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输液装置,吊钩设置在连杆B的上部,连杆B的下部设有凹槽,连杆B的底端通过销轴设置在连接块的上部,连接块的下部安装在连杆C顶端的内侧,连杆C的中部设有手柄,手柄的另一端设有卡槽,连杆C的底端套入连杆A的顶端内侧,连杆D固定在连杆A的中部,连杆D的另一端固定在脖套周向外侧的上部,脖套设置为中空筒状,脖套周向外侧的下部前后对称设有贴板,连杆A的底端固定在位于背部的贴板的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病人可单独走动,不仅不需要医护人员或家属的陪同,而且还能避免医护人员或家属长时间持拿吊瓶后引起的身体不适,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家属的陪护负担。(*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输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输液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输液装置。
技术介绍
病人在进行肿瘤手术后,要进行较长时间的病床休息,并且要进行后期的输液治疗,有时医护人员或家属不能及时去陪护病人的日常活动,病人要等到医护人员或家属来后,陪同一块起身去厕所或进行户外走动,医护人员或家属不仅陪同,还要时刻抬高病人正在输液用的吊瓶,使输液能够正常进行,长时间持拿吊瓶后,医护人员或家属的胳膊变得酸痛,影响医护人员或家属的正常活动,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加重家属的陪护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输液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病人可单独走动,不仅不需要医护人员或家属的陪同,而且还能避免医护人员或家属长时间持拿吊瓶后引起的身体不适,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家属的陪护负担。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携带的输液装置,包括吊钩1,支撑杆2,销轴3,手柄4,卡槽5,连杆A6,连杆B9,凹槽10,连接块11,连杆C12,脖套13,贴板15和连杆D17,所述吊钩I设置在连杆B9的上部,连杆B9的下部设有凹槽10,凹槽10内设有支撑杆2,连杆B9的底端通过销轴3设置在连接块11的上部,连接块11的下部安装在连杆C12顶端的内侧,连杆C12的中部设有手柄4,手柄4的另一端设有卡槽5,连杆C12的底端套入连杆A6的顶端内侧,连杆D17固定在连杆A6的中部,连杆D17的另一端固定在脖套13周向外侧的上部,脖套13设置为中空筒状,脖套13周向外侧的下部前后对称设有贴板15,连杆A6的底端固定在位于背部的贴板15的中部。 所述的连杆A6设置为中空,便于连杆C12套入连杆A6,间接调节吊瓶的高度,达到合适的输液高度。 所述的连杆A6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设置为15°?25。,便于病人行走或蹲坐时保持吊瓶正确的输液位置。 所述的脖套13的材质采用共聚聚丙烯塑料。 所述的脖套13的周向内侧设有海绵14,避免病人在套上时对脖颈造成伤害,提高舒适度。 所述的脖套13周向外侧的下部还设有卡扣16,用于卡住吊瓶输液管。 所述的脖套13的周向外侧的中部前后对称设有松紧带7,便于调节脖套,能够顺利套入病人的脖颈。 所述的位于胸部的贴板15上设有灯泡8,用于在黑暗处照明。 所述的连杆D17设置为一对,相对连杆A6的两侧对称设置。 所述的相邻连杆D17之间的夹角设置为60°?80°,便于夹持连杆A6。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先将吊瓶挂在吊钩上,向两侧拉动脖套,松紧带被拉伸,将脖套顺利套入病人的脖颈,前端的贴板紧贴病人胸部,后端的贴板紧贴病人背部,然后将连杆C从连杆A中抽出,提高吊瓶距离病人心脏的高度,保证输液的高度要求,将手柄上的卡槽卡入凹槽内的支撑杆上,并可以改变卡槽在凹槽内的位置,使连杆B相对连杆C固定不动,并使连杆B与连杆C成一角度,病人在蹲坐时使吊瓶保持正确的输液状态,通过转动连接块,可以调节连杆B的方位,便于输液。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病人可单独走动,不仅不需要医护人员或家属的陪同,而且还能避免医护人员或家属长时间持拿吊瓶后引起的身体不适,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家属的陪护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 其中,1-吊钩,2-支撑杆,3-销轴,4-手柄,5-卡槽,6_连杆A,7_松紧带,8-灯泡,9-连杆B,10-凹槽,11-连接块,12-连杆C,13-脖套,14-海绵,15-贴板,16-卡扣,17-连杆D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 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输液装置,包括吊钩1,支撑杆2,销轴3,手柄4,卡槽5,连杆A6,连杆B9,凹槽1,连接块11,连杆C12,脖套13,贴板15和连杆D17,所述吊钩I设置在连杆B9的上部,连杆B9的下部设有凹槽10,凹槽10内设有支撑杆2,连杆B9的底端通过销轴3设置在连接块11的上部,连接块11的下部安装在连杆C12顶端的内侧,连杆C12的中部设有手柄4,手柄4的另一端设有卡槽5,连杆C12的底端套入连杆A6的顶端内侧,连杆D17固定在连杆A6的中部,连杆D17的另一端固定在脖套13周向外侧的上部,脖套13设置为中空筒状,脖套13周向外侧的下部前后对称设有贴板15,连杆A6的底端固定在位于背部的贴板15的中部。 所述的连杆A6设置为中空,便于连杆C12套入连杆A6,间接调节吊瓶的高度,达到合适的输液高度。 所述的连杆A6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设置为15°?25。,便于病人行走或蹲坐时保持吊瓶正确的输液位置。 所述的脖套13的材质采用共聚聚丙烯塑料。 所述的脖套13的周向内侧设有海绵14,避免病人在套上时对脖颈造成伤害,提高舒适度。 所述的脖套13周向外侧的下部还设有卡扣16,用于卡住吊瓶输液管。 所述的脖套13的周向外侧的中部前后对称设有松紧带7,便于调节脖套,能够顺利套入病人的脖颈。 所述的位于胸部的贴板15上设有灯泡8,用于在黑暗处照明。 所述的连杆D17设置为一对,相对连杆A6的两侧对称设置。 所述的相邻连杆D17之间的夹角设置为60°?80°,便于夹持连杆A6。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先将吊瓶挂在吊钩上,向两侧拉动脖套,松紧带被拉伸,将脖套顺利套入病人的脖颈,前端的贴板紧贴病人胸部,后端的贴板紧贴病人背部,然后将连杆C从连杆A中抽出,提高吊瓶距离病人心脏的高度,保证输液的高度要求,将手柄上的卡槽卡入凹槽内的支撑杆上,并可以改变卡槽在凹槽内的位置,使连杆B相对连杆C固定不动,并使连杆B与连杆C成一角度,病人在蹲坐时使吊瓶保持正确的输液状态,通过转动连接块,可以调节连杆B的方位,便于输液。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病人可单独走动,不仅不需要医护人员或家属的陪同,而且还能避免医护人员或家属长时间持拿吊瓶后引起的身体不适,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家属的陪护负担。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凡是采用本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携带的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钩(1),支撑杆(2),销轴(3),手柄(4),卡槽(5),连杆A(6),连杆B(9),凹槽(10),连接块(11),连杆C(12),脖套(13),贴板(15)和连杆D(17),所述吊钩(1)设置在连杆B(9)的上部,连杆B(9)的下部设有凹槽(10),凹槽(10)内设有支撑杆(2),连杆B(9)的底端通过销轴(3)设置在连接块(11)的上部,连接块(11)的下部安装在连杆C(12)顶端的内侧,连杆C(12)的中部设有手柄(4),手柄(4)的另一端设有卡槽(5),连杆C(12)的底端套入连杆A(6)的顶端内侧,连杆D(17)固定在连杆A(6)的中部,连杆D(17)的另一端固定在脖套(13)周向外侧的上部,脖套(13)设置为中空筒状,脖套(13)周向外侧的下部前后对称设有贴板(15),连杆A(6)的底端固定在位于背部的贴板(15)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钩(1),支撑杆(2),销轴(3),手柄(4),卡槽(5),连杆A (6),连杆B (9),凹槽(10),连接块(11),连杆C (12),脖套(13),贝占板(15)和连杆D (17),所述吊钩(I)设置在连杆B (9)的上部,连杆B (9)的下部设有凹槽(10),凹槽(10)内设有支撑杆(2),连杆B (9)的底端通过销轴(3)设置在连接块(11)的上部,连接块(11)的下部安装在连杆C (12)顶端的内侧,连杆C (12)的中部设有手柄(4),手柄(4)的另一端设有卡槽(5),连杆C (12)的底端套入连杆A (6)的顶端内侧,连杆D (17)固定在连杆A (6)的中部,连杆D (17)的另一端固定在脖套(13)周向外侧的上部,脖套(13)设置为中空筒状,脖套(13)周向外侧的下部前后对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岩峰,
申请(专利权)人:刘岩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