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8426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川芎20-40份、葱3-7份、薄荷15-25份、花椒15-25份、菖蒲10-20份、草柏枝6-18份、龙骨20-30份、罗布麻25-40份、鬼毛针8-13份、柴胡13-28份和桂枝15-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制剂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便于携带和易久服的特点,该中药组合物还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偏头痛(migraine)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3,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有以下学说:血管学说:传统血管学说认为偏头痛是原发性血管疾病。颅内血管收缩引起偏头痛先兆症状,随后颅外、颅内血管扩张,血管周围组织产生血管活性多肽导致无菌性炎症导致搏动性的头痛。颈动脉和颞浅动脉局部压迫、血管收缩剂麦角生物碱如麦角胺可缓解发作期头痛支持这一理论。神经影像发展TCD、PET等临床应用,进一步发展了血管源学说,提出先兆型和无先兆型偏头痛是血管痉挛程度不同的同一疾病。各种神经元对缺血的敏感性不同,先兆症状的出现是由于血管收缩,血流量降低后,视觉皮层的神经元对缺血最敏感,因此视觉先兆最先出现,然后越来越多的神经元功能受到影响,再逐渐出现手指发麻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神经学说:神经学说认为偏头痛发作时神经功能的变化是首要的,血流量的变化是继发的。 偏头痛先兆是由扩展性皮层抑制(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ng,CSD) 引起。CSD是指各种有害刺激引起的起源于大脑后部皮质(枕叶)的神经电活动抑制带,此抑制带以2~5mm/min的速度向邻近皮质扩展,并伴随出现扩展性血量减少(spreading oligemia)。两者均不按照脑动脉分布扩展,而是按大脑皮质细胞构筑模式进行,向前扩展一般不超越中央沟。CSD能很好地解释偏头痛先兆症状。另外, 5-羟色胺(5-HT)参与头痛发生。头痛发作开始时,5一HT从血小板中释出,直接作用于颅内小血管使之收缩,并附于血管壁上。当血浆5-HT浓度下降时,它作用于大动脉张力性收缩性作用消失,血管壁扩张出现头痛。5-HT既是一种神经递质,又是一种体液介质,对神经和血管均有影响。治疗偏头痛的曲坦类药物就是中枢性5-HT受体激动剂或部分激动剂。这证实神经功能紊乱参与偏头痛的发作过程。申请公布号CN 103349692 A(申请号201310192847.X)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疼痛的中药制剂,选取人参60-180g、当归60-180g、红花60-180g、川芎80-240g、制川乌80-240g、防风80-240g、独活80-240g、青风藤90-270g、木瓜90-270g、枣仁30-120g制备而成。申请公布号 CN 103479825 A(申请号 201210193470.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疼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甘菊6-10克,川芎8-12 克,川羌10-14 克,防风8-12 克,半夏6-10 克,酒黄芩4-8 克,白芷8-12 克,细辛1-5 克,甘草3-7 克。总之,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临床上对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散寒,通窍止痛还不够理想,对改善偏头痛所带来的痛苦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服用方便、便于携带、易久服的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川芎20-40份、葱3-7份、薄荷15-25份、花椒15-25份、菖蒲10-20份、草柏枝6-18份、龙骨20-30份、罗布麻25-40份、鬼毛针8-13份、柴胡13-28份和桂枝15-25份。前面所述的中药制剂,优选的方案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川芎25-35份、葱4-6份、薄荷18-23份、花椒18-23份、菖蒲13-18份、草柏枝10-14份、龙骨23-28份、罗布麻30-35份、鬼毛针9-11份、柴胡18-20份和桂枝18-23份。前面所述的中药制剂,更佳优选的方案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川芎30份、葱5份、薄荷20份、花椒20份、菖蒲15份、草柏枝12份、龙骨25份、罗布麻32份、鬼毛针10份、柴胡19份和桂枝20份。根据前面所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先将花椒洗净,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加80-100℃的热水浸泡1-3小时,在将川芎、薄荷和桂枝打成花椒大小的块,一同置于浸泡花椒的容器内,大火煮沸1-5分钟后(优选3分钟),改文火加热蒸馏,使挥发油与水一同蒸馏出来,收集蒸馏液,静置至蒸馏液冷却到30-40℃后取上层油液,分装入密封瓶得外用挥发油;(2)将龙骨打成硬币大小的块,置于铁板上大火烘20-30分钟,放凉研磨成细末待用;(3)将葱去叶子,葱白用刀切成小米粒大小的块,在置于纱布内,用擀面杖捣成葱泥紫外线杀菌5-10分钟,待用;(4)将菖蒲、草柏枝、罗布麻、鬼毛针和柴胡用30-40℃(优选35℃)的白酒置于瓦罐内密封静置1-3天(优选2天),置于烧干的热锅中,小火炒至10-20分钟,取出放凉,研磨成细末待用;(5)将步骤(2)-(4)所得物一同置于砂锅内,加混合原料药总重量1-3倍的水,武火加热至沸腾,持续3-5分钟后(优选4分钟),改文火煎煮,煎煮的过程中药不断的搅拌,待成为稠膏时,停火,放凉装瓶即得口服稠膏。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1)加85-95℃的热水浸泡1.5-2.5小时(优选加90℃的热水浸泡2小时)。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1)蒸馏液冷却至33-38℃后取上层油液(优选蒸馏液冷却至35℃后取上层油液)。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2)置于铁板上大火烘23-28分钟(优选置于铁板上大火烘25分钟)。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3)葱泥紫外线杀菌7-9分钟(优选葱泥紫外线杀菌8分钟)。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4)小火炒至13-18分钟(优选小火炒至15分钟)。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5)加混合原料药总重量1.5-2.5倍的水(优选加混合原料药总重量2倍的水)。使用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制备而得的稠膏于三餐后半小时开水冲开服用,每次5克,10天为一个疗程,所得的挥发油,在偏头疼发作的时候,涂抹在太阳穴上,涂抹完后轻柔左右各三圈。本专利技术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川芎:川芎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川芎20‑40份、葱3‑7份、薄荷15‑25份、花椒15‑25份、菖蒲10‑20份、草柏枝6‑18份、龙骨20‑30份、罗布麻25‑40份、鬼毛针8‑13份、柴胡13‑28份和桂枝15‑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川芎20-40份、葱3-7份、薄荷15-25份、花椒15-25份、菖蒲10-20份、草柏枝6-18份、龙骨20-30份、罗布麻25-40份、鬼毛针8-13份、柴胡13-28份和桂枝15-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川芎25-35份、葱4-6份、薄荷18-23份、花椒18-23份、菖蒲13-18份、草柏枝10-14份、龙骨23-28份、罗布麻30-35份、鬼毛针9-11份、柴胡18-20份和桂枝18-2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川芎30份、葱5份、薄荷20份、花椒20份、菖蒲15份、草柏枝12份、龙骨25份、罗布麻32份、鬼毛针10份、柴胡19份和桂枝20份。
4.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先将花椒洗净,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加80-100℃的热水浸泡1-3小时,在将川芎、薄荷和桂枝打成花椒大小的块,一同置于浸泡花椒的容器内,大火煮沸1-5分钟后(优选3分钟),改文火加热蒸馏,使挥发油与水一同蒸馏出来,收集蒸馏液,静置至蒸馏液冷却到30-40℃后取上层油液,分装入密封瓶得外用挥发油;
(2)将龙骨打成硬币大小的块,置于铁板上大火烘20-30分钟,放凉研磨成细末待用;
(3)将葱去叶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方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