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6742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9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以及接合单元。第二组件与第一组件相对设置。接合单元设置在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用以接合第一组件以及第二组件。接合单元包括多个间隔结构,用以在第一组件以及第二组件之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各间隔结构具有第一端点以及第二端点,其中第二端点与第一端点相对,且第一端点的宽度大于第二端点的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由液态光学胶形成接合单元来进行电子装置中两组件的贴合,借此方式改善接合单元的填补能力并提高电子装置的相关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液态光学胶接合两组件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触控感应技术在近年来迅速地发展,目前已有许多具备触控功能的消费性电子产品陆续推出。在此类产品中,主要是将原先显示板的区域赋予触控感应的功能,也可说是将原先单纯的显示板变换成具有触控辨识功能的触控显示板。依据触控显示板的结构设计上的不同,一般可区分为外挂式(out-cell)与内嵌式(in-cell/on-cell)触控显示板。其中,外挂式触控显示板将独立的触控板与一般的显示板组合而成。不论是外挂式触控板与显示板之间、内嵌式触控显示板与覆盖板(cover lens)之间或者是覆盖板与一般触控板之间均须通过贴合工艺来达到接合的目的。 目前一般本领域比较常见的贴合工艺是利用固态光学胶来进行贴合。然而,固态光学胶对于进行贴合的模块表面高度断差的填补能力有限,对于外观质量以及电操作上均有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利用具有间隔结构的接合单元接合两组件,达到提高贴合效果以及产品质量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以及接合单元。第二组件与第一组件相对设置。接合单元设置在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用以接合第一组件以及第二组件。接合单元包括多个间隔结构。间隔结构是用以在第一组件以及第二组件之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各间隔结构具有第一端点以及第二端点与第一端点相对,且第一端点的宽度大于第二端点的宽度。 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由液态光学胶形成接合单元来进行电子装置中两组件的贴合,借此方式改善接合单元的填补能力并提高电子装置的相关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子装置的贴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2到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子装置的贴合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沿图5中A-A’剖线所绘示的剖视图; 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7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8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9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电子装置 110 第一组件 120第一液态光学胶 121第一液态光学胶图案 121A 第一端点 121B 第二端点 121P间隔结构 121S 间隙 130第二液态光学胶 130P光学胶层 140 第二组件 150接合单元 200、300、400、500、600 电子装置 701电子装置 702电子装置 703电子装置 710覆盖板 711装饰层 712触控组件 730保护框胶 741偏光片 742显不基底 761 第一外框 762 第二外框 770防渗胶带 D 距离 S110、S120、S130、S140、S150、S160、S170 步骤 SP 容置空间 VA 可视区 X 第一方向 Y 第二方向 Z 垂直投影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熟习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列举本专利技术的数个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到图5。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子装置的贴合方法的流程图。图2到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贴合方法的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附图仅为示意用以容易了解本专利技术,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贴合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一第一组件110。第一组件110可包括一显不板模块、一触控板、一玻璃基底、一覆盖板(cover lens)、一塑胶基底、一柔性塑胶基底、一薄玻璃基底、一显示器的基底或其他电子装置中需要用来进行贴合的组件。上述的显示板模块包括显示板例如液晶显示器模块(LCD Module)、有机发光显示器模块(OLED Module)、电泳式显示器模块(EH) Module)等。覆盖板可以是塑胶或是强化玻璃,并且在覆盖板上的一面可以选择性地设有装饰层与触控组件,装饰层设置在覆盖板一面上的至少一侧用以遮蔽触控组件的部分走线。接着,进行步骤S110,在第一组件110上形成一第一液态光学胶120。第一液态光学胶120可包括压克力胶、硅胶或其他适合的液态光学胶。明确地说,当本实施例的第一组件110为一显不板模块或一触控板时,第一组件110可具有一可视区VA,而形成在第一组件110上的第一液态光学胶120可包括多个第一液态光学胶图案121围绕可视区VA的四周,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液态光学胶图案121也可视需要形成在可视区VA的边界上或形成在可视区VA之内或是部分重叠(overlap)可视区VA。各第一液态光学胶图案121可通过点胶设备例如喷嘴式或齿轮式点胶设备所形成,因此各第一液态光学胶图案121可具有一第一端点121A以及一第二端点121B与第一端点121A相对,且第一端点121A由于是下胶点,故第一端点121A的宽度大于第二端点121B的宽度。各第一液态光学胶图案121可通过点胶方式依序形成并围绕第一组件110的四周,因此各第一液态光学胶图案121的第一端点121A优选与另外一个第一液态光学胶图案121的第二端点121B相邻,但并不以此为限,如图2所示,各第一液态光学胶图案121可以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依序以点胶方式形成在第一组件110上,这样的好处是简化点胶设备的作业,增加点胶速度以及效率。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也可视点胶机台设计以及第一组件110进行贴合区域的状况调整各第一液态光学胶图案121的排列状况。举例来说,本实施例的第一组件110的可视区VA可为一矩形,而第一液态光学胶120可包括四个第一液态光学胶图案121分别形成在第一组件110的四边。换句话说,部分的第一液态光学胶图案121可沿一第一方向X延伸,部分的第一液态光学胶图案121可沿一第二方向Y延伸,各第一液态光学胶图案121与相邻的第一液态光学胶图案121朝不同方向延伸,而第一方向X大体上垂直第二方向Y,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各第一液态光学胶图案121之间优选具有一间隙121S,用以在后续制造工艺中可通过间隙121S排出过量的的液态光学胶(未图示)。 接着,如图1与图3所示,进行步骤S120,对第一液态光学胶120进行一预固化处理,用以形成多个间隔结构121P,此时间隔结构121P优选为半固化状态,用以方便进行重工,但并不以此为限。上述的预固化处理可包括热固化处理、紫外光固化处理或其他对应第一液态光学胶120的材料特性所适合的固化处理。如图3所不,第一液态光学胶120可利用紫外光以侧向或面向方式照射进行预固化,但并不以此为限。 然后,如图1与图4所示,进行步骤S130,在第一组件110上形成一第二液态光学胶130,第二液态光学胶130形成在第一组件110上的图形可视第一组件110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组件;一第二组件,与所述第一组件相对设置;以及一接合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之间,用以接合所述第一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组件,所述接合单元包括多个间隔结构,用以在所述第一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组件之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其中各所述间隔结构具有一第一端点以及一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一端点相对,且所述第一端点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点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06 TW 102132304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组件; 一第二组件,与所述第一组件相对设置;以及 一接合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之间,用以接合所述第一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组件,所述接合单元包括多个间隔结构,用以在所述第一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组件之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其中各所述间隔结构具有一第一端点以及一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一端点相对,且所述第一端点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点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间隔结构的所述第一端点与另外一个所述间隔结构的所述第二端点相邻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的所述间隔结构之间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单元还包括一光学胶层,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间隔结构围绕所述光学胶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的所述间隔结构之间具有间隙,且至少部分的所述光学胶层是自所述容置空间通过所述间隙向外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的所述间隔结构沿不同方向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的两相邻所述间隔结构沿同一方向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间隔结构是由对一第一液态光学胶进行固化所形成,所述光学胶层是由对一第二液态光学胶经进行固化所形成。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层的折射率不等于所述间隔结构的折射率。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传王士诚林宗亿陈慧津
申请(专利权)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