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供热系统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供热主回水管,装设于主回水管上的主过滤器;旁通管,装设于旁通管上的加药除污罐;PH值监测仪,用于监测主回水管和旁通管的PH值,控制加药过程;差压变送器,装设于加药除污罐两端,用于监测加药除污罐的运行状态,判断是否需要清理;现场控制器,用于接收PH值监测仪和差压变送器的输出信号,并判断是否需要加药或清理除污器,并输出信号。其实现供热系统平稳有序的加药除污过程,使系统稳定、高效、安全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锅炉水处理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水质不好,就容易造成锅炉结垢、腐蚀。严重时,还将造成锅炉损坏。因此,供热锅炉,特别是供热燃气锅炉必须认真搞好水处理。 为了防止锅炉结垢和腐蚀,保持良好的蒸汽品质,并使锅炉设备能长期安全经济运行,锅炉的给水和锅水水质都应达到国家标准。我国现行的锅炉水质标准是《工业锅炉水质》GB1576,本标准对锅炉给水和锅水的悬浮物、总硬度、总碱度、PH值、溶解氧等指标做出了具体规定。 供热系统补给水的原水为自来水,除了总硬度、PH值等需要进行特殊的化学处理夕卜,其余如悬浮物浓度,本应符合水质要求的。但供热系统在施工或维修过程中,不注意操作程序,导致周边的砖头瓦块、泥沙、织物、塑料袋及施工过程中的焊渣等进入管道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异物,如不及时清除,将损坏锅炉、水泵等设备,影响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针对对锅炉水质影响比较突出的悬浮物和PH值,目前分别采用加装过滤器和补给水加药的方式。采用的过滤器按照03R402《除污器》标准进行制作,滤网目数为18目,主要过滤较大尺寸的管内异物,如砖头瓦块、织物、塑料袋等,对细颗粒物,如泥沙、焊渣则无法清除,对装有热计量设备的管网系统,不能达到使用要求。补给水加药设有加药罐,人工对PH值化验后,如PH值不符合水质要求,则人工向加药罐投放药品,此种加药方式为不连续过程,导致系统内不同部位、不同时间段的PH值都不一样,在加药之初,给水泵处于强碱环境下运行,久而久之,影响叶片强度,缩短水泵的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对供热系统的除污和加药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在实现供热系统平稳、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促进供热产业的提升。在此处键入
技术介绍
描述段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加药和除污一体化的水处理装置,并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控制方法,实现供热系统平稳有序加药和深度净化,保证供热系统稳定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回水管,主过滤器,旁通管、加药除污罐,差压变送器,PH值监测仪和现场控制器;所述现场控制器,具备数据采集、分析并输出指令的功能。 所述主回水管,位于热源站内一次主循环泵之前。 所述主过滤器,装设于主回水管上,过滤网目数18目,在系统中起初步过滤的作用。 所述旁通管为从主回水管上接出的支管,两端分别接于主过滤器的进出口端。 所述加药除污罐,具备加药和除污两种功能,罐体上部为手动球阀,作为加药口,内部装有30目的过滤网,用于对系统进行高效过滤。 所述差压变送器,装设于所述加药除污罐两端,用以监测罐体的运行状态,判断其是否被堵塞。 所述PH值监测仪,分别装设于所述加药除污罐出口和主回水管上旁通管接入点之后两个位置,用以监测所述加药除污罐内药品的含量。 所述现场控制器,采集所述差压变送器和所述PH值监测仪数据,并可以设置差压变送范围,差压超过某一数值时,发出清除过滤器的信号;将两个测得的PH值进行比较,当两值相等时,发出加药指令。 本专利技术专利有益效果如下:(1)实现供热系统加药除污一体化水处理过程。使加药过程更加平稳,系统内PH值均匀稳定,使用效果更好的过滤网,逐步清除系统内各种细颗粒物杂质。 (2)本专利技术专利简单、实用,可操性强。 (3)通过本专利技术专利,可实现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系统内设备良好的运行环境,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专利技术专利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的,包括主回水管1,装设在主回水管上的主过滤器2,压力表7,从主回水管上主过滤器入口端接出,出口端接入的旁通管8、装设在旁通管上的加药除污罐5和关闭阀3,差压变送器6,PH值监测仪4和现场控制器9。 主回水管1属于供热系统的一次水系统,位于循环水泵之前。 主过滤器2,装设于主回水管1上,按照03R402《除污器》标准进行制作,滤网目数为18目,对供热系统水质进行初步过滤,达到基本满足供热系统运行的要求。压力表7用以监测主过滤器2的运行状态,判断主过滤器2是否被堵塞。 旁通管8,其管径为主回水管1的1/4,一次水的一部分流量经旁通管一体化水处理后,汇入主回水管1,与未经处理的一次水混合后进入循环水泵送入锅炉。 加药除污罐5,兼具加药、除污两种功能,上部装有手动球阀,作为系统加药口,内部装设有30目的滤网,对系统水质进行逐步的精细过滤。随着系统运行,达到全部精细过滤的目的。 关闭阀3,装设于旁通管8上的加药除污罐5的两侧,用以关闭旁通流量,清洗、维修加药除污罐5。 差压变送器6,用以测量加药除污罐5两侧的压差,判断其是否被污物堵塞,以便及时清理。 PH值监测仪4,分别装设于旁通管8上的加药除污罐5的出口端与主回水管1的接入点之前和主回水管1上旁通管8的接入点之后,用以测量加药后旁通管的PH值和主回水管的PH值。 现场控制器9,即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控制方法。其接受差压变送器6的输出信号并显示,并与预先设定的最大允许数值进行比较,当超过最大允许压差时,将输出报警信号,提示加药除污罐5有堵塞现象,需要及时清洗;接受PH值监测仪4的输出信号并显示,并将两者做差值计算,当差值接近零时,说明加药除污罐5内的药品即将用尽,同样会输出报警信号,提示及时补充药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热系统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回水管,主过滤器,旁通管、加药除污罐,差压变送器,PH值监测仪和现场控制器;所述现场控制器,具备数据采集、分析并输出指令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系统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回水管,主过滤器,旁通管、加药除污罐,差压变送器,PH值监测仪和现场控制器;所述现场控制器,具备数据采集、分析并输出指令的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供热系统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水管,位于热源站内一次主循环泵之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供热系统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过滤器,装设于主回水管上,过滤网目数18目,在系统中起初步过滤的作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供热系统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为从主回水管上接出的支管,两端分别接于主过滤器的进出口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供热系统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除污罐,具备加药和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琦,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