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智能防窃装置。它解决了目前车辆防盗器可靠性较差,功能较单一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有效提高报警准确率。其结构为:一种汽车智能防窃装置,它包括蓄电池、油泵继电器、启动继电器、点火控制器等,其特征是:蓄电池经防破坏单元与油泵继电器联接;蓄电池还与布防开关单元联接,该单元的一条支路经自动熄火单元与防破坏单元联接;一条支路经防启动单元与启动继电器联接;一条支路经程序控制单元、发射控制单元接发射器;一条支路经稳压单元分别接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和接收器间可双向通讯,接收器与授控停车单元联接,该单元与点火控制器联接。(*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智能防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汽车报警器大至可分为两类,一是无线遥控报警器,当车辆被震动或被触摸时,可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启动闭锁装置,使车辆无法启动。二是网控报警器,利用通讯网络功能进行报警和关闭发动机,使车辆无法启动行驶。以上报警器虽然也起到了防盗报警作用,但同时存在很多问题,如容易引起误报,且报警不隐蔽,窃贼很快会逃走;报警受距离限制,遥控报警器在报警时,此时车主离车距离较远时,听不到报警信号;没有持续定位系统;防盗安全系数低,目前所有报警器只控制一个电路单元,保护单一,一旦发生故障,将失去防盗作用;现有市场上销售的防盗器,均未设置防破坏功能,防盗器一旦遭到人为损坏,比如被剪断联线,将失去防盗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汽车报警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功能较全面,能有效报警的汽车智能防窃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智能防窃装置,它包括蓄电池、油泵继电器、启动继电器、点火控制器等,其特征是蓄电池经防破坏单元与油泵继电器联接;蓄电池还与布防开关单元联接,该单元的一条支路经自动熄火单元与防破坏单元联接;一条支路经防启动单元与启动继电器联接;一条支路经程序控制单元、发射控制单元接发射器;一条支路经稳压单元分别接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和接收器间可双向通讯,接收器与授控停车单元联接,该单元与点火控制器联接。所述防破坏单元主要包括继电器J0,它与常闭开关J1-1串联后接电源,其常开开关J0-1与油泵继电器回路串联,二极管D1与继电器J0并联,电阻R1和二极管D2串联后与常闭开关J1-1并联。所述布防开关单元包括可控硅KG1,它的触发极与电阻R2联接,电阻R2与开关联接,可控硅KG1的正极与并联的两开关联接后接蓄电池正极,负极与下级电路联接。所述自动熄火单元主要包括集成电路IC1,为延时控制电路,其第3脚接继电器J1;2、6脚同时经电容C1接地,其由低电位变为高电位时3脚输出低电位,使继电器J1工作。所述防启动单元主要包括集成电路IC2、继电器J2及其常闭开关J2-1,IC2的第2、6脚同时经电容C3接地;第3脚接继电器J2,常闭开关J2-1与启动继电器联接。所述程序控制单元主要包括集成电路IC3、IC4,其中IC3的第3脚与IC4的第4、8脚联接,IC3的第4、8脚接KG1负极;IC3、IC4组成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脉冲,按一定时间比例由IC4的3脚输出,经二极管D13向集成电路IC6的14脚输入5V的脉冲信号;所述发射控制单元主要包括集成电路IC6,其第2、4、7、9脚分别接三极管BG1、BG2、BG3、BG4的基极,三极管BG1、BG2、BG3、BG4的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JA、JB、JC、JD联接,集成电路IC6按设定规律输出脉冲信号,分别使三极管BG1、BG2、BG3、BG4轮流导通、继电器JA、JB、JC、JD按时间比例工作,四个继电器的触点分别接通,从而使车载手机的发射单元依次完成自动开机、自动拨号等功能,完成发射报警任务;所述发射器主要包括继电器JA、JB、JC、JD的相应常开开关及车载手机的发射电路。所述稳压单元主要包括三端稳压器IC5,它与发射器和接收器联接,接收器为车载手机的接收电路,它与发射器间可双向通讯;所述授控停车单元主要包括三极管BG5,其集电极与继电器J3联接,集电极和发射极间联接常开开关J3-2,接收器同时与发射极和基极联接,二极管D9一端接点火控制器,另一端接二极管D11负极;车主收到车载手机发射来的报警信号后,可用手机向车载手机的接收器发出熄火停车指令,接收器收到指令后,利用车载手机的来电震铃电信号作为触发电压,导通三极管BG5,使继电器J3工作,常开开关J3-1闭合,短接点火控制器。所述集成电路IC1--IC4型号为时基集成块NE555;三端稳压器IC5型号为AN7805,集成电路IC6型号为CD4017BE计数/时序译码器;可控硅KG1为单项可控硅型号为BT151;继电器J0,J2,J3型号为961A-1A-12DM;继电器J1,JA-JD型号为982-1A-12DS。本技术将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既安全,又可靠,除具备远程接收、遥控停车、自动拨号预警的功能外,同时还具备预编停车熄火功能。当出现窃车时,它可根据具体的情况,在不同的时间,发出不同的相关指令,按时间顺序分别控制汽车的起动系统、点火系统、油控系统、电控系统,使被窃车无法起动行驶。即使因种种原因使上述各系统均未正常进入工作状态,或防窃器遭人为破坏时,该产品会自动起动备用防护系统,即防破坏功能电路工作,使车辆熄火停车,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其主要特点还包括,1、隐蔽报警,当出现窃车时,防窃器在盗贼毫无知晓的情况下,向车主报警,便于车主采取各种措施,对盗贼构成了最大的威胁,有效保护了车辆;2、杜绝误报,因为平时车载发射机处于断开状态,只有起动车辆时,才会接通报警电路,平时没有电源输入,因此不会误报;3、防盗器采用多路多点独立控制,增强了防窃安全系数,即使某个控制单元发生电路故障,在一定的设定时间后,第二控制单元,第三控制单元相继投入工作状态,使车辆无法正常行驶。如果车主因醉酒、手机无电等多种综合情况发生时,车主没有收到报警信号,防窃器会根据具体情况,自动起动熄火系统,强迫停车;4、遥控停车功能,该防窃器由于借用通讯网络功能,具有远程遥控熄火功能;5、频繁发送定位报警信号,当车辆被盗时,该电路可按相应程序,周期性的持续向车主发送失窃信号,这样就可以利用通讯网络系统的定位系统,及时捕捉信号,准确提供车辆目前详细的位置,便于警方快速寻找车辆;6、防破坏功能,该设备一旦遭到认为破坏或被剪断,车辆将无法起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联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给出了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它包括蓄电池1,蓄电池1与防破坏单元2联接,防破坏单元2与汽车的油泵继电器12联接。蓄电池1还与布防开关单元3联接,该单元与自动熄火单元4联接,自动熄火单元4与防破坏单元2联接;布防开关单元3还与防启动单元5联接,防启动单元5与汽车的启动继电器联13接;布防开关单元3还与程序控制单元7联接,该单元与发射控制单元8联接,发射控制单元8与车载发射器9联接;布防开关单元3与稳压单元联接6,稳压单元6同时与发射器9和接收器10联接,发射器9和接收器10间可进行双向通讯,接收器10与授控停车单元11联接,该单元与点火控制器14联接,油泵继电器12、启动继电器13和点火控制器14受控后均能使车辆15停车。图2给出了本技术的具体电路图。其中防破坏单元2组成为,继电器J0与常闭开关J1-1串联,二极管D1与继电器J0并联,电阻R1与作为信号指示灯的二极管D2串联后与开关J1-1并联,常开开关J0-1与油泵继电器12联接。由于继电器J0的常开开关J0-1是直接串联在油泵继电器12回路中,因此继电器J0必须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即J0-1始终工作在接通状态时,油泵才能工作。一旦该保护器遭到人为破坏或剪断电源线,继电器J0停止工作,其常开开关J0-1也就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智能防窃装置,它包括蓄电池(1)、油泵继电器(12)、启动继电器(13)、点火控制器(14)等,其特征是:蓄电池(1)经防破坏单元(2)与油泵继电器(12)联接;蓄电池(1)还与布防开关单元(3)联接,该单元的一条支路经自动熄火单元(4)与防破坏单元(2)联接;一条支路经防启动单元(5)与启动继电器(13)联接;一条支路经程序控制单元(7)、发射控制单元(8)接发射器(9);一条支路经稳压单元(6)分别接发射器(9)和接收器(10),发射器(9)和接收器(10)间可双向通讯,接收器(10)与授控停车单元(11)联接,该单元与点火控制器(14)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录,李晓,李亚飞,吴楠,陈瑶,
申请(专利权)人:李保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