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加热器装置,可包括车辆的主加热器,和辅助加热器,辅助加热器与主加热器在其后侧接合并且具有包括边缘部和内部的壳体,其中散热翅片和正温度系数(PTC)元件组件与壳体在其前表面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加热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主加热器与辅助加热器接合的加热器装置,且更具体地,涉及能够利用其中安装的正温度系数(PTC)元件快速加热的加热器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装备有用来加热内部空气的加热器装置。在寒冷的冬季,当室外空气的温度非常低时,车辆的室内温度保持在室温,并且车辆集中加热直到室内温度达到乘客感觉舒适的温度。图1示出常规的车辆用加热器装置,其中安装有PTC元件的辅助加热器30安装在主加热器10的后表面。然而,由于主加热器10的尺寸不同于辅助加热器30,因此在经过辅助加热器30的空气与仅经过主加热器10的空气之间存在流进车辆的空气的温度偏差。为了克服该缺陷,标题为“AnAssemblyMethodofAuxiliaryHeaterofHeatCoreInCar”的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10-2007-0080656公开了一种车内的加热器芯的辅助加热器的组装方法,其包括通过钎焊将一对散热翅片整体接合至管,在该对散热翅片之间插入辅助加热器以将它们组装,并且用带构件固定加热器芯的外周,以便增加辅助加热器与散热翅片之间的接触面积。根据该方法,可促进传热。此外,由于安装辅助加热器用的空间可被安装散热翅片用的空间取代,因此可组装辅助加热器而无需附加空间,从而可简化制造过程。然而,该文献中公开的过程十分复杂。因此,需要能够通过使空气经过主加热器和辅助加热器两者而抑制流进车辆的空气的温度偏差,提高燃料效率,降低车辆的重量和成本,并且以最佳方式封装以便能够实现标准化过程的车辆用加热器装置。作为现有技术说明的问题仅提供用于促进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不应该解释为承认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所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增进对本专利技术一般背景的理解,不应该视为是对该信息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承认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能够通过使空气经过主加热器和辅助加热器两者而抑制流进车辆的空气的温度偏差,提高燃料效率,降低车辆的重量和成本,并且以最佳方式封装以便能够实现标准化过程的车辆用加热器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用加热器装置,包括车辆的主加热器,和辅助加热器,辅助加热器与主加热器在其后侧接合并且具有包括边缘部和内部的壳体,其中散热翅片和正温度系数(PTC)元件组件与壳体在其前表面接合。主加热器和辅助加热器可相隔预定距离相互结合为一体。辅助加热器的壳体的内部可具有与主加热器的芯部的面积相同的面积。在辅助加热器的边缘部的两侧,从边缘部向内部在竖直方向上可形成杆状的侧支承部,并且在侧支承部的后表面,可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散热翅片。在辅助加热器的边缘部的两侧,从边缘部向内部在竖直方向上可形成杆状的侧支承部,并且在侧支承部的后表面,可在竖直方向上形成PTC元件组件。在辅助加热器的边缘部的两侧,从边缘部向内部在竖直方向上可形成杆状的侧支承部,并且在侧支承部的后表面,可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散热翅片和PTC元件组件,其中散热翅片与PTC元件组件分离设置。壳体的整个内部通透以便可具有通孔。在通孔的中心,可形成从通孔的上端至下端延伸的杆状的中心支承部,并且在中心支承部的后表面,可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散热翅片和PTC元件组件,而且散热翅片与PTC元件组件可分离设置。辅助加热器的散热翅片可在其高度方向呈波纹状。辅助加热器的散热翅片可以预定角度倾斜以便形成百叶窗(louver)形状。辅助加热器的壳体的边缘部可向辅助加热器的前部延伸,并且可在辅助加热器的侧端形成围绕主加热器的进口和出口的接合部,使得辅助加热器与主加热器可通过配合而接合。辅助加热器的壳体的边缘部可向辅助加热器的前部延伸,可在延伸壳体的侧表面的内侧形成凹槽,并且主加热器的侧板的刃部(blade)可配合在凹槽中,使得主加热器与辅助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可调节。由辅助加热器的散热翅片和PTC元件组件形成的高度可与由主加热器的散热翅片和管形成的高度相等。辅助加热器的散热翅片可在主加热器的散热翅片形成的相同方向上形成。由辅助加热器的散热翅片和PTC元件组件形成的管间距可等于或小于主加热器的散热翅片的管间距。加热器装置还可包括在辅助加热器的壳体的侧表面形成以便供电的电源端子,其中电源端子在与主加热器的管连接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竖直地形成。辅助加热器的电源端子可以阶梯方式布置在辅助加热器的壳体中。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特征和优点,这些特征和优点从文中结合的附图和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明显可见的或在其中得以更详细地阐明,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车辆用加热器装置的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用加热器装置的视图。图3是图2中所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主加热器与辅助加热器之间的上接合部的视图。图5是示出主加热器与辅助加热器之间的侧接合部的视图。图6是详细示出主加热器和辅助加热器的一对视图。图7是示出辅助加热器的侧表面和内部布线的视图。图8是示出图7的电源端子中的端子布置和电路图的视图。图9是安装在空调器内的车辆用加热器装置的视图。应该理解的是,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呈现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表示。本文所公开的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将部分地由具体期望的应用和使用环境来确定。在附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相同或等同的部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详细参照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其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以下予以说明。虽然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是将会理解的是,本说明并非意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本专利技术意在不仅涵盖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且涵盖可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替换形式、改型、等同形式或其它实施例。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用加热器装置。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用加热器装置的视图。图3是图2中所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主加热器100与辅助加热器300之间的上接合部的视图。图5是示出主加热器100与辅助加热器300之间的侧接合部的视图。另外,图6是详细示出主加热器100和辅助加热器300的一对视图。如图2和图3中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加热器装置包括车辆的主加热器100,和辅助加热器300,辅助加热器300与主加热器100在后侧接合并且具有包括边缘部311和内部313的壳体310。散热翅片320和PTC元件组件330与壳体310在前表面接合。参照图4,辅助加热器300与主加热器100在后表面接合,使得两者以预定距离A结合为一体。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预定距离A被设定为1至5mm,但是其可根据设计或环境而改变。辅助加热器300的壳体310的边缘部311向辅助加热器300的前部延伸。在辅助加热器300的一侧的两端,形成有接合部317使得接合部317围绕液体(如热水)供应至主加热器100和从中排出所经过的进口115和出口125。围绕主加热器100的进口115和出口125的接合部317具有开口318,使得主加热器100的进口115和出口125配合在辅助加热器300的接合部317中,由此将主加热器100和辅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加热器装置,包括:所述车辆的主加热器;和辅助加热器,所述辅助加热器与所述主加热器在其后侧接合并且具有包括边缘部和内部的壳体,其中散热翅片和正温度系数(PTC)元件组件与所述壳体在其前表面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28 KR 10-2013-01025781.一种车辆用加热器装置,包括:所述车辆的主加热器;和辅助加热器,所述辅助加热器与所述主加热器在其后侧接合并且具有包括边缘部和内部的壳体,其中散热翅片和PTC元件组件与所述壳体在其前表面接合,其中所述壳体的整个内部通透,以便具有通孔,并且其中由所述辅助加热器的散热翅片和PTC元件组件形成的管间距等于或小于所述主加热器的散热翅片的管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装置,其中所述主加热器与所述辅助加热器相隔预定距离相互结合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装置,其中所述辅助加热器的壳体的内部具有与所述主加热器的芯部的面积相同的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装置,其中在所述辅助加热器的边缘部的两侧,从所述边缘部向所述内部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杆状的侧支承部,并且其中在所述侧支承部的后表面,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所述散热翅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装置,其中在所述辅助加热器的边缘部的两侧,从所述边缘部向所述内部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杆状的侧支承部,并且其中在所述侧支承部的后表面,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所述PTC元件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装置,其中在所述辅助加热器的边缘部的两侧,从所述边缘部向所述内部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杆状的侧支承部,并且其中在所述侧支承部的后表面,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所述散热翅片和所述PTC元件组件,其中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PTC元件组件分离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装置,其中在所述通孔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明会,金仁奎,金宗哲,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