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包括:一面发光结构,具有一第一表面,并从该第一表面发光;一光学膜片组,贴附于该面发光结构的该第一表面,该光学膜片组具有一底层光学膜片,以及设置于该底层光学膜片上的至少一上层光学膜片;以及一环形胶框,围绕该面发光结构,具有一沿着平行该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伸出部,其中,该底层光学膜片相对于该上层光学膜片更加朝向该环形胶框延伸,使得该第一伸出部覆盖该底层光学膜片的至少一边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涉及有关于能够避免蓝光从显示器边缘漏光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液晶显示器的色彩饱和度来增进画面品质,相关领域的业者提供了一种使用蓝光LED做为背光源并搭配量子点增强膜(Quantum Dot Enhancement Film)的方案。量子点增强膜具有大小不一的荧光量子点,将入射的蓝光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由此,增加混光成白色光的频谱范围,使得显示器显示的色饱和度更高。 而在背光模块中,形成于导光板表面的量子点增强膜的四个边需要与围绕在导光板四边的胶框保持一定的间隙,防止热膨胀时挤压变形。然而,这却会造成部分蓝光未经过量子点增强膜而直接从间隙透出,使得使用者会察觉显示器的四个边有明显的蓝色漏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可改善显示器边缘的蓝色漏光,增进视觉品味。 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面发光结构,具有一第一表面,并从该第一表面发光;一光学膜片组,贴附于该面发光结构的该第一表面,该光学膜片组具有一底层光学膜片,以及设置于该底层光学膜片上的至少一上层光学膜片;以及一环形胶框,围绕该面发光结构,具有一沿着平行该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伸出部,其中,该底层光学膜片相对于该上层光学膜片更加朝向该环形胶框延伸,使得该第一伸出部覆盖该底层光学膜片的至少一边缘。 在上述的背光模块中,该面发光结构包括:一导光板;多个光源,沿着该导光板的至少一边缘排列,该导光板将该多个光源的光线导引至该第一表面,其中,该环形胶框更具有一第二伸出部,该底层光学膜片在平行该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相距该第二伸出部具有一间隙。 上述的背光模块可更包括:一遮蔽衬垫,设置于该第二伸出部,该遮蔽衬垫沿着平行该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以穿过该间隙并覆盖该底层光学膜片的至少一边缘。 上述的背光模块中,该环形胶框的表面为白色,用以将光线反射回该底层光学膜片或该导光板。 上述的背光模块中,该多个光源为多个蓝光发光二极管。而该底层光学膜片为量子点增强膜(Quantum Dot Enhancement Film)。而该上层光学膜片为扩散膜或棱镜增亮膜。 上述的背光模块更包括:一印刷电路板,贴附于该面发光结构上相反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用以驱动该多个光源。 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一面发光结构,朝该显示面板发光;一光学膜片组,贴附于该面发光结构面向该显不面板的表面,具有一底层光学膜片,以及设置于该底层光学膜片上的至少一上层光学膜片;以及一环形胶框,围绕该面发光结构,具有一用于承载该显示面板的伸出部,其中,该伸出部沿着平行该显示面板的方向延伸,其中该底层光学膜片相对于该上层光学膜片更加朝向该环形胶框延伸,使得该伸出部覆盖该底层光学膜片的至少一边缘。 在上述的显示装置中,该面发光结构发出蓝色光,而该底层光学膜片为量子点增强膜,将该蓝色光转换为接近白光的多色混合光。 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能够防止显示器的边缘产生蓝光漏光,达成增进视觉品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的概要立体图; 图2是传统背光模块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背光模块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背光模块及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2、3、4?背光模块; 5?显示面板; 10?面发光体;12?框体; 14?壳体; 21、31、41 ?LED 光源; 22、32、42 ?导光板; 23、33、43?光学膜片组; 231、331、431?量子点增强膜; 232、332、432?上层光学膜片; 24、34、44 ?胶框; 241、341、342、441、442 ?伸出部; 25、35、45 ?金属框; 26、36、46?印刷电路板; 27?固定衬垫; 28、38、48 ?反射膜; 37?遮蔽衬垫; 51?下基板; 52?上基板; 53?下偏光板; 54?上偏光板; S?第一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的概要立体图。如图1所示,从背光模块I的外观基本上可看见三个部分:面发光体10、框体12、壳体14。面发光体10朝图中+Z轴的方向面状发光。框体12围绕面发光体10的四个边,限制面发光体10的X、Y轴方向的位置。壳体14收容面发光体10与框体12,并与框体12共同限制面发光体10的Z轴方向的位置。 图2是传统背光模块的剖视图。从图1的Α-Α’剖面观看传统的背光模块时,如图2所不,背光模块2包括:LED光源21、导光板22、光学膜片组23、环形胶框24、金属框25、印刷电路板26、固定衬垫27、反射膜28。其中,LED光源21、导光板22与光学膜片组23对应到图1中的面发光体10 ;环形胶框24与固定衬垫27对应到图1中的框体12 ;金属框25则对应到图1中的壳体14。 LED光源21为多个沿着Y轴方向排列的蓝光LED,并朝-X轴方向照射出蓝光。导光板22为一长方形的板状构造,导引LED光源21发出的蓝光,使光线在其内部反复反射、扩散后从面向+Z轴方向的第一表面S射出均勻的面状光。光学膜片组23贴附于导光板22的的第一表面S,其具有一底层光学膜片231、以及设置于该底层光学膜片231上的二上层光学膜片232。该底层光学膜片231为量子点增强膜,用以将蓝光转换为接近白光的多色混合光。而该二上层光学膜片232则包括例如扩散膜、棱镜增亮膜等。 环形胶框24的其中两侧沿着Y轴方向延伸,限制光源21与导光板22在X轴方向的位置,而环形胶框24的另两侧则沿着X轴方向延伸,限制光源21与导光板22在Y轴方向的位置,环形胶框24更具有伸出部241朝向+X轴方向延伸。金属框25在XZ平面的剖面为U字形,将上述LED光源21、导光板22、胶框24包覆于其中,且金属框25的底面更与环形胶框24的伸出部241共同限制导光板22在Z轴方向的位置。 印刷电路板26形成有驱动LED光源21的电路,并同时粘贴于环形胶框24以及导光板22的一侧边缘。固定衬垫27重叠于印刷电路板26上,用以限制导光板22的Z轴方向位置。而环形胶框24的伸出部241与固定衬垫27的+Z轴方向的平面更做为支撑及粘贴显示面板(未图示)的部位。另外,反射膜28粘贴于导光板22的-Z轴方向的表面与金属框25的底面之间,将光线朝向+Z轴方向反射。 图2的构造在制作时,会先用环形胶框24与固定衬垫27固定住导光板22,然后才在导光板22的+Z轴表面放置光学膜片组23。光学膜片组23与环形胶框24的伸出部241之间、或是光学膜片组23与固定衬垫27之间会保有一定的间隙,来防止热膨胀时互相挤压变形。然而这样的间隙却造成蓝光漏光。由图2中可知,导光板22在两间隙处存在未被伸出部241、光学膜片组23、或固定衬垫27任一者覆盖的部位。因此蓝光在不通过含有量子点增强膜231的光学膜片组23的情况下会直接被人眼观察到,而降低了显示器的视觉品味。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背光模块的剖视图。从图1的A-A’剖面观看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面发光结构,具有第一表面,并从该第一表面发光;光学膜片组,贴附于该面发光结构的该第一表面,该光学膜片组具有一底层光学膜片,以及设置于该底层光学膜片上的至少一上层光学膜片;以及环形胶框,围绕该面发光结构,具有一沿着平行该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伸出部,其中,该底层光学膜片相对于该上层光学膜片更加朝向该环形胶框延伸,使得该第一伸出部覆盖该底层光学膜片的至少一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一面发光结构,具有第一表面,并从该第一表面发光; 光学膜片组,贴附于该面发光结构的该第一表面,该光学膜片组具有一底层光学膜片,以及设置于该底层光学膜片上的至少一上层光学膜片;以及 环形胶框,围绕该面发光结构,具有一沿着平行该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伸出部,其中,该底层光学膜片相对于该上层光学膜片更加朝向该环形胶框延伸,使得该第一伸出部覆盖该底层光学膜片的至少一边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面发光结构包括: 导光板; 多个光源,沿着该导光板的至少一边缘排列,该导光板将该多个光源的光线导引至该第一表面, 其中,该环形胶框还具有第二伸出部,该底层光学膜片在平行该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相距该第二伸出部具有一间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 遮蔽衬垫,设置于该第二伸出部,该遮蔽衬垫沿着平行该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以穿过该间隙并覆盖该底层光学膜片的至少一边缘。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环形胶框的表面为白色,用以将光线反射回该底层光学膜片或该导光板。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美汎,陈敦川,刘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