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系统及包括该密封系统的废气再循环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159035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系统(8),该密封系统(8)用于废气再循环阀(1),该废气再循环阀(1)包括壳体(2)以及设置在该壳体(2)内的阀杆(3),所述密封系统(8)设置在所述壳体(2)与所述阀杆(3)之间,以防止废气进入阀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系统(8)包括至少两组密封组件(81,8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密封系统(8)的废气再循环阀(1)。由于所述密封系统(8),可以有效地防止废气泄露进入阀体内部并有效地防止积碳粘滞在阀杆上或甚至进入阀体内部,从而提高废气再循环阀的寿命和可靠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系统及包括该密封系统的废气再循环阀
本技术涉及密封系统,并尤其涉及用于废气再循环阀的密封系统。本技术还涉及包括该密封系统的废气再循环阀。
技术介绍
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为了减少NOx排放量,将一部分废气引入进气管中,与新鲜空气或雾化混合气混合后进入发动机气缸进行再燃烧,这就是所谓的废气再循环。但是,如果参与再循环的废气过多,则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因此,应该控制废气再循环率,以便既降低车辆排放污染物的含量,又不降低发动机的性能。 通常使用废气再循环阀来调节废气再循环率。具体来说,根据发动机的工况条件,控制废气再循环阀的开度,以调节废气再循环率。例如,当发动机怠速和全负荷时,废气再循环阀关闭;当发动机部分负荷时,废气再循环阀开启。 废气再循环阀通常包括密封系统,以防止废气和积碳进入阀体内部。废气进入阀体内部会腐蚀阀内部构件,进而降低废气再循环阀的寿命。积碳积聚在阀杆上会导致阀杆运动阻力增大或甚至卡滞。 当前的废气再循环阀密封系统通常仅包括一组密封件,这难以完全防止废气泄露,并且积碳容易粘滞在阀杆上或甚至进入阀体内部,这会导致阀的寿命降低并且阀的可靠性无法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系统,该密封系统能够有效地防止废气泄露进入阀体内部并有效地防止积碳粘滞在阀杆上或甚至进入阀体内部,从而提高废气再循环阀的寿命和可靠性。 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系统,该密封系统用于废气再循环阀,该废气再循环阀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该壳体内的阀杆,所述密封系统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阀杆之间,以防止废气进入阀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系统包括至少两组密封组件。 优选地,所述密封系统包括两组密封组件,即,上密封组件和下密封组件。 有利地,可在上密封组件和下密封组件之间在壳体上设置有通气孔,以便排出进入上密封组件和下密封组件之间的废气。随着零部件老化,极少量的废气可能会经下密封组件泄露进入上密封组件和下密封组件之间的空间。通过设置通气孔,可以降低压力废气对上密封组件的冲击,从而有助于保证密封效果。 优选地,通气孔紧邻上密封组件设置在上密封组件下方。 由于下密封组件比上密封组件更靠近废气进入端并从而受到更大的压力,有利地可以使下密封组件的压缩率大于上密封组件的压缩率。 有利地,密封组件可由支撑环和紧套在该支撑环的外表面上的O型圈形成,该支撑环可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该O型圈可以是柔性的。由于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润滑特性,当支撑环刚性地紧密配合在阀杆上以防止废气和积碳经由支撑环和阀杆之间进入阀体内部时,该支撑环也可允许阀杆自由地上下运动。柔性的O型圈允许其与壳体的内壁紧密配合,以防止废气和积碳经由O型圈和壳体之间进入阀体内部。 有利地,废气再循环阀还可包括围绕阀杆设置的衬套,用于在阀杆上下运动过程中引导阀杆,上密封组件设置在衬套上端并由上垫片保持固定,下密封组件设置在衬套下端并由下垫片保持固定。 有利地,该密封系统还可包括刮碳器,该刮碳器设置在密封组件下方并压装在壳体内。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刮碳器包括竖向圆筒部分,该竖向圆筒部分包括上部圆筒部分和下部圆筒部分,下部圆筒部分的直径略小于上部圆筒部分的直径,以方便压装到壳体内并更有效地刮除积碳。 可替换地,刮碳器包括竖向圆筒部分,该竖向圆筒部分在其下端部具有内径缩小部分。类似地,该内径缩小部分同样可起到方便压装到壳体内并更有效地刮除积碳的作用。 可替换地,所述刮碳器包括竖向圆筒部分,该竖向圆筒部分呈倒锥形。类似地,倒锥形的竖向圆筒部分同样可起到方便压装到壳体内并更有效地刮除积碳的作用。 优选地,刮碳器还可包括在竖向圆筒部分上方的直径增大部分,用于使进入刮碳器的废气回流。 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废气再循环阀,该废气再循环阀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该壳体内的阀杆,其特征在于,该废气再循环阀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与阀杆之间的如上所述的密封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经由非限制性示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废气再循环阀的正视图,其中,局部被剖开以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密封系统; 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废气再循环阀的局部立体图,示出了废气的流动路径; 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密封系统的纵剖视图; 图4和图5分别是根据本技术的密封系统的密封组件的正视图和立体图; 图6和图7分别是用于根据本技术的废气再循环阀的刮碳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剖视图和立体图。 图8和图9分别是用于根据本技术的废气再循环阀的刮碳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纵剖视图和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密封系统以及包括该密封系统的废气再循环阀。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
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本技术。但是,对于所属
内的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本技术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技术,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因此,下面的方面、特征、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被看作是权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 下面参照废气再循环阀的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密封系统的结构和作用。 如图1所示,废气再循环阀I包括壳体2以及设置在该壳体2内的阀杆3。该废气再循环阀I还包括围绕阀杆3设置的衬套4,用于在阀杆3上下运动过程中引导阀杆3。在该阀杆3的下端设置有阀头5。当阀杆3在驱动装置(未示出)的作用下而使阀头5离开阀座6时,废气经由阀头5与阀座6之间的间隙进入由壳体2围成的空间V并然后经由壳体2上的开口 21进入发动机进气歧管(如图2中箭头A所示),以实现废气再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少量废气进入刮碳器7与阀杆3之间的间隙,如图2中箭头B所示。为了防止废气进一步进入阀体内部,在壳体2与阀杆3之间设置密封系统8,如图1和图3所述。该密封系统8包括上密封组件81和下密封组件82。该上密封组件81设置在衬套4上端并由上垫片9保持固定。该下密封组件82设置在衬套4下端并由下垫片10保持固定。可选地,可以设置更多个密封组件。 如图4和图5所示,该上密封组件81和该下密封组件82均由支撑环810和紧套在支撑环810的外表面上的O型圈811形成。支撑环810刚性地紧密配合在阀杆3上,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废气和积碳经由支撑环810和阀杆3之间进入阀体内部。该支撑环810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由于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润滑特性,该支撑环810可允许阀杆3自由地上下运动。O型圈811是柔性的,例如市场上常见的橡胶O型圈。该O型圈811与壳体2的内壁紧密配合,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废气和积碳经由O型圈811和壳体2之间进入阀体内部。 有利地,如图3所示,还可以在上密封组件81和下密封组件82之间在壳体2上设置通气孔11,以排出可能从下密封组件82泄露进来的废气。优选地,通气孔11紧邻上密封组件81设置在上密封组件81下方。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可以在下密封组件82的下方设置刮碳器7,以便在阀杆3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系统(8),该密封系统(8)用于废气再循环阀(1),该废气再循环阀(1)包括壳体(2)以及设置在该壳体(2)内的阀杆(3),所述密封系统(8)设置在所述壳体(2)与所述阀杆(3)之间,以防止废气进入阀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系统(8)包括至少两组密封组件(81,8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系统(8),该密封系统(8)用于废气再循环阀(I),该废气再循环阀(I)包括壳体(2)以及设置在该壳体(2)内的阀杆(3),所述密封系统(8)设置在所述壳体(2)与所述阀杆(3)之间,以防止废气进入阀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系统(8)包括至少两组密封组件(81,8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系统(8)包括上密封组件(81)和下密封组件(82) 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密封组件(81)和所述下密封组件(82)之间在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通气孔(11),以排出进入所述上密封组件(81)和所述下密封组件(82)之间的废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11)紧邻所述上密封组件(81)设置在所述上密封组件(81)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组件(82)的压缩率大于所述上密封组件(81)的压缩率。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81,82)由支撑环(810)和紧套在该支撑环(810)的外表面上的O型圈(811)形成,该支撑环(810)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该O型圈是柔性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再循环阀(I)还包括围绕所述阀杆(3)设置的衬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向广赵龙生杜晓林宋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