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促熟乙烯利助剂,其特征在于:该助剂是由1~10%环烷酸盐、16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和磷酸二氢鉀混合而成的,其中1~10%环烷酸盐含量为0.1~99.8%,16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含量为0.1~99.8%,余量为磷酸二氢鉀,上述百分比为质量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乙烯利助剂可全部或部分替代噻苯隆与乙烯利混合复配使用,解决了噻苯隆需从国外引进、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对棉花具有较好的脱叶及催熟作用,可满足机采棉技术要求,提高棉花的品级和产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助剂与乙烯利复配后同单独使用乙烯利相比较,脱叶率提高10~20%;吐絮提高10~15%,与乙烯利+噻苯隆组合相比较,单位面积棉花脱叶促熟费用减少30.0%,具有使用效果好、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涉及一种棉花生长调节剂,具体是一种棉花促熟乙烯利助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约450万公頃,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淮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棉花主要收获产品是棉絮,即棉花纤维。棉絮是由棉花结出的鈴成熟开裂产生。为了机械、人工采收棉花,或为了棉花成熟前减少低温霜冻危害,减少“霜后花”(品质欠佳的棉花),因此棉花采收前需要喷棉花化学促熟剂,促进棉花短时间内脱叶、吐絮,为棉花机械、人工采收进行预处理。目前我国棉花促熟剂的主要成分是由两类化学材料成分构成:一、乙烯利,化学名称2-氯乙基膦酸,是促进成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植物组织吸收,释放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二、噻苯隆,化学名称N-苯基-N-(1,2,3-噻二唑-5-基)脲,是一种棉花生长调节剂,被棉花叶片吸收后,可及早促使叶柄与茎之间的分离组织自然形成而落叶,是一种棉花脱叶剂。使用时,一般是把商品乙烯利和商品噻苯隆两种不同促熟性能的生长调节剂,按一定配比制成复合棉花脱叶促熟剂,市场上有多种品牌。生产上应用配比:每公項40%乙烯利1200~1500毫升,脱落宝600克;或每公項40%乙烯利1200~1500毫升,脱吐隆180克,600公斤稀释,在棉花全株1/3棉铃吐絮前后喷药,喷药后7~15日叶片开始脱落,未吐絮棉铃可相应提早吐絮。使用生长调节剂可有利于机械、人工采收,同时减少早霜危害,减少霜花,相对提高棉花品质。目前40%乙烯利和脱落宝、脱吐隆两种复合棉花脱叶促熟剂,药剂成本偏高,每公項喷药的一次费用需要450~600元人民币,其中脱落宝、脱吐隆占80%。脱落宝、脱吐隆主要成分是噻苯隆,是从国外引进产品,噻苯隆是导致生产成本高,是目前棉花脱叶促熟费用高的主因。为了降低成本,现有专利号为CN99114141.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乙烯利·百草枯水剂》,它是将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与触杀型除草剂百草枯(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及水按一定比例复配制成乙烯利·百草枯水剂,各组份的配比范围为:乙烯利原药10~50%,百草枯原药3~20%,其余为水,各组份总和为100%(重量)。这种乙烯利·百草枯水剂虽然降低了成本,但是对棉花脱叶效果不是很理想,使得棉花品级降低。因此开发出一种脱叶促熟效果好、成本低的棉花促熟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棉花具有较好脱叶及催熟作用、且成本较低的棉花促熟乙烯利助剂。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棉花促熟乙烯利助剂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棉花促熟乙烯利助剂,其特征在于:该助剂是由1~10%环烷酸盐、16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和磷酸二氢鉀混合而成的,其中1~10%环烷酸盐含量为0.1~99.8%,16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含量为0.1~99.8%,余量为磷酸二氢鉀,上述百分比为质量比。作为优选,所述1~10%环烷酸盐为1~10%环烷酸钠、1~10%环烷酸钡、1~10%环烷酸鋅、1~10%环烷酸鈣或1~10%系列环烷酸鉄中的一种。作为优选,所述16烷基三甲基溴化胺、磷酸二氢鉀的有效成分为100%。作为优选,所述助剂中1~10%环烷酸盐的含量为40~60%,所述16烷基三甲基溴化胺的含量为20~30%,余量为磷酸二氢鉀,上述百分比为质量比。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棉花促熟乙烯利助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助剂全部或部分替代噻苯隆与乙烯利混合使用,配比为:40~80%乙烯利:助剂的质量比为1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乙烯利助剂可全部或部分替代噻苯隆与乙烯利混合复配使用,解决了噻苯隆需从国外引进、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对棉花具有较好的脱叶及催熟作用,可满足机采棉技术要求,提高棉花的品级和产量。本专利技术的助剂与乙烯利复配后同单独使用乙烯利相比较,脱叶率提高10~20%;吐絮提高10~15%,与乙烯利+噻苯隆组合相比较,单位面积棉花脱叶促熟费用减少30.0%,具有使用效果好、成本低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按以下质量份数配制助剂:1~10%环烷酸钠50份;16烷基三甲基溴化胺25份、磷酸二氢鉀25份;将三种原料常温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到所需助剂。实施例21~10%环烷酸鋅40份;16烷基三甲基溴化胺30份、磷酸二氢鉀30份;将三种原料常温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到所需助剂。实施例31~10%环烷酸鈣60份;16烷基三甲基溴化胺20份、磷酸二氢鉀20份;将三种原料常温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到所需助剂。实施例4将浓度为40~80%乙烯利与实施例1~3配得的助剂按10:1、10:2、10:3、10:4、10:5、10:6、10:7、10:8的比例配制成乙烯利+助剂。将配制好的乙烯利+助剂用于田间试验,并与相同剂量单独使用乙烯利进行对照,结果为喷药后7~10天,乙烯利+助剂处理的棉花脱叶率比对照乙烯利处理提高10~20个百分点;吐絮率提高10~15个百分点,可应用于人工采棉。实施例5将浓度为40~80%乙烯利与实施例1~3配得的助剂和噻苯隆按10:1:0.5、10:2:0.1、10:3:0.2:、10:4:0.3、10:5:04、10:6:0.5、10:7:0.7、10:8:0.8的比例配制成乙烯利+助剂+噻苯隆。将配制好的乙烯利+助剂+噻苯隆用于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为,脱叶率比乙烯利+助剂再提高5~10个百分点;吐絮率再提高5~10个百分点,可满足机采棉技术要求。从上面的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乙烯利助剂与乙烯利复配后可全部或部分替代乙烯利+噻苯隆模式,对棉花具有较好的脱叶及催熟作用,提高棉花的品级及产量,可替代或减少国内噻苯隆的生产量,大大降低使用成本,本专利技术与目前使用的乙烯利+噻苯隆棉花脱叶促熟方法相比,单位面积棉花脱叶促熟费用减少可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花促熟乙烯利助剂,其特征在于:该助剂是由1~10%环烷酸盐、16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和磷酸二氢鉀混合而成的,其中1~10%环烷酸盐含量为0.1~99.8%,16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含量为0.1~99.8%,余量为磷酸二氢鉀,上述百分比为质量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花促熟乙烯利助剂,其特征在于:该助剂是由1~10%环烷酸盐、16烷基
三甲基溴化胺和磷酸二氢鉀混合而成的,其中1~10%环烷酸盐含量为0.1~99.8%,16烷
基三甲基溴化胺含量为0.1~99.8%,余量为磷酸二氢鉀,上述百分比为质量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促熟乙烯利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1~10%环烷酸
盐为1~10%环烷酸钠、1~10%环烷酸钡、1~10%环烷酸鋅、1~10%环烷酸鈣或1~10%系
列环烷酸鉄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江,田晓莉,赵强,李红权,黄翰林,恽友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金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