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68134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9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座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第二安全门,第一安全门包括设置成L型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L型短边内侧贯穿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支架的L型长边内侧设有一带有斜坡的第一挡块,第二安全门包括设置成L型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L型短边内侧贯穿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支架的L型长边内侧设有一带有斜坡的第二挡块,所述第一、第二安全门交叉设置,并配置成:所述第二挡块对应置于所述第一插槽的上端,所述第一挡块对应置于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第一、第二挡块的分别遮挡效果,实现了插座的安全使用,避免了安全隐患,还有效实现了防误插。(*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安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插座安全装置设计领域,具体涉及插座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中,经常会使用到插座等电器元件,但是,大部分所使用的插座都不具备防触电的功能,尤其是住宅中在较低位置处安装的插座,常常成为家长们担忧的问题所在,即为孩子们的安全担忧。 现在市面上也对此采用了一些预防措施,譬如在插座的插孔中放置绝缘片来挡住孩子们的手指触摸到导电原件,但是这种设置在设计的时候为了确保插头的顺利插入,要求插入的时候只要轻轻用力,绝缘片就会自动退进插板内,满足接通的需求,因此,此方法只能在孩子们手指触摸的情况下起到有效防护,而不能解决因手指插入或导电体物件插入产生危险等问题,由此可知现有的插座防护装置并不能有效解决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插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插座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第二安全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第二插口, 第一安全门,包括设置成L型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L型短边内侧贯穿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第一插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支架的L型短边外侧设有第一复位弹簧,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边与所述壳体内侧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L型长边内侧设有一带有斜坡的第一挡块,且斜坡朝向沿L型长边长度方向的外侧, 第二安全门,包括设置成L型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L型短边内侧贯穿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与所述第二插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支架的L型短边外侧设有第二复位弹簧,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边与所述壳体内侧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L型长边内侧设有一带有斜坡的第二挡块,且斜坡朝向沿L型长边长度方向的外侧, 所述第一、第二安全门交叉设置,并配置成:所述第二挡块对应置于所述第一插槽的上端,所述第一挡块对应置于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所述第一、第二挡块的斜坡上端形成插头的插孔处,插头插入时,插头推动所述第一、第二挡块向中间滑动,分别挤压第一、第二复位弹簧,实现插头插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安全门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支架的L型长边与所述第一、第二挡块的交叉位置内侦U,并配置成:插头插入时,所述第一、第二挡块分别在所述第二、第一支撑板的辅助支撑作用下滑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支架的L型长边外侧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卡柱,且所述壳体上对应设有用于所述第一、第二卡柱滑动卡装的卡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支架的L型短边外侧分别设有弹簧固定柱。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在插座上的安装槽。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第二安全门结构相同或者不同。 本装置的具体使用过程为:将本装置安装在插座的外部,或者设置在插座的内部, 与插座成为一体,只要满足本装置中第一、第二插口与插座上的插孔--对应即可,在本装置中第一、第二安全门交叉设置,且第一挡块的斜坡位置对应第二插槽、第二插口,第二挡块的斜坡位置对应第一插槽、第一插口,也就是说,在不使用的时候,第一、第二挡块的遮挡效果,将插座上的插孔与外界有效隔离,起到了很好的安全效果,当插头的两个插片同时插入的时候,随着插头向下插入,使得第一、第二挡块向中间滑动,从而使得第一、第二安全门向中间滑动,这样,就会使得第一、第二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直至插头与插座内的接线端子接触通电,从而实现插座的使用。 拔出插头后,第一、第二安全门就会在第一、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到原始状态,这样第一、第二挡块就又恢复遮挡效果。 由于本装置中第一、第二安全门的活动空间是有限的,只能满足上述插拔插头所需要的活动距离,当本装置中其中第一、第二挡块中任意一个挡块位置插入物体时,也只能使其对应的那个挡块移动位置,也就是说另外一个插座插孔还是被遮挡的,因为只有两个插孔同时有导电物体插入才会实现通电作用,因此,本装置实现了插座的安全使用,避免了安全隐患,还实现了防误插的效果。 本技术,采用插座安全保护装置,不仅能够通过第一、第二挡块的斜坡设置保证插头的顺利插入,满足插头插座的连接使用效果,同时,由于第一、第二挡块的分别遮挡效果,实现了插座的安全使用,因为即使其中一个挡块插入导电物质导致与插座一个插孔接通,另一个挡块不会受到影响从而保证另一个插孔没有连通,从而避免了安全隐患,另外由于只有两个挡块同时插入导电物质才会导通,有效实现了防误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正面轴测图; 图2为本技术反面轴测图; 图3为本技术正面主视图; 图4为本技术反面主视图; 图5为本技术第一安全门的立体图一; 图6为本技术第一安全门的立体图二 ; 图7为本技术第二安全门的立体图一; 图8为本技术第二安全门的立体图二 ; 图9为本技术图7中A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插座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壳体I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安全门2和第二安全门3,壳体I的底部设有第一插口 4和第二插口 5。第一、第二插口分别对应插座上的两个插孔。 如图5、图6所示,第一安全门2包括设置成L型的第一支架6,第一支架的L型短边内侧贯穿设有第一插槽7,第一插槽7与第一插口 4对应设置,第一支架6的L型短边外侧设有第一复位弹簧8,且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边与壳体内侧连接,第一支架的L型长边内侧设有一带有斜坡的第一挡块9,且斜坡朝向沿L型长边长度方向的外侧, 如图7至图8所示,第二安全门3包括设置成L型的第二支架10,第二支架的L型短边内侧贯穿设有第二插槽11,第二插槽11与第二插口 5对应设置,第二支架的L型短边外侧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2,且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边与壳体内侧连接,第二支架的L型长边内侧设有一带有斜坡的第二挡块13,且斜坡朝向沿L型长边长度方向的外侧。 第一、第二安全门交叉设置,并配置成:第二挡块13对应置于第一插槽7的上端,第一挡块9对应置于第二插槽11的上端,第一、第二挡块的斜坡上端形成插头的插孔处,插头插入时,插头推动第一、第二挡块向中间滑动,分别挤压第一、第二复位弹簧,实现插头插入。 第一、第二安全门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支撑板14、15,第一、第二支撑板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二支架的L型长边与第一、第二挡块的交叉位置内侧,并配置成:插头插入时,第一、第二挡块分别在第二、第一支撑板的辅助支撑作用下滑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支撑板设置成三角形板。 第一、第二支架的L型长边外侧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卡柱16、17,且壳体上对应设有用于第一、第二卡柱滑动卡装的卡槽。这样,在插入插头的时候,第一、第二卡柱的设置不仅可以有效保证第一、第二支架的滑动,还能够保证平衡,使其不会出现上下位置的移动。 如图9所示,第一、第二支架的L型短边外侧分别设有弹簧固定柱18。也就是说第一、第二复位弹簧的一部分是套装在对应的弹簧固定柱上的,因此弹簧固定柱不仅可以固定第一、第二复位弹簧,还能够在第一、第二复位弹簧的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插座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第二安全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第二插口,第一安全门,包括设置成L型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L型短边内侧贯穿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第一插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支架的L型短边外侧设有第一复位弹簧,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边与所述壳体内侧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L型长边内侧设有一带有斜坡的第一挡块,且斜坡朝向沿L型长边长度方向的外侧,第二安全门,包括设置成L型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L型短边内侧贯穿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与所述第二插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支架的L型短边外侧设有第二复位弹簧,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边与所述壳体内侧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L型长边内侧设有一带有斜坡的第二挡块,且斜坡朝向沿L型长边长度方向的外侧,所述第一、第二安全门交叉设置,并配置成:所述第二挡块对应置于所述第一插槽的上端,所述第一挡块对应置于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所述第一、第二挡块的斜坡上端形成插头的插孔处,插头插入时,插头推动所述第一、第二挡块向中间滑动,分别挤压第一、第二复位弹簧,实现插头插入。

【技术特征摘要】
1.插座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第二安全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第二插口, 第一安全门,包括设置成L型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L型短边内侧贯穿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第一插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支架的L型短边外侧设有第一复位弹簧,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边与所述壳体内侧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L型长边内侧设有一带有斜坡的第一挡块,且斜坡朝向沿L型长边长度方向的外侧, 第二安全门,包括设置成L型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L型短边内侧贯穿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与所述第二插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支架的L型短边外侧设有第二复位弹簧,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边与所述壳体内侧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L型长边内侧设有一带有斜坡的第二挡块,且斜坡朝向沿L型长边长度方向的外侧, 所述第一、第二安全门交叉设置,并配置成:所述第二挡块对应置于所述第一插槽的上端,所述第一挡块对应置于所述第二插槽的上端,所述第一、第二挡块的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云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华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