接处上的分离部位不是在气囊织物本身内,而是与其相邻构成。由此气囊的织物在分离过程中不受损坏,并且气囊本身在没有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情况下仍能充气并可以在碰撞情况下提供支承垫。这样保证在气囊内不会由于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的分离而出现影响气囊功能可靠性的孔或不密封的部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作为凸起部,特别是作为至少一个舌状凸起部在气囊上构成。它例如可以气囊本身的材料制造。因为气囊通常由纺织材料组成,所以凸起部可以是一种分离过程中与气囊分离的保持距离的织物件。优选固定区在气囊彼此相对的末端上构成。由此气囊展开的影响在充气时最大,因为至少在分离之前气囊的两个彼此相距最大的部位在其位置上定位。在此方面,固定区在气囊未折叠状态下在汽车纵向上在气囊彼此相对的末端上构成。不可分离的第一固定区在充气状态下与乘客的距离最远,而在未分离状态下上面设置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的部位则对着乘客。由此可以实现气囊的两级成角度展开。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和/或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以保持板和/或外壳的方式固定在汽车部件上。第一或第二固定区与板或外壳螺钉连接或者以其他方式固定在其上面。具有优点的是,第一,特别是还有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包括一个进气口,气囊通过其可充入来自充气装置的气体。在此方面,气囊在折叠状态下这样彼此放置,使第一和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并因此各自的进气口在装入状态下全等重叠设置。特别是进气口在第一固定区内的构成具有意义,因为气囊在一侧上反正也要与可以为气囊充气的气体发生器连接处。因此气囊在该部位上任何情况下均与汽车的一部分连接。为减少连接点的数量,在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内现在也构成一个进气口,它全等设置在第一固定区进气口的上面或下面。第一和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那样固定在同一汽车部件上,以减少所要求的汽车部件数量。优选气囊在装入状态下沿一个折叠处这样折叠,使固定区在气囊通过折叠处而彼此分开的部位上构成。由此对气囊的展开过程施加比两个固定区设置在折叠处同一面上更大的影响。为此气囊通过折叠处分为至少两个区域,其中一个具有不可分离的第一固定区(并因此通常也具有进气口)并且另一个与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连接。气囊在装入状态下通常折叠,以节省空间并通过折叠也影响充气或展开过程。在此方面,特别优选气囊沿一个折叠处折叠,该折叠处将未折叠的气囊基本上一分为二和两个固定区与其基本上轴线对称设置。在这里也是通过固定区的大间距对展开过程施加特别大的影响,特别是这种固定可以使气囊成角度或“L形”展开。优选折叠处在此方面在气囊的装入状态下基本上与汽车的纵向垂直构成。由此乘客的两个膝盖在气囊达到其用于支承乘客膝盖的展开位置情况下均匀受力。因此折叠处的这种设置特别是保护膝盖并有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此方面一个附加折叠处与折叠处基本上平行延伸。附加折叠处在气囊远离气囊进气口的一个区域内构成。通过第一折叠处将气囊分成一个具有进气口充气时首先充气的区域和一个通过折叠处阻止其展开的后续流动区域。通过后续流动区域内的附加折叠处更大程度地阻止其展开。作为选择或补充,后续流动区域也可以卷起,以便按照这种方式延迟展开。气囊的两个侧区最好在其装入状态下沿两个在汽车纵向上延伸的侧面折叠处在气囊的中心方向上向内卷起。通过侧区的向内卷起使气囊单元更加紧凑并由此更容易与汽车的仪表板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碰撞情况下为支承乘客的膝盖可以充入气体,以及该气囊具有一个用于将气囊固定在汽车部件上的第一固定区,其特征在于该气囊(6)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气囊(6)固定在汽车部件(7)上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9),其中,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9)和第一固定区(8)在气囊(6)彼此相距的部位上构成,以及可分离的第二固定区(9)与气囊(6)这样连接,使其在作用于它与气囊(6)之间连接处的力超过预定值的情况下与气囊(6)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迪尔克弗兰克卢茨艾希纳冈特萨勒安德烈亚斯特卢宁
申请(专利权)人: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