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单丝收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76646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0 06:07
一种双向单丝收卷机,包括机架、第一工字筒、往复运动机构以及第二工字筒,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行程螺杆、行程螺母、排线主杆以及排线推杆,所述排线推杆具有第一排线端和第二排线端,第一排线端位于第一工字筒上方并且用于供该第一工字筒往复牵引单丝,第二排线端位于第二工字筒上方并且用于供该第二工字筒往复牵引单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先单边收卷机的基础上,通过在机架另一侧增设所述第二工字筒,使得其双边负载和受力趋于一致,因而更能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来回排丝运动速度的均匀性,有效地克服了原先排丝机构悬臂过长所引起的容易变形的问题,减少排线推杆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的阻力,保证单丝收卷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单丝收卷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卷机,尤其是指一种双向单丝收卷机。
技术介绍
在拉链领域中,尼龙拉链的生产需要大量使用单丝原料,而现有的单丝原料一般是通过缠绕的方式绕设在工字筒上。而收卷机就是一种通过机械方式将尼龙单丝收卷成卷料并绕设在工字筒上的专用设备。随着人力资源紧张,拉链生产设备广泛运用,使用收卷机应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就目前而言,尼龙单丝收卷操作主要是在单边收卷机内进行,顾名思义,单边收卷机就是一种一侧固定不动,另一侧通过设置往复运动机构进行尼龙单丝收卷的收卷机,这种收卷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有以下不足之处: 1、由于往复运动机构单边运动和受压,往往其推杆悬臂设置较长,导致推杆容易变形和螺杆螺纹磨损情况严重,并且推杆变形会直接导致缠绕到工字筒内单丝不均匀,后道成型工序放丝时会出现卡丝或乱丝情况,增加后道工序停机次数,对后道生产效率有较大影响,而且螺杆螺纹磨损严重,会增加本道工序停机维修次数,同时更换配件成本也会大幅增加。 2、由于单边收卷时单丝条数较多,容易缠绕一起,因此必然要求员工需要认真分辨,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员工容易出现混乱,下料时剪错单丝等错误操作会频繁发生。 3、由于单边收卷时单边重力较大,再增加力矩电机拉力,整个机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经常出现机架移位情况发生。 4、收卷机的往复运动速度不均匀性,导致缠绕出来丝团的形状为竹节形或厚边现象,导致工字筒生产的丝团不平整和容易产生塌边等不良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向单丝收卷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单边收卷机存在的推杆容易变形和螺杆螺纹磨损情况严重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向单丝收卷机,包括机架、可转动地装设于该机架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一工字筒、装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往复运动机构,还包括可转动地装设于该机架另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二工字筒,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一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的行程螺杆、旋合于该行程螺杆上的行程螺母、与该行程螺母固定连接且沿所述行程螺杆径向布置的排线主杆以及至少一根可往返移动地插设于该排线主杆上且沿所述行程螺杆轴向布置的排线推杆,所述排线推杆具有第一排线端和第二排线端,所述第一排线端位于所述第一工字筒上方并且用于供该第一工字筒往复牵引单丝,所述第二排线端位于所述第二工字筒上方并且用于供该第二工字筒往复牵引单丝。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在第一工字筒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挡板,所述排线推杆的第一排线端穿过该第一固定挡板并且在其末端连接有一第一导线轮,所述机架在第二工字筒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挡板,所述排线推杆的第二排线端穿过该第二固定挡板并且在其末端连接有一第二导线轮。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运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根沿所述行程螺杆轴向布置的防护杆,该防护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挡板和第二固定挡板上,该防护杆上还套设有一导向滑块,该导向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排线主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还固定装设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工字筒旋转的第一力矩电机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工字筒旋转的第二力矩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力矩电机和第二力矩电机均电连接于一调压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一排线行程电机,该排线行程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一主动链轮,所述行程螺杆上装设有一从动链轮,该从动链轮通过一链条与所述主动链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运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行程螺母运动路径两端的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该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的间距与所述第一工字筒和第二工字筒的长度相适配,所述排线行程电机分别与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线端和第二排线端均为可微调长度的调整杆结构,该调整杆结构包括一调整杆主体、连接于该调整杆主体末端的螺杆段、旋合于该螺杆段的调节螺母、旋合于该螺杆段并且位于调节螺母外侧的伸缩垫块、套设于该伸缩垫块上的轴承以及安装于该轴承上的所述第一导线轮或者第二导线轮。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在原先单边收卷机的基础上,通过在机架另一侧增设所述第二工字筒,使得其双边负载和受力趋于一致,因而更能保证本技术机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本技术来回排丝运动速度的均匀性,有效地克服了原先排丝机构悬臂过长所引起的容易变形的问题,减少排线推杆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的阻力,保证单丝收卷的质量。 2、在本技术中,通过四根等距离分布的排线推杆,可以使得本技术两边受力平衡,由于排线推杆两边均有过单丝,这样可以解决单边排线机构配件易损坏和磨损不良情况,大幅度减低易损零件消耗,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采用双边收卷方式,可以使得在一侧的分布单丝条数目得到减少,因而可以便于员工进行准确分辨,有利于减少认知混乱,杜绝剪错单丝等错误操作的出现。 3、在本技术中,通过将第一排线端和第二排线端均为可微调长度的调整杆结构,这样便可以在不停机状态下,对排线推杆长度进行微调,使其调整到最佳合适位置,使得本技术的工字筒在卷绕工作时收卷整齐,给本技术的实施提供了极大地便利。[0021 ] 4、在本技术中,通过弓丨入力矩电机,当负载增加时,力矩电机的转速能自动的随之降低,而输出力矩增加,保持与负载平衡,保证收卷单丝张力恒定,不会因工字筒缠绕时张力变动而出现拉断单丝的不利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所述往复运动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中所述调整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双向单丝收卷机,包括机架1、可转动地装设于该机架I 一侧的第一工字筒2、装设于所述机架I上的往复运动机构4以及可转动地装设于该机架I另一侧的第二工字筒3,所述机架I设置为两层结构,机架的每层均包括有四个间隔布置的第一工字筒2和四个间隔布置的第二工字筒3以及一组往复运动机构4。本实施例在原先单边收卷机的基础上,通过在机架I另一侧增设所述第二工字筒3,使得其双边负载和受力趋于一致,因而更能保证本技术机架I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本技术来回排丝运动速度的均匀性,有效地克服了原先排丝机构悬臂过长所引起的容易变形的问题,减少排线推杆43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的阻力,保证单丝收卷的质量。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往复运动机构4包括一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I上的行程螺杆40、旋合于该行程螺杆40上的行程螺母41、与该行程螺母41固定连接且沿所述行程螺杆40径向布置的排线主杆42以及四根可往返移动地插设于该排线主杆42上且沿所述行程螺杆40轴向布置的排线推杆43,所述机架I底部设置有一排线行程电机6,该排线行程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一主动链轮60,所述行程螺杆40上装设有一从动链轮(图中未示出),该从动链轮通过一链条与所述主动链轮60传动连接。所述排线推杆43具有第一排线端430和第二排线端431,所述第一排线端430位于所述第一工字筒2上方并且用于供该第一工字筒2往复牵引单丝,所述第二排线端431位于所述第二工字筒3上方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单丝收卷机,包括机架、可转动地装设于该机架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一工字筒、装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地装设于该机架另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二工字筒,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一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的行程螺杆、旋合于该行程螺杆上的行程螺母、与该行程螺母固定连接且沿所述行程螺杆径向布置的排线主杆以及至少一根可往返移动地插设于该排线主杆上且沿所述行程螺杆轴向布置的排线推杆,所述排线推杆具有第一排线端和第二排线端,所述第一排线端位于所述第一工字筒上方并且用于供该第一工字筒往复牵引单丝,所述第二排线端位于所述第二工字筒上方并且用于供该第二工字筒往复牵引单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单丝收卷机,包括机架、可转动地装设于该机架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一工字筒、装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地装设于该机架另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二工字筒,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一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的行程螺杆、旋合于该行程螺杆上的行程螺母、与该行程螺母固定连接且沿所述行程螺杆径向布置的排线主杆以及至少一根可往返移动地插设于该排线主杆上且沿所述行程螺杆轴向布置的排线推杆,所述排线推杆具有第一排线端和第二排线端,所述第一排线端位于所述第一工字筒上方并且用于供该第一工字筒往复牵引单丝,所述第二排线端位于所述第二工字筒上方并且用于供该第二工字筒往复牵引单丝。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向单丝收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在第一工字筒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挡板,所述排线推杆的第一排线端穿过该第一固定挡板并且在其末端连接有一第一导线轮,所述机架在第二工字筒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挡板,所述排线推杆的第二排线端穿过该第二固定挡板并且在其末端连接有一第二导线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向单丝收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根沿所述行程螺杆轴向布置的防护杆,该防护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挡板和第二固定挡板上,该防护杆上还套设有一导向滑块,该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道友郑辉赞张建光张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