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9292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其首次提出了相对位置相异度公式即公式(2)至(4),克服了现有区间数距离公式存在区间数距离值与其相对位置不一致的问题,可以定量描述区间数间相对位置,能更准确描述区间数之间相对位置,并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将该相对位置相异度公式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聚类划分上,从而在不影响聚敛速度的前提下,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更准确的划分成多个聚类,使得每一个聚类内的节点相互之间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差异更小、而各个聚类之间的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差异更大,改善了聚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
技术介绍
区间数理论广泛应用于多属性决策、数据挖掘和符号数据分析(SDA)等领域。目 前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SDA领域中的区间数聚类分析进行了研究。其中,研究得最多的 为区间数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得到了广泛研究。由于区 间数距离公式是影响区间数模糊C均值聚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区间数距离公式成为 了区间数聚类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已有学者对主要的区间数距离公式进行了研究。 根据距离公式的产生方式,区间数距离公式可分为基于区间数特征的距离公式、基于模糊 集合的距离公式和基于区间数端点的距离公式。 1.基于区间数特征的距离公式 计算两区间数间距离时,将区间数的位置、大小、范围和内容作为描述区间数的特 征,并结合两区间数之间这些特征的差异来得到这两区间数之间的距离。根据区间数特征 的结合方式,目前已有多种区间数距离公式。定义1所述区间数距离公式为该类区间数距 离公式的典型代表,该距离公式结合了区间数位置、范围和内容特征来描述区间数之间的 距离。 定义1对于两η维区间数向量J = (4,4,···,4,)和万=(51,52,···?),Ai = [alp auj,Bi = [Wi, buj,i = 1,2,…,η,其距离定义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各个节点的感知数据类型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全部节点在同一时刻的感知数据,将获取到的感知数据转换为区间数并置于感知数据区间数集合其中,n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数量,p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感知数据类型数量,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第k个节点所采集到的全部p种类型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该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j=1,2,…,p,akj‑=mkj‑ηj,akj+=mkj+ηj,mkj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第k个节点所采集到的第j类感知数据,ηj为预设的第j类感知数据的误差系数;步骤二,建立c个簇,该c个簇的簇中心集合第i个簇的簇中心g→si=(gsi1,gsi2,···gsip)=([βsi1-,βsi1+],[βsi2-,βsi2+],···,[βsip-,βsip+]),]]>i=1,2,…,c,βsij‑=msij‑ηj,βsij+=msij+ηj,其中,c的取值等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所需聚类数量,s为迭代计数值;并且,在迭代计数值s=0时,将初始的簇中心集合Gs中的c个簇中心随机赋值为感知数据区间数集合X中的任意c个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步骤三,按照以下公式(1)至公式(4),计算出在迭代计数值s=0时,无线传感器网络每一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相对于每一个簇的隶属度,并将计算结果记录为隶属度矩阵Us=us11...us1k...us1n.........usi1...usik...usin.........usc1...usck...uscn;]]>其中,在第s次迭代时,第k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属于第i个簇的隶属度为:公式(1)在第s次迭代时,第k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与第i个簇的簇中心之间的相异度为:D(x→k,g→si)=Πj=1pD(xkj,gij)]]>                              公式(2)在第s次迭代时,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xkj与簇中心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gsij之间的相异度为:D(xkj,gsij)=hd(xkj,gsij)]]>                             公式(3)d(xkj,gsij)=|msij-mkj|-0.5×(rx+rg)rx+rg+w]]>                       公式(4)其中,h为大于1的常数,rx=akj+‑akj‑,rg=βsij+‑βsij‑,w为趋向于0的正值常数;步骤四,将迭代计数值s加1,并按照以下公式(5)和(6)更新全部c个簇的簇中心其中,在第s次迭代时,第i个簇的簇中心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gsij的上限值βsij+下限值和βsij‑为:βsij-=Σk=1n(u(s-1)ik)2β(s-1)kj-Σk=1n(u(s-1)ik)2---(5)]]>βsij+=Σk=1n(u(s-1)ik)2β(s-1)kj+Σk=1n(u(s-1)ik)2---(6)]]>步骤五,用步骤四更新的c个簇的簇中心按照公式(1)至公式(4),计算出第s次迭代时,无线传感器网络每一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相对于每一个簇的隶属度,并将计算结果记录为隶属度矩阵Us;步骤六,在第s次迭代时,判断Us与Us‑1是否满足||Us‑Us‑1||<ε,如是,则终止迭代,如否,则继续进行迭代,即重复步骤四和五,其中,ε为预设的迭代终止门限值,||Us‑Us‑1||是指将Us和Us‑1该两个矩阵中相应位置的隶属度相减并取绝对值后再将各个绝对值进行相加,即||Us‑Us‑1||=|us11‑u(s‑1)11|+…+|usik‑u(s‑1)ik|+…+|uscn‑u(s‑1)cn|;步骤七,在步骤六终止迭代后,对于终止迭代当次获得的隶属度矩阵Us,将每一个节点的c个隶属度进行比较,以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全部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归类到c个簇中,从而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全部节点相应的划分成c个聚类,其中,对于第k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其归类到其c个隶属度中最大隶属度所对应的簇中。...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所述无线传感器网 络的各个节点的感知数据类型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全部节点在同一时刻的感知数据,将获取到的感知数 据转换为区间数并置于感知数据区间数集合Y= !之K=I义…,丨,其中,η为无线传感器网 络的节点数量,4 =(%,·^,···^·^),P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感知数据类型数量,^为 无线传感器网络第k个节点所采集到的全部P种类型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该感知数据 区间数序列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义_ = [%,?+],j= 1,2,…,p,akj「=mkj-η」,akj+ =mkj+Ilpmkj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第k个节点所采集到的第j类感知数据,Ilj为预设的第j类感知数据的误差系数; 步骤二,建立c个簇,该c个簇的簇中心集合A=H= 1,2,…,c},第i个簇的簇中心 私.、,-(g.w.l,心…S功))-([八/1,凡1 ],[凡.:2,凡 2 ],···,[足7)]) 'i= 1,2,...,C,3sij= msiJ-ηPβsij+ =msij+ηj,其中,c的取值等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所需聚类数量,s为迭代 计数值; 并且,在迭代计数值s=O时,将初始的簇中心集合Gs中的c个簇中心之,随机赋值为 感知数据区间数集合X中的任意c个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兄; 步骤三,按照以下公式(1)至公式(4),计算出在迭代计数值s=O时,无线传感器网络 每一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相对于每一个簇的隶属度,并将计算结果记录为隶属度其中,在第s次迭代时,第k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毛属于第i个簇的隶属度 为:在第s次迭代时,第k个节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宜巨袁飞蔡庆玲黄江东王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