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套管的抗扭环和包含其的套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525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套管的抗扭环和包含其的套管组件。抗扭环包括环状的本体,本体的内径与管体的内径相等,本体的外径构造为能位于接箍的内腔中,本体的两端面能分别与处在其两端的管体的端面接触,并且在本体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轴向向外的沿周向的凸起部。因此,此抗扭环能阻止两端的管体的公扣继续旋转,提高了螺纹连接处的抗扭能力和连接处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套管的抗扭环和包含其的套管组件
本技术属于石油固井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套管的抗扭环和包含其的套管组件。
技术介绍
石油套管是维持油井运行的生命线。由于地质条件不同,井下受力状态复杂,拉、压、弯、扭应力综合作用于管体,这对套管本身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旦套管本身由于某种原因而损坏,可能导致整口井的减产,甚至报废。而石油套管串是由很多根套管以螺纹的方式连接的。一根套管由管体和接箍组成,管体是两端公扣的等壁厚长无缝管,接箍的两端为母扣。工厂连接时,已经逐根把接箍和管体连接好,形成一端母扣、一端公扣的套管。目前,常采用API螺纹连接管体和接箍。而API螺纹用于旋转尾管、套管固井时,其螺纹连接处的抗扭能力低,影响现场施工的安全性。 因此,一些研发机构在API螺纹的基础上对螺纹进行了优化。例如采用不等螺距连接方式实现。然而上述的螺纹生产加工困难,并且制造周期长,成本也比较高。 由此,需要设计一种装置,可提高采用螺纹连接的连接处的抗扭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套管的抗扭环和包含抗扭环的套管组件。抗扭环应用在采用螺纹连接的管体之间,提高了螺纹连接处的抗扭能力。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等特点。 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套管的抗扭环,包括环状的本体,本体的内径与管体的内径相等,本体的外径构造为能位于接箍的内腔中,本体的两端面能分别与处在其两端的管体的端面接触,并且在本体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轴向向外的沿周向的凸起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此抗扭环能安装在接箍之中,位于两管体之间,且其两端面分别与两端的管体的端面相接触。因此,能阻止两端的管体的公扣继续旋转,提高了螺纹连接处的抗扭能力。同时抗扭环的端面与管体的端面紧密接触,从而通过设置抗扭环提高了连接处的密封性能。由此,通过设置抗扭环,采用API螺纹连接管体也能满足使用需求,从而避免了采用更复杂的螺纹将管体进行连接。由此降低了制造成本,简化了安装和维修,并提高了现场施工安全性。进一步地,由于在本体的端面上设置有轴向向外的沿周向的凸起部,在安装过程中,旋紧管体的扭矩达到一定值后,位于管体与本体之间的凸起部沿整个圆周方向发生变形。从而抗扭环的端面与接触的管体的端面在整个圆周方向相互挤压,由此更加提高了抗扭能力。同时,由于抗扭环的端面与接触的管体的端面顶紧,也更加地提高了螺纹连接处的密封能力。 优选地,凸起部位于本体的端面的径向中心处。这种设置使在凸起部变形时的抗扭环的端面受力更均衡,变形也更均衡,从而使密封效果更好。并且,这种设置易于实现,方便制造。 优选地,凸起部的宽度与抗扭环的宽度比为0.02?0.15。此种设置使凸起部容易变形,从而有利于提高抗扭能力和密封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部的截面构造为圆弧状。这种设置使得圆弧状的凸起部的顶端在管体的旋紧作用力下容易变形,以使与管体的线接触变成面接触,并保证在整个圆周方向与管体的端面接触,由此增加抗扭能力和密封能力。这种设置方便制造,易于实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凸起部的截面构造为梯形。梯形的凸起部的顶端在管体的作用下容易变形,从而能在整个圆周方向与管体的端面接触,由此增加抗扭能力和密封能力。这种设置简单,易于实现。 优选地,本体与凸起部成一体结构。这种设置简化了结构,方便制造,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套管组件,包括套管和设置在套管的接箍内并位于套管的管体之间的根据上面所述的抗扭环。此套管组件结构紧凑,抗扭能力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如下优点。在相连接的管体之间安装抗扭环,在拧紧螺纹时,抗扭环的两端面与尾管或管体的端面顶紧,从而提高了螺纹连接处的抗扭能力和密封效果。从而使得即使是使用API螺纹也能满足使用需求。在抗扭环的端面设置凸起部,由于在拧紧过程中,凸起部变形,进一步提高了螺纹连接处的抗扭能力和密封效果。并且,此抗扭环自身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方便安装。包含抗扭环的套管组件结构紧凑,抗扭能力强。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抗扭环的立体图; 图2显示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抗扭环A-A的截面图; 图3显示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抗扭环A-A的截面图; 图4显示了在第三个实施例中的抗扭环A-A的截面图; 图5显示了套管组件的结构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介绍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抗扭环3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抗扭环3包括环状的本体5。如图1和5所示,本体5的内径与套管8的管体I的内径大致相等,本体5的外径构造为能位于套管8的接箍2的内腔中,本体5的两端面能分别与处在其两端的管体I的端面接触。可在本体5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轴向向外的沿周向的凸起部51。也就是说,凸起部51为设置在本体5的端面上并沿轴向向外凸出的环状体。需要说明地是,凸起部51可设置在本体5的一个端面上,也可在本体5的两个端面上同时设置。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图5所示,此抗扭环3能安装在接箍2之中,位于两管体I之间,且其两端面分别与两端的管体I的端面相接触。因此,能阻止两端的管体I的公扣继续旋转,提高了螺纹连接处的抗扭能力。由此,通过设置抗扭环3,即便是采用API螺纹连接管体I也能满足使用需求,从而避免了采用更复杂的螺纹连接管体I。由此,降低了成本。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在抗扭环3的端面上设置了凸起部51。在安装过程中,旋紧管体I至扭矩达到一定值后,位于管体I和本体5之间的凸起部51发生变形,与管体I的端面相互挤压,更加提高了连接处的抗扭能力。同时,也更加提高了螺纹连接处的密封能力。另夕卜,此抗扭环3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和维修方便,并能并提高现场施工安全性。 在凸起部51变形时,为了使抗扭环3的端面受力更均衡,变形也更均衡。优选地,凸起部51位于本体5的端面的径向中心处,也就是凸起部51位于抗扭环3的外壁和内壁之间的中心处。通过这种设置,还提供了密封效果。另外,这种设置易于实现,方便制造。 凸起部51的宽度与抗扭环3的宽度比为0.02?0.15。这种设置方式使凸起部51容易变形,从而有利于提高抗扭能力和密封能力。在本申请中,凸起部51的宽度指凸起部51从抗扭环3的端面上沿轴向突出的尺寸,而抗扭环3的宽度为抗扭环3沿轴向的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凸起部51的截面构造为圆弧状。在旋紧管体I的过程中,圆弧状的凸起部51的顶端在力的作用下容易变形,从而能在整个圆周方向与管体I的端面接触,由此增加抗扭能力和密封能力。同时这种设置方便制造,易于实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凸起部51的截面构造为梯形。梯形的凸起部51的顶端在管体I的作用下容易变形,从而能在整个圆周方向与管体I的端面接触,由此增加抗扭能力和密封能力。这种设置简单,易于实现。 需要说明地是,凸出部51并不限于此种结构,例如,还可以构造为从本体5的端面凸出的齿状结构,如图4所示。 为了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套管的抗扭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径与套管的管体的内径相等,所述本体的外径构造为能位于套管的接箍的内腔中,所述本体的两端面能分别与处在其两端的管体的端面接触,并且在所述本体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轴向向外的沿周向的凸起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套管的抗扭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径与套管的管体的内径相等,所述本体的外径构造为能位于套管的接箍的内腔中,所述本体的两端面能分别与处在其两端的管体的端面接触,并且在所述本体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轴向向外的沿周向的凸起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扭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本体的端面的径向中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扭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臣良侯乃贺张瑞郭朝辉李夯张金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