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包括:基体(10),具有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端壁(11)和位于两个端壁(11)之间的环形侧壁(12),基体(10)还具有施工腔室,至少一个端壁(11)具有与施工腔室相连通的员工进出口(13)和与该员工进出口(13)相配合的封堵件(14),封堵件(14)具有封堵员工进出口(13)的封堵状态和敞开员工进出口(13)的敞开状态,各端壁(11)上均设置有电缆穿设通孔(15);空气除尘装置,设置在施工腔室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提高了电缆的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隧道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高压电力电缆在隧道内进行附件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区域的环境进行控制。目前,北京地区高压电缆附件安装施工环境控制较为简易,主要为在附件安装区域布置塑料密封布,已达到防尘的目的。但随着电缆电压等级的不断增高,高电压等级电缆施工质量控制中的环境因素控制已不容忽视,尤其是500kV交联电缆工程电压等级高、电场强度大,对电缆附件安装施工工艺要求高。为保证交联电缆附件安装工程的顺利开展以及工程完毕后电缆线路的平稳运行,必须进行相关安装环境的控制,采用原有方式已经达不到安装高压电缆所需的洁净度,降低了电缆的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提高电缆安装质量的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包括:基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端壁和位于两个端壁之间的环形侧壁,基体还具有施工腔室,至少一个端壁具有与施工腔室相连通的员工进出口和与该员工进出口相配合的封堵件,封堵件具有封堵员工进出口的封堵状态和敞开员工进出口的敞开状态,各端壁上均设置有电缆穿设通孔;空气除尘装置,设置在施工腔室的内部。 进一步地,基体包括:密封布,形成环形侧壁和两个端壁;支撑密封布并与该密封布固定连接的支撑骨架。 进一步地,支撑骨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轴向支撑件,多个轴向支撑件绕轴线间隔设置,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轴向支撑件包括位于底部的两个底部支撑件和位于两个底端支撑件上方的多个顶部支撑件,两个底部支撑件之间形成员工行走通道;各底部支撑件与相邻的顶部支撑件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顶部支撑件之间均连接有径向支撑组,各径向支撑组包括径向支撑件。 进一步地,各径向支撑组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径向支撑件。 进一步地,支撑骨架为充气骨架。 进一步地,支撑骨架为充气骨架,各轴向支撑件均具有第一充气腔,各径向支撑件均具有第二充气腔,各第一充气腔与各第二充气腔均相连通。 进一步地,密封布包括:主体布和封堵布,员工进出口形成在主体布上,封堵布形成封堵件,封堵布与主体布通过拉链连接以实现封堵件在封堵状态和敞开状态之间转变。 进一步地,封堵布还具有与主体布固定连接的固定部。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还包括:湿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施工腔室的内部。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施工腔室的内部。 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放置在电缆隧道内,电缆穿过两个端壁上的电缆穿设通孔,工作人员经员工进出口进入施工腔室并将封堵件处于封堵状态,开启空气除尘装置对施工腔室内的空气进行除尘并使该空气的灰尘含量符合施工标准,然后工作人员进行电缆接头的安装和对接。由上述分析可知,本专利技术的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提高了电缆的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员工进出口未完全敞开状态); 图3示出了图1的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中支撑骨架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基体;11、端壁;12、环形侧壁;13、员工进出口 ;14、封堵件;15、电缆穿设通孔;20、支撑骨架;21、底部支撑件;22、顶部支撑件;23、径向支撑组;24、径向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包括基体10和空气除尘装置。基体10具有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端壁11和位于两个端壁11之间的环形侧壁12,基体10还具有施工腔室,至少一个端壁11具有与施工腔室相连通的员工进出口13和与该员工进出口 13相配合的封堵件14,封堵件14具有封堵员工进出口 13的封堵状态和敞开员工进出口 13的敞开状态,各端壁11上均设置有电缆穿设通孔15。空气除尘装置设置在施工腔室的内部。第一方向为隧道的延伸方向。 应用本实施例的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将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放置在电缆隧道内,电缆穿过两个端壁11上的电缆穿设通孔15,工作人员经员工进出口 13进入施工腔室并将封堵件14处于封堵状态,开启空气除尘装置对施工腔室内的空气进行除尘并使该空气的灰尘含量符合施工标准,然后工作人员进行电缆接头的安装和对接。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的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提高了电缆的安装质量。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体10包括密封布和支撑骨架20。密封布形成环形侧壁12和两个端壁11,这样,密封布能够围成施工腔室并且起到密封的作用。支撑骨架20支撑密封布并与该密封布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降低了基体10的重量。当然可以采用板材来形成环形侧壁12和两个端壁11。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骨架20包括多个轴向支撑件和多个径向支撑组23。多个轴向支撑件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轴向支撑件绕轴线间隔设置,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轴向支撑件包括位于底部的两个底部支撑件21和位于两个底端支撑件上方的多个顶部支撑件22,两个底部支撑件21之间形成员工行走通道。各底部支撑件21与相邻的顶部支撑件22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顶部支撑件22之间均连接有径向支撑组23,各径向支撑组23包括径向支撑件24。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对密封布起到稳定的支撑,提高了施工时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径向支撑组23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径向支撑件24。各径向支撑组23具有多个径向支撑件24能够提高了支撑骨架20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了施工时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骨架20为充气骨架。采用充气骨架能够便于移动和组装本实施例的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当不需要施工时,可以将充气骨架中气体放出,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的体积达到最小,便于移入或移出隧道。当需要施工时,可以向充气骨架充气,并使密封布被撑开以形成施工腔室。 在本实施例中,各轴向支撑件均具有第一充气腔,各径向支撑件24均具有第二充气腔,各第一充气腔与各第二充气腔均相连通。采用上述结构,只需要对一个充气腔进行充气即可实现所有充气腔的充气。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布包括主体布和封堵布。员工进出口 13形成在主体布上,封堵布形成封堵件14,封堵布与主体布通过拉链连接以实现封堵件14在封堵状态和敞开状态之间转变。 在本实施例中,封堵布还具有与主体布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也就是说,封堵布与主体布没有固定连接的部分采用拉链连接,采用上述结构,避免封堵布与主体布完全分离。 本实施例的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还包括湿度调节装置,湿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施工腔室的内部。湿度调节装置能够使施工腔室内部的湿度符合标准,进一步提高电缆的安装质量。 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0),具有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端壁(11)和位于所述两个端壁(11)之间的环形侧壁(12),所述基体(10)还具有施工腔室,至少一个所述端壁(11)具有与所述施工腔室相连通的员工进出口(13)和与该员工进出口(13)相配合的封堵件(14),所述封堵件(14)具有封堵所述员工进出口(13)的封堵状态和敞开所述员工进出口(13)的敞开状态,各所述端壁(11)上均设置有电缆穿设通孔(15);空气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施工腔室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10),具有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端壁(11)和位于所述两个端壁(11)之间的环形侧壁(12),所述基体(10)还具有施工腔室,至少一个所述端壁(11)具有与所述施工腔室相连通的员工进出口(13)和与该员工进出口(13)相配合的封堵件(14),所述封堵件(14)具有封堵所述员工进出口(13)的封堵状态和敞开所述员工进出口(13)的敞开状态,各所述端壁(11)上均设置有电缆穿设通孔(15); 空气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施工腔室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0)包括: 密封布,形成所述环形侧壁(12)和所述两个端壁(11); 支撑所述密封布并与该密封布固定连接的支撑骨架(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隧道施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20)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轴向支撑件,所述多个轴向支撑件绕轴线间隔设置,所述轴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轴向支撑件包括位于底部的两个底部支撑件(21)和位于所述两个底端支撑件上方的多个顶部支撑件(22),所述两个底部支撑件(21)之间形成员工行走通道; 各所述底部支撑件(21)与相邻的顶部支撑件(22)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顶部支撑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炎,韩国鑫,刘航,宋书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