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敏专利>正文

一种退烧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0534 阅读:59 留言:1更新日期:2015-03-25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退烧药,是以柴胡、生甘草、黄芩、连翘、青蒿为原料制成的药剂,该药物可以被加工成汤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针剂等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退烧药具有解表、散节、清火、祛潮热,令邪气散去而正气无伤,助五脏中热气更快、更充分的排出。经400例患者临床治疗观察,该中药能够短时间对急发性发热进行治愈,零复发,疗程短,无毒副作用,对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退烧的总有效率可达99%,对流行感冒引起的发热,退烧的总有效率可高达9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烧药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治疗疾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退烧药用于治疗急性发热。
技术介绍
感冒时,体温常常达38. 5°以上,一般有汗出热不退或无汗身热者两种状态,多数 患者会采用服用退烧药或挂水。退烧药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 张、进而借助于出汗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的药品。但退烧药 多伴有毒副作用,如药疹、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尤其是当久 用或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时,毒副作用更加显著。 中医认为感冒发烧,是因五脏调理五气产生体能而生体温,若五脏调理五气,热不 能排,为皮肤毛孔被风、暑、寒、湿、燥火之气闭塞,即肺金毛孔收敛(肺主皮毛),致体温、热 气无法从皮肤毛孔排出。目前,中医退烧的方子很多,质量参差不齐,疗效相差甚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退烧药,具有疗效短、见 效快、无毒副作用、经济实用、治愈率高等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退烧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柴胡6~10,生甘草1~3, 黄芩2?5,连翘8?12,青蒿:T9。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柴胡8,生甘草2,黄芩3,连翘 10,青蒿6。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柴胡8,生甘草3,黄芩3,连翘 11,青尚7。 上述中药原料所述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制成口服或注射药 齐U,即药剂学上所述的汤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针剂等。 本专利技术药物剂型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称取上述重量配比的各原料药,用水冲洗干净,加水煎煮2~4次,每次煎煮加入原料药 总重量5~12倍的水,煎煮15~20分钟,合并每次的煎液,经过滤去渣装包,即得到汤剂;将 过滤后的煎液经浓缩成相对密度I. 15~1. 30 (50°C)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得到散剂, 装入胶囊中制成胶囊剂;添加制丸剂的常规辅料得到丸剂;添加制片剂的常规辅料得到片 齐U ;添加冻干粉得到针剂。 本专利技术中柴胡味苦、性寒、性升而发散,与黄芩配伍具有退热、解往来寒热之效,再 加上青蒿、生甘草的辅助,四味中药药性相互牵制与促进,能够达到解表退潮热,升阳益气 之功效;连翘味苦辛、性寒、入心、胆、三焦、大肠经,善清泄少阳之火,与甘草、黄芩配伍,可 入心、肺、胆、三焦、大肠、小肠进行解表散热,清火散结效果更佳;黄芩与连翘、柴胡配伍使 体内热气更容易外排,达到散热的目的;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与青蒿、柴胡、黄芩配 伍,共奏解表、散节、清火、祛潮热之效,调药中和,令邪气散去而正气无伤,助五脏热气更 快、更充分的排出。本专利技术中的各味中药以苦寒清热为主,通过对药性及用量的斟酌,使各 味中药相互配合协调、增进疗效、又分工明确,从而使药效直达病灶,能够快速退烧,又不引 起任何副作用,能达到久而不犯;且经过该中药治疗后,一个季度内不仅感冒发烧很难再 犯,且其他潜在的上火病症也得到了杜绝预防。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取柴胡30g,生甘草5g,黄苳IOg,连翅40g,青蒿15g,用水冲洗干净,加水煎煮4次,每 次煎煮加入原料药总重量5倍的水,煎煮15分钟,合并4次的煎液,经过滤去渣装包,即得 到汤剂。 实施例2 取柴胡50g,生甘草15g,黄芩25g,连翘60g,青蒿45g,用水冲洗干净,加水煎煮3次,每 次煎煮加入原料药总重量8倍的水,煎煮20分钟,合并3次的煎液,经过滤去渣经浓缩成相 对密度为1. 30 (50°C)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中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3 取柴胡40g,生甘草IOg,黄苳15g,连翅50g,青蒿30g,用水冲洗干净,加水煎煮4次,每 次煎煮加入原料药总重量12倍的水,煎煮18分钟,合并2次的煎液,经过滤去渣经浓缩成 相对密度为1. 15 (50°C)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添加冻干粉得到针剂。 实施例4 取柴胡40g,生甘草15g,黄芩15g,连翘55g,青蒿35g,用水冲洗干净,加水煎煮3次,每 次煎煮加入原料药总重量6倍的水,煎煮15分钟,合并3次的煎液,经过滤去渣经浓缩成相 对密度为1. 25 (50°C)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添加制丸剂的常规辅料得到丸剂。 实施例5 取柴胡40g,生甘草13g,黄芩20g,连翘52g,青蒿38g,用水冲洗干净,加水煎煮2次,每 次煎煮加入原料药总重量9倍的水,煎煮20分钟,合并2次的煎液,经过滤去渣经浓缩成相 对密度为1. 20 (50°C)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添加制片剂的常规辅料得到片剂。 为了进一步考察本专利技术退烧药的临床疗效,选择400例感冒发热患者进行了临床 疗效观察。 1.病例资料 观察病例共400例,患者为某中医研究院的门诊和住院处患者,将其随机单盲分为(1) 普通感冒治疗组、(2)普通感冒对照组、(3)流行感冒治疗组、(4)流行感冒对照组四组,每 组各100人,年龄2~76岁。其中,(1)普通感冒治疗组中未成年32例,成年68例,平均年龄 为33. 9岁,病程1天飞天,平均2天;(2)普通感冒对照组中未成年33例,成年67例,平 均年龄34岁,病程1飞天,平均1. 8天;(3)流行感冒治疗组中未成年30例,成年70例,病 程1~12天,平均3. 4天;(4)流行感冒对照组中未成年35例,成年65例,平均年龄32岁, 病程1~11天,平均2. 9天。(1)和(2)、(3)和(4)中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上无 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感冒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指普通感冒,是一种轻微的上呼吸道(鼻及喉部)病 毒性感染,广义上还包括流行性感冒,一般比普通感冒更严重,额外的症状包括发热、冷颤 及肌肉酸痛,全身性症状较明显,潜伏期1~3天不等,病程4~14天。中医认为感冒病系外感 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为主要临床表现,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3.治疗方法。 3. 1治疗组:(1)和(3)治疗组给予中医疗法,服用本专利技术的汤剂或胶囊剂,汤剂: 每剂IOOmL,每:Γ6小时服用一次,每次100 mL ;胶囊剂:每粒胶囊含本专利技术中药粉0. 12g, 每日早、晚2次,每次2飞粒,忌食辛、辣、酸、冷、油腻、酒茶等;1飞天将得到显著改善,用量 可根据患者年龄、体重、所治疗的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做适当调整。 3. 2对照组:(2)和(4)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如伪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扑 尔敏)、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氢溴酸右美沙芬片(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等口服药品, 异丙托溴铵(溴化异丙托品)喷雾剂等,忌食辛、辣、酸、冷、油腻、酒茶等;用量可根据患者 年龄、体重、所治疗的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做适当调整。 4.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4. 1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确定如下标准:治愈标准为体 温恢复正常,鼻子通气正常,咽喉舒服无痰,头痛、咳嗽、肢体酸楚症状消失;有效标准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退烧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柴胡6~10,生甘草1~3,黄芩2~5,连翘8~12,青蒿3~9。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退烧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柴胡6~10,生甘 草f 3,黄芩2?5,连翘8?12,青蒿:T9。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烧药,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柴胡8,生甘草 2,黄芩3,连翘10,青蒿6。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退烧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 的剂型。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烧药,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是汤剂。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烧药,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是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针剂 中的一种或多种。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退烧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
申请(专利权)人:徐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5年04月09日 09:28
    当体温超出正常体温需要借助外界方法将体温降到正常体温的过程。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