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金花茶茶多酚、黄酮类成分检测的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80119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金花茶茶多酚、黄酮类成分检测的测试方法,包括固相萃取吸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所述固相萃取为直接搅拌方式搅拌棒固相萃取,所述搅拌棒涂有基于二维或三维的石墨烯-聚合物涂层。所述石墨烯-聚合物涂层的材料包括石墨烯及石墨烯改性材料,所述石墨烯改性材料包括氧化石墨烯、石墨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石墨烯-聚吡咯、石墨烯-聚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石墨烯类纳米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于金花茶茶多酚、黄酮类成分检测的测试方法具有检测准确、灵敏度高、选择性吸附效果好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金花茶茶多酚、黄酮类成分检测的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金花茶茶多酚、黄酮类成分检测的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与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为孪生姐妹。金花茶的花金黄色,耀眼夺目,仿佛涂着一层蜡,晶莹而油润,似有半透明之感。金花茶单生于叶腋,花开时,有杯状的、壶状的或碗状的,娇艳多姿,秀丽雅致。以前,人们没有见到过花色金黄的种类。1960年,中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在广西南宁一带发现了一种金黄色的山茶花,被命名为金花茶。国外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茶,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是国家八种一级保护植物之一,广东梅州、广西防城港等地也有人工引种。关于金花茶,《本草纲目》有载:“山茶产南方……又有一捻红,千叶红、千叶白等名,或云亦有黄色者”;广西《地方志》亦有记载:“金花茶,常绿灌木,生长在荒山野岭中”;“金花茶的叶和花,经加工可作名贵清热、治痢疾、去脂降压”。在两广地区民间,千百年来百姓广泛应用金花茶泡茶或煲汤以清热解毒,降脂降糖、利尿去湿、降压及提高免疫力等。研究发现,金花茶叶和花中富含茶多酚,β-谷甾醇,花青素、总黄酮(异黄酮、双黄酮、黄烷醇、查尔酮、橙酮、花色苷、双氢黄(醇)及新黄酮类等)、多种氨基酸、齐墩果酸、可溶性糖、天然维生素E、十八碳酸、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山奈酚等天然活性成分及硒、锰、铁、锌等微量元素。茶多酚,又叫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儿茶素)、花色苷类(花青素和花白素)、酚酸类及缩酚酸类物质等。茶多酚为一类含有多酚羟基的化学物质,能清除体内活性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因此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与传传统的抗氧化剂如抗氧剂264、丁基羟基茴香醚相比,抗氧剂264、丁基羟基茴香醚作为抗氧化剂也具有许多优点,但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而茶多酚作为天然抗氧化剂不但具有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而且抗氧化能力也优于其他的诸如维生素E、维生素C等同类天然抗氧化剂,因此已成为人们研究与开发的热点。黄酮类化合物,又称类黄酮,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接的一系列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也广泛自于水果、蔬菜、茶、葡萄酒、种子或是植物根。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黄酮和黄酮醇,其它包括双氢黄(醇)、异黄酮、双黄酮、黄烷醇、查尔酮、橙酮、花色苷及新黄酮类等。近年来,由于自由基生命科学的进展,使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作用的类黄酮受到空前的重视。类黄酮参与了磷酸与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蛋白质的磷酸化、钙离子的转移、自由基的清除、抗氧化活力的增强、氧化还原作用、螯合作用和基因的表达。目前关于金花茶中茶多酚和总黄酮类活性成分研究大多局限在传统紫外光谱、色谱检测或溶剂浸提、膜分离等。在分析灵敏度、检测限、分离效率、实验结果重现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分析灵敏度差、检测限高、分离效率低和实验结果重现性难度大等。固相微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样品预处理技术于1990年由Pawliszyn提出,由于其节省溶剂且操作简单快速,因此应用广泛。搅拌棒吸附萃取是一种新型的固相微萃取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固定相体积大、萃取容量高、无需外加搅拌子、可避免竞争性吸附、能在自身搅拌的同时实现萃取富集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环境和生物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搅拌棒吸附萃取是一种非常适合低浓度样品富集的技术,只需要将外壁包裹着吸附材料的磁力吸附搅拌棒放入装有样品溶液的杯或瓶中,开动磁力搅拌器搅拌几分钟到十多分钟,富集后的活性有效成分就会被富集吸附在搅拌棒上。通过萃取搅拌棒的富集,可以具有分析多种浓度低于ppb的化合物的能力。搅拌棒吸附萃取不需要大量的溶剂萃取,富集效率比固相微萃取高,因为动态搅拌富集,重复性也比固相萃取好,使用简单方便,适合金花茶活性成分分析,特别是半挥发或不挥发的茶多酚、总黄酮类成分,一般的吹脱捕集技术或顶空分析技术很难分析,但是,应用固相萃取技术分析上述组分具有较好的效果。该技术常与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等联用实现对有效成分的同步检测。但是,搅拌棒固相萃取技术尽管优势明显,但是其性能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涂层材料的性能。传统的搅拌棒固相微萃取所用的萃取纤维搅拌棒表面涂有的薄层吸附高分子材料多为全氟化树脂、聚吡咯、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环氧-聚二甲基硅氧烷等,这些材料往往价格较高且质地脆弱,在实际加工中需要通过加厚涂层保证吸附性能,涂层的加厚会造成既会降低检测灵敏度,又会提高搅拌棒涂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生断裂的概率,在分析某些物质例如植物活性成分时还会出现样品在固相萃取涂层材料的遗留现象或基质干扰现象,严重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金花茶成分检测的现状,针对搅拌棒固相萃取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一种应用于金花茶茶多酚、黄酮类成分检测的测试方法,具有检测准确、灵敏度高、选择性吸附效果好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为:一种应用于金花茶茶多酚、黄酮类成分检测的测试方法,包括固相萃取吸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所述固相萃取为直接搅拌方式搅拌棒固相萃取,所述搅拌棒涂有基于二维或三维的石墨烯-聚合物涂层。采用直接搅拌方式的搅拌棒固相萃取,操作方便,有效减少繁琐操作工序带来的累计误差。通过选用石墨烯作为搅拌棒的涂层材料,可以充分利用石墨烯具有的优异的力学性能、质量轻、比表面积大、杨氏模量和断裂强度大等特点,又可以利用其机械、力学、化学、电学性能优异,而且原料易得的优势。因此,采用石墨烯类纳米材料替代传统的应用在搅拌棒固相萃取技术的全氟化树脂等涂层材料,可以发挥石墨烯的理论比表面积为2630m2/g的优点,有效增大搅拌棒固相萃取涂层超大比表面。同时,石墨烯涂层材料与含苯环类物质如茶多酚、总黄酮等化合物之间存在着较强的π-π相互作用,因而对金花茶中该类物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萃取吸附效果。由于石墨烯涂层机械性能优异,使上述材料在高速旋转萃取耐磨性出色,材料杨氏模量和断裂强度大,可使搅拌棒使用寿命大大延长,从而大大有利于金花茶茶多酚、总黄酮活性成分检测结果的重现性。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聚合物涂层的材料包括石墨烯及石墨烯改性材料,所述石墨烯改性材料包括氧化石墨烯、石墨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石墨烯-聚吡咯、石墨烯-聚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石墨烯类纳米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聚合物涂层的材料为以可再生资源碳化制备的活性碳通过改进型Hummers法及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方法合成的。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聚合物涂层为纳米涂层。单层石墨烯往往仅有0.7-1.2nm厚,多层石墨烯涂层也仅有几个纳米厚,材料理论比表面积为2630m2/g,实际比表面400-800m2/g,,因而基于石墨烯的固相搅拌棒萃取吸附工艺可以获得更高的萃取量、更低的检出限和更好的重现性,可以实现对金花茶中茶多酚、总黄酮类活性成分的高灵敏、宽范围及良好重现性检测。进一步地,所述可再生资源碳化制备的活性碳的原料包括稻草、甘蔗渣和玉米杆。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搅拌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金花茶茶多酚、黄酮类成分检测的测试方法,包括固相萃取吸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萃取为直接搅拌方式搅拌棒固相萃取,所述搅拌棒涂有基于二维或三维的石墨烯‑聚合物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金花茶茶多酚、黄酮类成分检测的测试方法,包括固相萃取吸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萃取为直接搅拌方式搅拌棒固相萃取,所述搅拌棒涂有基于二维或三维的石墨烯-聚合物涂层;所述石墨烯-聚合物涂层为纳米涂层;所述石墨烯-搅拌棒萃取联用检测为选择性检测,所述选择性检测的活性成分包括茶多酚和总黄酮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金花茶茶多酚、黄酮类成分检测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聚合物涂层的材料包括石墨烯及石墨烯改性材料,所述石墨烯改性材料包括石墨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石墨烯-聚吡咯和石墨烯-聚甲基三甲氧基硅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金花茶茶多酚、黄酮类成分检测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聚合物涂层的材料为以可再生资源碳化制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金生
申请(专利权)人:嘉应学院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