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题涉及溃缩盒装置(3)和具有溃缩盒装置(3)的冲击吸收系统(1),特别地,用于汽车,用于吸收冲击力,包括:可变形部件(4),其用于通过相应的变形和/或缓冲运动吸收作用在主方向的冲击力;冲击限制装置(9),其在端部区域连接到可变形部件(4);支座部件(5),其在另一端部区域,优选地在位于与第一端部区域相对的另一端部区域,连接到可变形部件(4),并意在保持可变形部件(4)并将其连接到其它部件;和连接装置,其用于连接可变形部件(4)到冲击限制装置(9)和/或支座部件(5),其中该连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保持可变形部件(4)的保持区域(6)和从所述区域分叉出的至少一个导引区域(7),其在冲击的情形下,允许可变形部件(4)从保持区域(6)沿着导引区域(7)在从主方向偏离的第二方向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主题或者权利要求9的主题的溃缩盒装 置以及具有溃缩盒装置的沖击吸收系统。
技术介绍
所述溃缩盒装置或者冲击吸收系统用于几乎所有的汽车以在出现事故 的情况下降低碰撞冲击,从而最小化修理费用和保护乘客。所述溃缩盒装 置通常与附着到保险杠或者保险杠装置的横梁(cross member)连接,或者与 车架或者汽车结构连接。在沖击保险杠的外侧的碰撞的情况下,溃缩盒装 置防止对车架的实质性损伤。横梁和车架设计为高刚度的,以使得不会发 生通过在第二支撑或者在车架中的塑性变形来吸收较小碰撞的能量。这可 以实现,因为碰撞緩冲,在此为溃缩盒装置,或者沖击吸收系统吸收冲击 能量,其中沖击力明显降低或者甚至完全防止。以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对 车架的钢制部件的损伤,其充分地降低了可能的修理费用。溃缩盒装置或 者冲击系统通常以这样的方式设计以使得其通过部分塑性变形吸收冲击能 量以便仅必须更换用于緩冲碰撞冲击的装置自身而再次修好汽车恢复使 用。已知很多用于汽车的碰撞缓冲装置。从EP0473955B1知道一种碰撞缓 冲装置,其尤其为汽车而制造,并具有变形缓冲器,该缓沖器包括滑动管 和在其中可滑动变形的活塞;这些可以在中央纵轴方向滑动,其中滑动管设置有实质上平行于中央纵轴延伸的珠子形式的抵着变形活塞的向内的韧 性突起。另外,从DE19832114A1已知一种用于汽车的冲击吸收器,其中冲击 吸收器包括外支撑管和在其中可运动的变形管。此外,设有可逆的冲击碰 撞吸收器,它具有一个可运动的突伸超出所述支撑管自由端的圆柱形壳体, 和一个在该壳体中的可实施双向缓沖运动地导引的活塞杆,后者至少在推 入方向上与变形管连接。变形装置设置有加强突起,其配置在支撑管上并在轴的方向延伸。冲击吸收器的特征在于带有导引部分的变形管的自由端 逆着插入方向地从支撑管的自由端突伸出,并且所述壳体在导引部分被可 滑动地导引。从DE19942167A1已知一种用于汽车的冲击吸收装置,其中用于汽车 的冲击吸收装置包括緩冲器,其具有第一緩冲部件(外壳)和与第 一部件相对 的可滑动的第二缓冲部件(活塞)。第一紧固部件与第一缓冲部件相连;第二 紧固部件与第二缓冲部件相连。提供用于选择性地产生和释放緩冲器部件 和第二紧固部件之间的连接的锁扣装置。最后,从DE20013385U1已知一种冲击吸收装置。该冲击吸收装置包 括至少一个緩冲器、包括至少一个在插入方向延伸的纵向槽的第一緩冲部 件(变形管);在该纵向槽的一端有一直径比纵向槽的宽度更大的间隙区,其 设置有与第一缓冲部件(变形管)相对的可滑动第二緩冲部件(锁扣和再成形 部件);这同样包括用于选择性地产生和释放第一缓冲部件和第二缓沖部件 之间的连接的锁扣装置,其具有配置为与插入方向相横向的可滑动杆,并 且作为具有开启销的杆和再成形部件,其直径小于具有其直径对应间隙区 直径并且明显宽于纵向槽的宽度并包括锁扣操作装置的锁扣和再成形部分 的纵向槽的宽度。前面提及的冲击吸收装置或者冲击吸收设备都呈现出缺点,其全部设 计用于实质上在汽车纵轴方向冲击的碰撞。以这种方式,以一定角度发生 的碰撞不能用这些装置或设备最理想地吸收。该设备和这些装置通常根据 安全碰撞测试的规则设计,其包括具有相对刚性墙的部分重叠大约16km/h 的碰撞。冲击限制装置必须吸收较大部分动能,以使得在其后面的汽车结 构保持不受损坏并且汽车被分配为对应类型的损坏程度。前面提及的所有 的这些装置并不是设计用于自从2006年产生的新Danner测试。先前的吸收 系统是用于设计为具有1000kg障碍重量和0。冲击角度的测试。对于2006 的要求,障碍的重量提高到1400kg并且用相对于纵轴10。的负载替换,其 中额外地在Y方向引入高的力。对于该新式的10。负载情形,汽车的前端汽 车结构被不利地加载。由于通过碰撞引入的力的对角分量,塑性变形发生 在前梁;在最坏的情况下,也在前梁的不面对冲击的一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产生冲击吸收系统,其将能够处理新的负载条件。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主题的溃缩盒装置和具有其特征的根据权利要求9的主题的沖击吸收系统实现。在此,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改进在从 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技术说明,其中特别用于吸收汽车的碰撞力的溃缩盒装置 同样必须特别地包括在超过一个方向冲击的碰撞力可变形部件,其用于 通过对应的再成形和/或缓冲运动吸收在主方向冲击的碰撞力;冲击限制装 置,其紧固在可变形部件的一个端部区域上;支座部件,其与可变形部件 的另一端部区域,优选地在与用于接收可变形部件并进一步附着构建部件 和紧固件以附着可变形部件和冲击限制装置和/或支座部件的另 一端区域相 对的端部区域相连,其中紧固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保持可变形部件的保持 区域和至少一个从这分叉出的导引区域,其在碰撞时使得可变形部件可能 从保持区域沿着导引区域在偏离主方向的副方向运动。溃缩盒装置实质上由三个部件组成可变形部件,其通过变形吸收碰 撞的冲击能量;冲击限制装置,其限制可变形部件的变形;和支座部件, 其接收可变形部件并用以连接到汽车的其它部件。溃缩盒装置的三个主要 部件彼此通过相应的紧固件相连。可变形部件优选地设计为可压缩管 (clinch-pipe)。设计为可压缩管的可变形部件的截面可以包括任何的几何形 状;但是,优选圆形的截面。为了紧固可变形部件到其它两个部件,紧固件提供至少 一个保持区域, 其配置的以保持可变形部件。这能够配置在支座部件上或者在冲击限制部 件上。导引区域附着到每个保持区域。保持区域和导引区域优选地重叠, 其中导引区域从保持区域分叉出。在碰撞的情形下,可变形部件,其主要 通过在主方向的变形吸收沖击能量,可以额外地在副方向运动到导引区域 中。以这种方式, 一部分沖击能量被从不同于主方向的方向吸收。为了可 变形部件运动进入导引区域中,需要在保持或者连接区域中的变形或者凹 陷。进一步优选的是,导引区域包括至少两个分区域,其使得可变形部件 可能运动进入平行于副方向的两个方向。两分区域优选地对称布置。以这 种方式,溃缩盒装置可以应用在汽车的左侧和右侧。为了完成这些,优选地,导引区域设计为在副方向延伸的间隙区。主 方向主要是汽车的纵轴,也就是X轴。副方向是与主方向成一定角度安置 的其它方向,力,特别是以一定角度冲击的力在其中分散。以这种方式, 以一定角度引入的力其自身分解为主要在主方向和副方向。结果,导引区 域安置在副方向,其可以在该方向吸收能量。同样优选地是,导引区域设计为向着副方向渐缩的间隙区。在该锥形 间隙区中,通过可变形部件在副方向的运动实现塑性再成形,通过这能量 被吸收。如果期望,间隙区可以是例如尖的和圆锥的。或者,导引区域或 者在该方向吸收的能量可以同样通过可弹性变形的缓冲部件吸收。同样优选的是,其中导引区域延伸的副方向实质上设计为与主方向成 直角。以这样的方式,以一定角度冲击的力优化地分解为X分量(车辆轴方向)和y分量(与所述轴相横向)。优选的实施例还提供可变形部件实质上是在主方向延伸的纵向部件。 以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在主方向冲击的主要的力可以通过同样沿着主方向 延伸的纵向可变形部件吸收。特别地,在延伸方向的大的变形路径通过纵 向延伸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溃缩盒装置(3),其特别地用于汽车以吸收碰撞力,特别地还吸收与纵轴成一定角度的碰撞力,包括: 至少一个可变形部件(4),其通过相应的变形和/或缓冲运动吸收主要在一个主方向作用的碰撞力; 一个与所述可变形部件(4)的端部相连的 冲击限制机构(9),其用于限制所述可变形部件(4)的变形,一个与所述可变形部件(4)的,优选与所述端部相对的另一端部相连的支座部件(5),其用于接收在端部中的所述可变形部件(4)并紧固在其它构件上,和用于连接所述可变形部件(4)到所述冲击限制装置(9)和/或所述支座部件(5)上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保持所述可变形部件(4)的保持区域(6)和从此保持区域分叉出的至少一个导引区域(7),在碰撞的情形下,所述导引区域(7)使得所述可变形部件(4)可 能从所述保持区域(6)移出并沿着所述导引区域(7)在偏离所述主方向的副方向上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6-4-5 102006015877.61.一种溃缩盒装置(3),其特别地用于汽车以吸收碰撞力,特别地还吸收与纵轴成一定角度的碰撞力,包括至少一个可变形部件(4),其通过相应的变形和/或缓冲运动吸收主要在一个主方向作用的碰撞力;一个与所述可变形部件(4)的端部相连的冲击限制机构(9),其用于限制所述可变形部件(4)的变形,一个与所述可变形部件(4)的,优选与所述端部相对的另一端部相连的支座部件(5),其用于接收在端部中的所述可变形部件(4)并紧固在其它构件上,和用于连接所述可变形部件(4)到所述冲击限制装置(9)和/或所述支座部件(5)上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保持所述可变形部件(4)的保持区域(6)和从此保持区域分叉出的至少一个导引区域(7),在碰撞的情形下,所述导引区域(7)使得所述可变形部件(4)可能从所述保持区域(6)移出并沿着所述导引区域(7)在偏离所述主方向的副方向上运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溃缩盒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区域(7)包括至少两个分区域,其使得所述可变形部件(4)能沿两个平^于于所述副方向的方向运动。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溃缩盒装置(3),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 1区域(7)设计为沿所述副方向延伸的间隙区。4. 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蒂芬齐尔克,
申请(专利权)人: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