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电缆隧道破坏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监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隧道破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电缆隧道已经大面积地铺设于现代化城市的地下,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当中,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地下电缆隧道的顶部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其原因一般是来自重型汽车的碾压或者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施加的压力等。地下电缆隧道的坍塌将会给社会各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交通拥堵、通讯中断和电力供应不便等,因此对电缆隧道实施在线健康监测十分必要,但现有的隧道监控装置经常会出现隧道内部结构位移及应变大小不相对应的情况,所以亟需一种新型电缆隧道破坏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缆隧道破坏检测装置,该电缆隧道破坏检测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隧道内出现崩塌、断裂等大位移小应变破坏的时候,传统的点采集捕捉不到信号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缆隧道破坏检测装置,该电缆隧道破坏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方的受压部;受压部包括球头杆、应变放大装置及压力承载部件,球头杆的下部球头端与应变放大装置相接触,应变放大装置下端伸入受压部内部并于压力承载部件内部的弹性薄壁支架相连接,弹性薄壁支架底部通过设置有应变传感器的弹性拉杆相连接。 该电缆隧道健康监测装置的优点如下: 1、通过设置支架和受压部将隧道顶部的位移转化为梯形弹片支架的水平拉伸应变,使得形变的测量更加准确。 2、可以很好地解决隧道内出现崩塌、断裂等大位移小应变破坏的时候,传统的点采集捕捉不到信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隧道破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方的受压部(2);所述受压部(2)包括球头杆(6)、应变放大装置(4)及压力承载部件(3),所述球头杆(6)的下部球头端与所述应变放大装置(4)相接触,应变放大装置(4)下端伸入所述受压部(2)内部并与压力承载部件(3)内部的弹性薄壁支架(7)相连接,所述弹性薄壁支架(7)底部通过设置有应变传感器(9)的弹性拉杆(8)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隧道破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I)和设置于所述支架(I)上方的受压部(2);所述受压部(2)包括球头杆¢)、应变放大装置(4)及压力承载部件(3),所述球头杆¢)的下部球头端与所述应变放大装置(4)相接触,应变放大装置(4)下端伸入所述受压部(2)内部并与压力承载部件(3)内部的弹性薄壁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楷焱,杨正,郑琴,曹佳琪,陈泽芸,童疏影,袁卫锋,应琴,李辉,江成,潘荣莹,魏斌,张思佳,王积硕,王冰,倪克松,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