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8300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的制备方法,属于喹啉酮衍生物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为起始原料,与1,4-二溴丁烷反应生成化合物Ⅲ;在碱性环境下,化合物Ⅲ与4-(1-哌嗪基)苯并[b]噻吩或其盐酸盐反应生成化合物Ⅴ;化合物Ⅴ与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在溶剂中发生反应,对反应产物进行萃取、干燥,制得目标产物的粗品,然后对粗品进行重结晶,制得精品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经济环保且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的制备方法,属于喹啉酮衍生物的制备

技术介绍
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是日本大塚制药株式会社研发的首个多巴胺、部分5-HT1A受体激动剂以及5-HT2A受体拮抗剂化合物,其在多个单胺系统具有广泛的活性,对多巴胺D2受体的部分激动剂活性下降,且对特定5-HT受体(如5-HT1A、5-HT2A、5-HT7)的亲和力提高,具有更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可减少患者静坐不能、不安和/或失眠等不良反应。目前本品正处于Ⅲ期临床研究中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及重度抑郁症的辅助治疗。此外,该化合物还针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展开Ⅱ期临床研究。本品是一种很有临床意义的多靶点抗精神疾病药物,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被认为是继该公司研发的畅销药物——阿立哌唑之后的又一重磅品种。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的结构式如下:有关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的制备方法已有文献报道,专利WO2013162046、CN101258147B报道了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其方法简述如下:以7-羟基-1H喹啉酮为起始原料,与1-溴-4-氯丁烷反应,生成7-(4-氯丁氧基)-2(1H)-喹啉酮,再与4-(1-哌嗪基)苯并[b]噻吩或其盐酸盐反应生成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其反应方程式如下:该路线的缺点是起始原料7-羟基-2(1H)喹啉酮价格较高且不易购买,造成生产成本高,限制了其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的制备方法,其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经济环保且适合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Ⅱ)为起始原料,与1,4-二溴丁烷反应生成化合物Ⅲ;(2)在碱性环境下,化合物Ⅲ与4-(1-哌嗪基)苯并[b]噻吩(Ⅳ)或其盐酸盐反应生成化合物Ⅴ;(3)化合物Ⅴ与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DPQ)在溶剂中发生反应,对反应产物进行萃取、干燥,制得目标产物的粗品,然后对粗品进行重结晶,制得精品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Ⅰ)。以4-(1-哌嗪基)苯并[b]噻吩原料为例,反应方程式如下:所述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与1,4-二溴丁烷的摩尔比为1:6-12,优选为1:9,该反应可在碳酸钾和丙酮中反应生成化合物Ⅲ。所述化合物Ⅲ与4-(1-哌嗪基)苯并[b]噻吩或其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1.1-1.5,优选为1:1.3,该反应可在碘化钾和乙腈中反应生成化合物Ⅴ。步骤(2)所用碱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钾或碳酸铯。所述化合物Ⅴ与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的摩尔比为1:1.5-2,优选为1:1.7。步骤(3)所用溶剂为二氯甲烷、乙腈、甲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或乙酸乙酯。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15-40℃,优选为25℃。步骤(3)所用萃取剂为二氯甲烷;对反应产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重结晶所用溶剂为乙酸乙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经济环保的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所用原料均为市售产品。实施例1(1)将丙酮(50mL)加入三口瓶中,开启搅拌,依次加入1,4-二溴丁烷(10.8mL,0.09mol),碳酸钾(4.2g,0.03mol),然后分批加入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Ⅱ)(2.5g,0.015mol),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先蒸除丙酮,用环己烷洗两次(25mL×2),抽滤,滤饼用环己烷淋洗。将所得粗品用体积比为2:1的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重结晶,得产物7-(4-溴丁氧基)-3,4-二氢-2(1H)-喹啉酮(Ⅲ)3.8g,产率为85%。(2)将乙腈(60mL)加入三口瓶中,开启搅拌,加入7-(4-溴丁氧基)-3,4-二氢-2(1H)-喹啉酮(Ⅲ)(3.4g,0.011mol)、碘化钾(3.3g,0.022mol)、碳酸铯(7.1g,0.022mol),加热回流30min,加入4-(1-哌嗪基)苯并[b]噻吩盐酸盐(Ⅳ)(3.1g,0.012mol),回流反应4h。反应结束后蒸除溶剂,,加100mL水打浆,搅拌1h,抽滤,取滤饼。用乙醇重结晶得产物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3,4-二氢-2(1H)-喹啉酮(Ⅴ)4.5g,产率为95%。(3)将四氢呋喃(50mL)加入三口瓶中,开启搅拌,加入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3,4-二氢-2(1H)-喹啉酮(Ⅴ)(4.4g,0.01mol),搅拌30min,加入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DDQ)(3.4g,0.015mol),室温反应8h。反应结束后,用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反应淬灭,然后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20mL×3),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旋蒸得粗品,再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得产品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Ⅰ)3.9g,产率为91%。实施例2(1)将丙酮(500mL)加入三口瓶中,开启搅拌,依次加入1,4-二溴丁烷(162mL,1.35mol),碳酸钾(41.4g,0.3mol),然后分批加入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Ⅱ)(24.5g,0.15mol),加热回流30h。反应结束后先蒸除丙酮,加入水洗、环己烷洗两次(250mL×2),抽滤,滤饼用环己烷淋洗。将所得粗品用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重结晶,得产物7-(4-溴丁氧基)-3,4-二氢-2(1H)-喹啉酮(Ⅲ)36.2g,产率为81%。(2)将乙腈(600mL)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为起始原料,与1,4‑二溴丁烷反应生成化合物Ⅲ;(2)在碱性环境下,化合物Ⅲ与4‑(1‑哌嗪基)苯并[b]噻吩或其盐酸盐反应生成化合物Ⅴ;(3)化合物Ⅴ与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在溶剂中发生反应,对反应产物进行萃取、干燥,制得目标产物的粗品,然后对粗品进行重结晶,制得精品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以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为起始原料,与1,4-二溴丁烷反应生成化合物Ⅲ;
(2)在碱性环境下,化合物Ⅲ与4-(1-哌嗪基)苯并[b]噻吩或其盐酸盐反应生成化合物Ⅴ;
(3)化合物Ⅴ与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在溶剂中发生反应,对反应产物进行萃取、干
燥,制得目标产物的粗品,然后对粗品进行重结晶,制得精品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
基)丁氧基)-2(1H)-喹啉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与1,4-二溴丁烷的摩尔比为1:6-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的
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与1,4-二溴丁烷在碳酸钾和丙酮中反应
生成化合物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7-(4-(4-(苯并[b]噻吩基)-1-哌嗪基)丁氧基)-2(1H)-喹啉酮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Ⅲ与4-(1-哌嗪基)苯并[b]噻吩或其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1.1-1.5。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清文李乐祥曹燕
申请(专利权)人: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