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OS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55550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MOS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依次形成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在所述第二材料层上形成栅极结构;以所述栅极结构为掩膜,依次对所述第二材料层、第一材料层以及部分半导体衬底进行第一次刻蚀;对所述第一材料层进行第二次刻蚀;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三材料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第一材料层进行第二次刻蚀,增加后续形成的第三材料层的体积,从而进一步增大沟道区域的应力,提高PMOS晶体管载流子迁移率,提高器件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MOS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工业的进步,半导体器件的特征尺寸和深度不断缩小,更低的漏电流消耗成为低功率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为了满足器件尺寸减小的需求,要求源/漏区以及源/漏极延伸区相应地变浅,结深低于100nm的掺杂结通常被称为超浅结(Ultra-shallow junction,USJ),超浅结可以更好的改善器件的短沟道效应(Short-channel effect,SCE),例如漏极感应势垒降低(DIBL)以及击穿。然而,由于在执行源/漏注入时产生的末端损伤(EOR)以及陡峭的结剖面使得上述超浅结易于形成更大的结电容和结泄露,这对于低功率器件的消费者,尤其是高压晶体管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一种提高MOS晶体管载流子迁移率的方法是通过向晶体管沟道区域有选择地施加应力,这种应力使半导体晶格发生畸变,如向PMOS晶体管的沟道区域施加压应力,半导体晶体晶格发生压缩,进而影响能带的排列和半导体电荷输送性能,通过控制在形成的器件中的应力大小和分布,以提高载流子迁移率,改善器件的性能。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在源/漏区埋置锗硅(SiGe)层造成半导体晶格失配,在晶体管沟道区域中引入应力,提高MOS晶体管载流子迁移率。对于PMOS器件制造,需要SiGe层中Ge是高浓度的,以增加沟道应力,而为了降低源漏区的薄层电阻和接触电阻,通常需要在SiGe层中掺杂硼。然而在SiGe层中的高浓度硼可能向外扩散至沟道区域,而导致短沟道晶体管中阈值电压的滚降(roll-off),出现严重的短沟道效应。因此,提供一种PMOS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提高PMOS晶体管载流子迁移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MOS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提高沟道区域的应力,降低短沟道效应,从而达到提高PMOS晶体管载流子迁移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PMOS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在其上依次形成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在所述第二材料层上形成栅极结构;以所述栅极结构为掩膜,依次对所述第二材料层、第一材料层以及部分半导体衬底进行第一次刻蚀;对所述第一材料层的两侧进行第二次刻蚀;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三材料层,所述第三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一材料层、第二材料层和栅极结构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材料层的材质为碳化硅。进一步的,所述碳化硅中碳的摩尔比为0.05~0.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厚度为20nm~80n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材质为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材料层的厚度为10nm~40n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次刻蚀为干法刻蚀。进一步的,所述干法刻蚀采用CHF3/O2、CHF3/O2/He等离子体进行刻蚀。进一步的,所述干法刻蚀的压强为1.75Torr。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次刻蚀之后,第一材料层的宽度在所述栅极结构宽度的二分之一以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材料层低于所述栅极结构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材料层为锗化硅。进一步的,所述锗化硅中锗的摩尔比为0.2~0.45。进一步的,在形成第三材料层之后还包括,进行B/BF2掺杂以形成LDD的步骤。进一步的,所述B/BF2掺杂采用原位掺杂工艺,掺杂剂量为1E19/cm3~1E21/cm3。进一步的,所述B/BF2掺杂采用植入工艺,掺杂剂量为3E14/cm3~1E15/cm3,功率为500Kev~2Kev。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具有<110>、<100>或<111>晶格。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使用以上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制造的PMOS晶体管结构,包括:半导体衬底;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的第一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一材料层上的第二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二材料层上的栅极结构;位于第一材料层、第二材料层及栅极结构两侧,半导体衬底上的第三材料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PMOS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中,在第一材料层、第二材料层及栅极结构两侧形成第三材料层以增加沟道区域应力的基础上,通过进行第二次刻蚀减小第一材料层的宽度,相应增加了第三材料层的体积,从而进一步增大沟道区域的应力,提高PMOS晶体管载流子迁移率;同时,第一材料层能够阻挡后续工艺中注入的硼离子的扩散,有利于形成更浅的超浅结,从而改善阈值电压的分布,降低短沟道效应,进一步提高器件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的各步骤的器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PMOS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是:沟道区域中形成有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沟道区域两侧形成有第三材料层,通过刻蚀以减小第一材料层的宽度,增加第三材料层的体积,从而增大沟道区域的应力,提高PMOS晶体管载流子迁移率。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在其上依次形成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步骤S02:在所述第二材料层上形成栅极结构;步骤S03:以所述栅极结构为掩膜,依次对所述第二材料层、第一材料层以及部分半导体衬底进行第一次刻蚀;步骤S04:对所述第一材料层的两侧进行第二次刻蚀;步骤S05: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三材料层,所述第三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一材料层、第二材料层和栅极结构的两侧。图2~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PMOS晶体管制造方法的各步骤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所示,并结合图2~图6,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步骤S01:提供一半导体衬底100,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0上依次形成第一材料层101和第二材料层10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材料101的材质为碳化硅(SiC),采用外延生长或沉积技术,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PMOS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在其上依次形成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在所述第二材料层上形成栅极结构;以所述栅极结构为掩膜,依次对所述第二材料层、第一材料层以及部分半导体衬底进行第一次刻蚀;对所述第一材料层的两侧进行第二次刻蚀;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三材料层,所述第三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一材料层、第二材料层和栅极结构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在其上依次形成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
在所述第二材料层上形成栅极结构;
以所述栅极结构为掩膜,依次对所述第二材料层、第一材料层以及部分半
导体衬底进行第一次刻蚀;
对所述第一材料层的两侧进行第二次刻蚀;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三材料层,所述第三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一材料
层、第二材料层和栅极结构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材料层的材质为碳化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
硅中碳的摩尔比为0.05~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材料层的厚度为20nm~8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材料层的材质为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材料层的厚度为10nm~40n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次刻蚀为干法刻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法
刻蚀采用CHF3/O2、CHF3/O2/He等离子体进行刻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法
刻蚀的压强为1.75Torr。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次刻蚀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猛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