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7719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0 08:33
一种双面触摸屏,包括基板、分别设于所述基板两面的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和连接于所述基板的触控控制总线,所述基板包括上显示面和下显示面,所述上显示面设有驱动层、位于所述驱动层上方的上感应层和设于所述驱动层及所述上感应层之间的绝缘层,所述下显示面设有下感应层,所述驱动层包括用于配合所述上感应层工作的第一驱动层和用于配合所述下感应层工作且与所述第一驱动层互相降低各自自身干扰的第二驱动层;所述第一驱动层及所述第二驱动层分别包括设于所述基板的第一驱动布线及第二驱动布线,所述第一驱动布线与所述第二驱动布线平行且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允许双面显示及触控,自身抗干扰性强,整体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触摸屏
本技术涉及触摸屏
,具体是一种双面触摸屏。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数码产品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传统的触摸屏都是单面显示与操作,较为单一,不利于触摸屏多场合多需求的拓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触摸屏,解决传统触摸屏无法双面显示、缺乏拓展使用的问题。 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面触摸屏,包括基板、分别设于所述基板两面的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和连接于所述基板的触控控制总线,所述基板包括上显示面和下显示面,所述上显示面设有驱动层、位于所述驱动层上方的上感应层和设于所述驱动层及所述上感应层之间的绝缘层,所述下显示面设有下感应层,所述驱动层包括用于配合所述上感应层工作的第一驱动层和用于配合所述下感应层工作且与所述第一驱动层互相降低各自自身干扰的第二驱动层;所述第一驱动层及所述第二驱动层分别包括设于所述基板的第一驱动布线及第二驱动布线,所述第一驱动布线与所述第二驱动布线平行且交错设置。 所述双面触摸屏满足了触摸屏的双面触控显示,丰富了移动终端功能,使得其在医院、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厅等场所能实现里外同步互动操作,所述驱动层、上感应层和下感应层在满足双面触控显示的基础上,既合理布置又降低了各自之间的干扰,所述接地屏蔽件进一步提高抗干扰性,整体稳定性能优良。 作为优选,所述上感应层及所述下感应层分别包括设于所述驱动层上方的上感应布线和设于所述基板的下感应布线,所述上感应布线、所述下感应布线均与所述第一驱动布线及第二驱动布线相互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层、所述上感应层和所述下感应层的厚度为0.05、.20mm,所述基板的厚度为0.Π.lmm,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1(T0.30mm。 作为优选,所述上显示面及所述下显示面均设有接地屏蔽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设有缓冲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盖板及所述第二盖板分别与所述基板之间设有第一光学连接层及第二光学连接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基板之间设有第一光学连接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基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光学连接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盖板及所述第二盖板均具有配合所述基板的视窗触控区和边框线路区。 本技术的技术优点在于所述双面触摸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丰富了移动终端的功能,允许双面显示及触控,拓展了移动终端的适用场所,自身抗干扰性强,整体稳定性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对应的各部位名称分别为:1_基板,2-第一盖板,3-第二盖板,4-接地屏蔽件,5-第一驱动布线,6-第二驱动布线,7-上感应布线,8-下感应布线,9-绝缘层,10-缓冲层,11-光学连接层,12-光学连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见图1,一种双面触摸屏,包括基板1、分别设于基板I两面的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和连接于基板I的触控控制总线,第一盖板2与第二盖板3之间设有缓冲层10,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分别与基板I之间设有第一光学连接层11及第二光学连接层12,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均具有配合基板I的视窗触控区和边框线路区。 基板I包括两个显示面可分别定义为上显示面和下显示面,上显示面及下显示面均设有接地屏蔽件4。上显示面设有驱动层和位于驱动层上方的上感应层,驱动层与上感应层之间还设有绝缘层9,下显示面设有下感应层,驱动层包括用于配合上感应层工作的第一驱动层和用于配合下感应层工作且与第一驱动层互相降低各自自身干扰的第二驱动层。第一驱动层及第二驱动层分别包括设于基板I的第一驱动布线5及第二驱动布线6,第一驱动布线5与第二驱动布线6平行且交错设置;上感应层及下感应层分别包括设于驱动层上方的上感应布线7和设于基板I的下感应布线8,上感应布线7、下感应布线8均与第一驱动布线4及第二驱动布线6相互垂直。驱动层、上感应层和下感应层的厚度为0.05mm,基板I的厚度为0.4mm,绝缘层9的厚度为0.10mm。 实施例二:见图2,一种双面触摸屏,包括基板1、分别设于基板I两面的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和连接于基板I的触控控制总线,第一盖板2与第二盖板3之间设有缓冲层10,第一盖板2与基板I之间设有第一光学连接层11,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均具有配合基板I的视窗触控区和边框线路区。 基板I包括两个显示面可分别定义为上显示面和下显示面,上显示面及下显示面均设有接地屏蔽件4。上显示面设有驱动层和位于驱动层上方的上感应层,驱动层与上感应层之间还设有绝缘层9,下显示面设有下感应层,驱动层包括用于配合上感应层工作的第一驱动层和用于配合下感应层工作且与第一驱动层互相降低各自自身干扰的第二驱动层。第一驱动层及第二驱动层分别包括设于基板I的第一驱动布线5及第二驱动布线6,第一驱动布线5与第二驱动布线6平行且交错设置;上感应层及下感应层分别包括设于驱动层上方的上感应布线7和设于基板I的下感应布线8,上感应布线7、下感应布线8均与第一驱动布线4及第二驱动布线6相互垂直。驱动层、上感应层和下感应层的厚度为0.20mm,基板I的厚度为1.1mm,绝缘层9的厚度为0.30mm。 实施例三:见图3,一种双面触摸屏,包括基板1、分别设于基板I两面的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和连接于基板I的触控控制总线,第一盖板2与第二盖板3之间设有缓冲层10,第二盖板3与基板I之间设有第二光学连接层12,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均具有配合基板I的视窗触控区和边框线路区。 基板I包括两个显示面可分别定义为上显示面和下显示面,上显示面及下显示面均设有接地屏蔽件4。上显示面设有驱动层和位于驱动层上方的上感应层,驱动层与上感应层之间还设有绝缘层9,下显示面设有下感应层,驱动层包括用于配合上感应层工作的第一驱动层和用于配合下感应层工作且与第一驱动层互相降低各自自身干扰的第二驱动层。第一驱动层及第二驱动层分别包括设于基板I的第一驱动布线5及第二驱动布线6,第一驱动布线5与第二驱动布线6平行且交错设置;上感应层及下感应层分别包括设于驱动层上方的上感应布线7和设于基板I的下感应布线8,上感应布线7、下感应布线8均与第一驱动布线4及第二驱动布线6相互垂直。驱动层、上感应层和下感应层的厚度为0.10mm,基板I的厚度为0.8mm,绝缘层9的厚度为0.20mm。 上感应层和下感应层的设置能够消除工作杂音而达到降噪降干扰的目的,第一驱动布线5及第二驱动布线6分别与上感应布线7及下感应布线8配合工作,第一驱动布线5及第二驱动布线6的交错设置有助于降低相互之间的干扰,接地屏蔽件4进一步提高抗干扰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分别设于所述基板(1)两面的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和连接于所述基板(1)的触控控制总线,所述基板(1)包括两个显示面,其中一个显示面设有驱动层、位于所述驱动层上方的上感应层和设于所述驱动层及所述上感应层之间的绝缘层(9),另一个显示面设有下感应层,所述驱动层包括用于配合所述上感应层工作的第一驱动层和用于配合所述下感应层工作且与所述第一驱动层互相降低各自自身干扰的第二驱动层;所述第一驱动层及所述第二驱动层分别包括设于所述基板(1)的第一驱动布线(5)及第二驱动布线(6),所述第一驱动布线(5)与所述第二驱动布线(6)平行且交错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分别设于所述基板(I)两面的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和连接于所述基板(I)的触控控制总线,所述基板(I)包括两个显示面,其中一个显示面设有驱动层、位于所述驱动层上方的上感应层和设于所述驱动层及所述上感应层之间的绝缘层(9),另一个显示面设有下感应层,所述驱动层包括用于配合所述上感应层工作的第一驱动层和用于配合所述下感应层工作且与所述第一驱动层互相降低各自自身干扰的第二驱动层;所述第一驱动层及所述第二驱动层分别包括设于所述基板Cl)的第一驱动布线(5)及第二驱动布线(6),所述第一驱动布线(5)与所述第二驱动布线(6)平行且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感应层及所述下感应层分别包括设于所述绝缘层(9)的上感应布线(7)及设于所述基板(I)的下感应布线(8),所述上感应布线(7)、所述下感应布线(8)均与所述第一驱动布线(4)及第二驱动布线(6)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层、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畑口祐一胜本宪三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胜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