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车辆的前部负载分布机构。车辆包括沿纵向轴线延伸的车身。车身包括横向于纵向轴线布置的前饰板和前向负载承载梁。负载分布机构可旋转地附连至前负载承载梁,以绕旋转轴线旋转。负载分布机构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用于在前负载承载梁上方接合前饰板的上部部分。第二部分用于在前负载承载梁下方接合前饰板的下部部分。响应于物体接触前饰板而施加的力,前饰板接合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负载分布机构绕旋转轴线旋转,以控制前饰板的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前部负载分布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载分布机构,用于响应于外部施加的力而控制车辆前饰板的位移。
技术介绍
车身包括布置在车辆的前端部处的前饰板。前负载承载梁布置在前饰板的后面。不同策略和/或特征结构可用于响应于外部施加的力而控制前饰板的刚度和/或位移。不同策略和/或特征结构可用于前饰板的上部部分(布置在前负载承载梁上方)和前饰板的下部部分(布置在前负载承载梁下方)中的每一个。例如,可包括下部保险杠加强件,以增加前饰板的下部部分的刚度。可采用类似的局部加强特征结构来控制前饰板的上部部分的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沿纵向轴线延伸的车身。车身包括前饰板,前饰板横向于纵向轴线布置。前负载承载梁横向于纵向轴线布置,且与前饰板的后面沿纵向轴线轴向地间隔开。负载分布机构可旋转地附连至前负载承载梁,以绕旋转轴线旋转。负载分布机构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用于在前负载承载梁上方接合前饰板的上部部分。第二部分用于在前负载承载梁下方接合前饰板的下部部分。响应于物体接触前饰板的外部施加的力,前饰板接合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负载分布机构绕旋转轴线旋转,以控制前饰板的位移。 因此,负载分布机构同时控制前饰板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两者的位移。负载分布机构是附连至车辆的支撑结构的旋转装置,其可被尺寸制成、成形、构造和/或调节为满足不同车辆的特定设计和包装约束,所述支撑结构诸如框架横梁或前部前负载承载梁。 优选地,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一部分从旋转轴线垂直向上地且沿纵向轴线轴向向前地延伸至上接触表面。 优选地,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二部分从旋转轴线垂直向下地且沿纵向轴线轴向向前地延伸至下接触表面。 优选地,其中,上接触表面距旋转轴线垂直地间隔开第一距离,下接触表面距旋转轴线垂直地间隔开第二距离。 优选地,其中,第一距离等于第二距离。 优选地,其中,第一距离不等于第二距离。 优选地,其中,响应于施加的力,上接触表面和下接触表面沿纵向轴线在前负载承载梁轴向前部分别接合前饰板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 优选地,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响应于外部施加的力而绕旋转轴线沿纵向轴线向后弯曲,以吸收能量。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互连前负载承载梁和负载分布机构,并限定旋转轴线。 优选地,其中,铰接件包括布置在纵向轴线的相对侧的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 优选地,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下部部分包括大体U形形状的构造,且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上部部分包括大体倒U形形状的构造。 优选地,其中,旋转轴线垂直于纵向轴线。 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支撑结构,沿纵向轴线在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延伸;车身,附连至支撑结构且由支撑结构支撑,并包括前饰板,所述前饰板布置为横向于纵向轴线且布置为邻近支撑结构的前端部;前负载承载梁,附连至支撑结构且横向于纵向轴线大致平行于前饰板延伸,且与前饰板的后部沿纵向轴线轴向地间隔开;和负载分布机构,可旋转地附连至支撑结构,以绕旋转轴线旋转,且包括用于在前负载承载梁上方接合前饰板的上部部分的第一部分,和用于在前负载承载梁下方接合前饰板的下部部分的第二部分;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一部分从旋转轴线垂直向上地且沿纵向轴线轴向向前地延伸至上接触表面;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二部分从旋转轴线垂直向下地且沿纵向轴线轴向向前地延伸至下接触表面;且其中,响应于物体接触前饰板的外部施加的力,前饰板接合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负载分布机构绕旋转轴线旋转,以控制前饰板的位移。 优选地,其中,上接触表面距旋转轴线垂直地间隔开第一距离,下接触表面距旋转轴线垂直地间隔开第二距离。 优选地,其中,第一距离等于第二距离。 优选地,其中,第一距离不等于第二距离。 优选地,其中,响应于施加的力,上接触表面和下接触表面沿纵向轴线在前负载承载梁轴向前部分别接合前饰板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 优选地,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响应于施加的力绕旋转轴线沿纵向轴线向后弯曲,以吸收能量。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互连支撑结构和负载分布机构,并限定旋转轴线。 当结合附图理解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势及其他特征和优势将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模式的以下详细描述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负载分布机构的车辆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在外部施加力之前沿纵向轴线的车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在外部施加力期间沿纵向轴线的车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示出负载分布机构的替代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诸如“之上”、“之下”、“向上”、“向下”、“顶部”、“底部”等的术语用来描述附图,且不表示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力要求所限定。此外,本专利技术可在本文中根据功能和/或逻辑块部件和/或各处理步骤来描述。应意识到,这样的块部件可通过任何数量的构造为执行特定功能的硬件、软件、和/或固件部件实现。 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幅图标记在几幅图中表示相同的部件,车辆在20处大体示出。车辆可包括任何车型和/或构造,诸如但不限于轿车、小型货车、SUV等。 参考图1和2,车辆20包括支撑结构22。支撑结构22沿纵向轴线24在车辆20的前端部26和车辆20的后端部28之间延伸。后端部28与前端部26沿纵向轴线24间隔开。纵向轴线24沿车辆20的纵向中心线延伸。支撑结构22支撑车辆20的各部件,诸如但不限于,传动系、车轮、车轴、车身面板等。支撑结构22可包括但不限于车架分体结构或一体成型结构。支撑结构22可以包括第一框架横梁30和第二框架横梁32。第二框架横梁32从第一框架横梁30在纵向轴线24的相对侧向侧上侧向地偏置。如果主支撑结构22构造为一体成型构造36,则第一框架横梁30和第二框架横梁32可分别描述为第一马达横梁和第二马达横梁。支撑结构22可包括附连的前负载承载梁34,所述前负载承载梁34横向于纵向轴线24延伸。例如,前负载承载梁34可在第一框架横梁30和第二框架横梁32的前端处附连至第一框架横梁30和第二框架横梁32中的每一个。 车身36附连至支撑结构22并由支撑结构22支撑。车身36包括横向于纵向轴线24布置且邻近支撑结构22和/或车辆20的前端部26布置的前饰板38。前负载承载梁34布置为大体平行于前饰板38,且沿纵向轴线24与前饰板38的后面间隔开。 负载分布机构40可旋转地附连至支撑结构22。负载分布机构40可绕旋转轴线42旋转。旋转轴线42垂直于纵向轴线24。旋转轴线42沿纵向轴线24轴向地布置在前负载承载梁34的后面,前饰板38布置为相对于旋转轴线42对着前负载承载梁34。因此,前负载承载梁34布置在前饰板38和旋转轴线42之间。 优选地,负载分布机构40附连至前负载承载梁34。但是,应意识到,负载分布机构40可替代地附连至支撑结构22的某一其他部分,诸如第一框架横梁30和第二框架横梁32。负载分布机构40包括第一部分44和第二部分46。负载分布机构40的第一部分44可操作为接合前饰板38的上部部分48,该前饰板38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沿纵向轴线延伸,且包括横向于纵向轴线布置的前饰板;前负载承载梁,横向于纵向轴线布置,且与前饰板的后面沿纵向轴线轴向地间隔开;和负载分布机构,可旋转地附连至前负载承载梁,以绕旋转轴线旋转,且包括用于在前负载承载梁上方接合前饰板的上部部分的第一部分,和用于在前负载承载梁下方接合前饰板的下部部分的第二部分;其中,响应于物体接触前饰板的外部施加的力,前饰板接合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负载分布机构绕旋转轴线旋转,以控制前饰板的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17 US 14/029,1601.一种车辆,包括: 车身,沿纵向轴线延伸,且包括横向于纵向轴线布置的前饰板; 前负载承载梁,横向于纵向轴线布置,且与前饰板的后面沿纵向轴线轴向地间隔开;和 负载分布机构,可旋转地附连至前负载承载梁,以绕旋转轴线旋转,且包括用于在前负载承载梁上方接合前饰板的上部部分的第一部分,和用于在前负载承载梁下方接合前饰板的下部部分的第二部分; 其中,响应于物体接触前饰板的外部施加的力,前饰板接合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负载分布机构绕旋转轴线旋转,以控制前饰板的位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一部分从旋转轴线垂直向上地且沿纵向轴线轴向向前地延伸至上接触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负载分布机构的第二部分从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S巴维斯卡,VS伊耶,SK麦迪雷迪,SA赛特斯马,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