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加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将借助于引擎冷却水的流动而加热的第一加热器与借助于电源而加热的第二加热器相互组装而形成为一体,从而可以提高空间效率性,并可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性能而提高供暖性能的车辆用加热器。
技术介绍
加热装置用于提高外界的温度,已提出利用多种方法的装置,并以多样的用途得到利用。尤其,在配备于车辆引擎舱内部的加热装置中,承担室内供暖的加热装置让用于降低引擎温度的热交换介质循环于加热器芯(Heater Core)并加热外部空气,从而对汽车室内供暖。在这样的引擎中,柴油引擎由于热交换率较高,因此在汽车初始启动时,直到用于冷却引擎的热交换介质被加热为止所需的时间比汽油引擎更长。因此,对于配备柴油引擎的车辆而言,在冬季初始启动之后热交换介质的加热缓慢,故存在初期室内供暖性能降低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曾提出一种利用多样的方式来直接加热吹向室内侧的空气的形态的车辆用空气加热式加热器。对于这样的空气加热式加热器而言,虽然由于直接加热空气而具有可进一步提高供暖性能的优点,然而在随着小型化和高效率化趋势而难以确保引擎舱内部的充足的空间的现状下,却占用与加热器的大小那么大的空间,因此可能成为阻碍小型化的原因。尤其,对于利用镍铬线的筒式加热器(cartridge heater)而言,难以控制温度,且如果无法向所述加热器侧吹送空气,则存在过热的隐患,而且还可能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装配有第一加热器(100)与第二加热器(200),所述第一加热器(100)包括:第一顶箱(111)和第二顶箱(112),相隔预定距离而并排设置;冷却水流入的入口导管(121)和排出冷却水的出口导管(122),所述入口导管(121)和所述出口导管(122)配备于所述第一顶箱(111)或第二顶箱(112);多个管道(130),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顶箱(111)和第二顶箱(112)而形成冷却水流路;翅片(140),夹设于所述管道(130)之间,所述第二加热器(200)包括:第一支撑部(210),具有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的板形态,且包括第一发热区域(A210‑1)和第一空气流动区域(A210‑2),该第一空气流动区域(A210‑2)形成有预定区域中空的多个第一中空部(211);发热部(220),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10)的第一发热区域(A210‑1)而发热;壳体(240),支撑所述第一支撑部(210)和发热部(220)的一侧端部,其中,所述第二加热器(200)的第一支撑部(210)形成于所述第一加热器(100)的管道(130)和翅片(140)所形成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7.09 KR 10-2012-0074474;2012.10.29 KR 10-2011.一种车辆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装配有第一加热器(100)与第二
加热器(200),
所述第一加热器(100)包括:
第一顶箱(111)和第二顶箱(112),相隔预定距离而并排设置;
冷却水流入的入口导管(121)和排出冷却水的出口导管(122),所述
入口导管(121)和所述出口导管(122)配备于所述第一顶箱(111)或第二
顶箱(112);
多个管道(130),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顶箱(111)和第二顶箱(112)
而形成冷却水流路;
翅片(140),夹设于所述管道(130)之间,
所述第二加热器(200)包括:
第一支撑部(210),具有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的板形态,且包括第一发
热区域(A210-1)和第一空气流动区域(A210-2),该第一空气流动区域
(A210-2)形成有预定区域中空的多个第一中空部(211);
发热部(220),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10)的第一发热区域(A210-1)
而发热;
壳体(240),支撑所述第一支撑部(210)和发热部(220)的一侧端部,
其中,所述第二加热器(200)的第一支撑部(210)形成于所述第一加
热器(100)的管道(130)和翅片(140)所形成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加热器
包括:
第一侧板(150),包括板形态的第一板部(151);
第二侧板(160),包括板形态的第二板部(16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50)
形成有所述第一板部(151)的两侧突出而成的第一突出部(15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用加热
器(1000)中,所述第一侧板(150)的一侧第一突出部(152)形成有预定
区域中空的第一紧固部(153),且所述壳体(240)的预定区域中以对应于
所述第一紧固部(153)的方式中空形成有第二紧固部(244),并使紧固件
\t(260)紧固于所述第一紧固部(153)和第二紧固部(244),从而将所述第
一加热器(100)与第二加热器(200)进行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用加热
器(1000)中,所述壳体(240)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侧板(150)的一侧第一
突出部(152)结合的第一固定部(241),且所述第一支撑部(210)的配备
有所述壳体(240)的那一侧的相反侧与所述第二侧板(160)借助于第二固
定部(250)而被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241)形成有用于使所述第一侧板(150)的第一突出部(152)插入的槽,
并形成为支撑所述第一突出部(15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241)为一体形成于所述壳体(240)的第二固定钩(243)。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60)
形成有所述第二板部(161)的两侧突出而成的第二突出部(16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加热器
(1000)包括:
第二固定部(250),包括固定主体(251)和第一固定钩(252),从而
将所述第一支撑部(210)的配备有所述壳体(240)的那一侧的相反侧与所
述第二侧板(160)进行固定,其中所述固定主体(251)一体构成于所述第
一支撑部(210),所述第一固定钩(252)从所述固定主体(251)延伸而卡
接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160)的一侧第二突出部(162)。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加热
器(1000)包括:
第二固定部(250),其为专门的固定夹(255),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
部(210)的配备有所述壳体(240)的那一侧的相反侧与所述第二侧板(160)
的第二突出部(162)同时固定。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用加
热器(1000)中,所述第二侧板(160)向所述第二加热器(200)侧延伸而
支撑所述第二加热器(200)的形成有壳体(240)的那一侧的相反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器
(200)包括:
第三固定钩(270),沿高度方向一体形成于上下端,并挂接固定于所述
第一加热器(100)的所述第一顶箱(111)或第二顶箱(112)的外周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器
(200)包括:
第四固定钩(280),形成于所述壳体(230)的所述第一加热器(100)
侧表面,并将所述第一加热器(100)的所述入口导管(121)或出口导管(122)
包覆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重三,林弘永,吴光宪,全永夏,宋埈煐,权容成,
申请(专利权)人:汉拿伟世通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