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汽车的前后车头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9419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9 0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儿童汽车的前后车头加固结构,包括车体、前加固结构、后加固结构,车体由车身分别与前车头、后车头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前加固结构固定连接于车身底盘和前车头之间,后加固结构固定连接于车身底盘与后车头之间;一体成型的前加固结构包括承载框架、坡形框架,承载框架与坡形框架构成的投影为日字形的框架,承载框架包围方向转动装置腔,坡形框架包围扩音箱,承载框架外周连接有悬挂装置配合曲面;一体成型的后加固结构包括底盘安装梁,底盘安装梁通过呈扇形均匀分布的三个支撑梁与车尾安装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承载式车身的加固结构,提高前后车头的承载强度,便于安装重要的驱动、控制装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汽车的前后车头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固结构,尤其是一种儿童汽车的前后车头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是儿童汽车都是将控制系统、电源系统、驱动系统分开安装在不同位置,一般需要大量的独立车架部件来组装而成,结构装配等很复杂,成本较高,而且传统的车身只是几个覆盖件组合而成,结构强度不高,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载式车身的加固结构,提高前后车头的承载强度,便于安装重要的驱动、控制装置等的一种儿童汽车的前后车头加固结构。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儿童汽车的前后车头加固结构,包括车体、前加固结构、后加固结构,车体由车身分别与前车头、后车头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前加固结构固定连接于车身底盘和前车头之间,后加固结构固定连接于车身底盘与后车头之间;一体成型的前加固结构包括承载框架、坡形框架,承载框架与坡形框架构成的投影为日字形的框架,承载框架包围方向转动装置腔,坡形框架包围扩音箱,承载框架外周连接有悬挂装置配合曲面;一体成型的后加固结构包括底盘安装梁,底盘安装梁通过呈扇形均匀分布的三个支撑梁与车尾安装梁连接。 所述悬挂装置配合曲面的两个端部连接有用于加固曲面的楔形加固块。 所述方向转动装置腔底部和边缘设置有四个装置定位柱,处于边缘的装置定位柱之间设置有一个转动杆配合孔。 所述扩音箱底部圆形区域设置有均匀排列的扩音孔。 所述承载框架靠近车身底盘处设置有两个对称于前加固结构对称轴的紧固安装孔。 所述的底盘安装梁上设置有垂直于后加固结构平面的两个底盘安装孔,车尾安装梁上设置有平行于后加固结构的四个均匀分布的车尾安装孔,所述底盘安装孔和车尾安装孔为螺栓孔。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简化了车身装配结构,利用加固结构来加强一体化成型的承载式车身的承载强度,便于安装重要的驱动、控制装置;前加固结构的空腔设计充分考虑力学效果,增加加固结构的抗冲击能力和汽车空间的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儿童汽车的前后车头加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前加固结构连接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后加固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10-车身、11-底盘、12-前车头、13-后车头、2-前加固结构、21-方向转动装置腔、210-装置定位柱、211-转动杆配合孔、22-楔形加固块、23-坡形框架、230-紧固组件、24-扩音箱、240-扩音孔、25-承载框架、26-悬挂装置配合曲面、27-紧固安装孔、3-后加固结构、31-底盘安装梁、32-支撑梁、33-车尾安装梁、34-车尾安装孔、35-底盘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儿童汽车的前后车头加固结构,包括车体1、前加固结构2、后加固结构3,车体I由车身10分别与前车头12、后车头13连接而成,前加固结构2固定连接于车身底盘11和前车头12之间,后加固结构3固定连接于车身底盘11与后车头13之间;一体成型的前加固结构2包括承载框架25、坡形框架23,承载框架25与坡形框架23构成的投影为日字形的框架,承载框架25包围方向转动装置腔21,坡形框架23包围扩音箱24,承载框架25外周连接有悬挂装置配合曲面26 体成型的后加固结构3包括底盘安装梁31,底盘安装梁31通过呈扇形均匀分布的三个支撑梁32与车尾安装梁33连接。 以上固定连接方式为螺丝连接或者螺栓连接或者铆接。 悬挂装置配合曲面26的两个端部连接有用于加固曲面的楔形加固块22。 方向转动装置腔21底部和边缘设置有四个装置定位柱210,处于边缘的装置定位柱210之间设置有一个转动杆配合孔211。 扩音箱24底部圆形区域设置有均匀排列的扩音孔240。 承载框架25靠近车身底盘11处设置有两个对称于前加固结构2对称轴的紧固安装孔27。 底盘安装梁31上设置有垂直于后加固结构3平面的两个底盘安装孔35,车尾安装梁33上设置有平行于后加固结构3的四个均匀分布的车尾安装孔34,所述底盘安装孔35和车尾安装孔34为螺栓孔。 前加固结构2的坡形框架23端部与前车头12通过紧固组件230连接,紧固组件230为螺丝组件或螺栓组件或铆接组件。坡形框架23与承载框架25形成的拱形框架曲面具有极强承受前车头12传递过来的冲击能力,日字形的框架包围的腔体不但可以安装不同的装置,同时还具有缓冲由于地面颠簸的振动。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汽车的前后车头加固结构,包括车体、前加固结构、后加固结构,车体由车身分别与前车头、后车头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前加固结构固定连接于车身底盘和前车头之间,后加固结构固定连接于车身底盘与后车头之间;一体成型的前加固结构包括承载框架、坡形框架,承载框架与坡形框架构成的投影为日字形的框架,承载框架包围方向转动装置腔,坡形框架包围扩音箱,承载框架外周连接有悬挂装置配合曲面;一体成型的后加固结构包括底盘安装梁,底盘安装梁通过呈扇形均匀分布的三个支撑梁与车尾安装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汽车的前后车头加固结构,包括车体、前加固结构、后加固结构,车体由车身分别与前车头、后车头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前加固结构固定连接于车身底盘和前车头之间,后加固结构固定连接于车身底盘与后车头之间;一体成型的前加固结构包括承载框架、坡形框架,承载框架与坡形框架构成的投影为日字形的框架,承载框架包围方向转动装置腔,坡形框架包围扩音箱,承载框架外周连接有悬挂装置配合曲面;一体成型的后加固结构包括底盘安装梁,底盘安装梁通过呈扇形均匀分布的三个支撑梁与车尾安装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的前后车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装置配合曲面的两个端部连接有用于加固曲面的楔形加固块。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智乐堡儿童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