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怀玉专利>正文

多功能农用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37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农用三轮车,它主要由车架和配装在车架上的柴油机、操作与传动机构、变速箱以及与车架配装的货斗组成,其主要改进了变速箱中变速轴三、轴四、轴五间的变速齿轮传动比,使之最高车速可达40km/h,最大载重量为750kg,即适用于农田作业,也满足运输的需要。本三轮车整体装配合理,传动装置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特别适用于山区、平原、丘陵地区的旋耕、耕地、播种、排灌及农副产品的加工和交通运输。(*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农用三轮车本技术涉及一种既可运输,又可农田作业的多功能农用三轮车。目前,大多数农用三轮车,仅能用于城乡公路和田间的交通运输。但农民朋友急需一种既可用于运输又能进行田间作业的多用途农用机动三轮车,对此石家庄拖拉机厂生产出了一种“希望三轮王”三轮车,但此三轮车也不能很好地满足运输和农田作业共有的功能,即在配套使用旋耕机、耕犁等农机具时,仅能使用其一档行走,速度之慢,效率之低,使其应用者不能接受。本技术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而提供一种既可进行运输作业,又可满足田间作业速度的多功能农用三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农用三轮车,它主要由车架和配装在车架上的柴油机、操作与传动机构、变速箱以及与车架配装的货斗组成,变速箱包括变速杆、变速轴和分别装配在变速轴上的变速齿轮,变速齿轮(11)与双联滑移变速齿轮(13b)的变速比为38-40∶19-21,变速齿轮(12)与双联滑移变速齿轮(13a)的变速比为19-21∶38-40,变速齿轮(15)与变速齿轮(16)的变速比为19-21∶43-45。车架的后部配装牵引联接支架,所说牵引联接支架由提升泵、提升杆、提升链、联接轴、拉杆和支撑杆组成,提升泵两侧各设有一提升杆,两提升杆上分别与提升链的一端联接,其提升链的另一端装在提升泵的柱塞上,提升杆的一端绞接在机架上,其另一端经联接轴与拉杆绞接,拉杆的另一端绞接于与三轮车配套使用的农田作业机具的上端部,其农田作业机具的下端部绞接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三轮车的后桥活动联接。变速杆为卧式变速杆。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改变了变速齿轮的变速比,最高车速可达40km/h,载重量为750kg,既适用于农田的作业,也满足运输的需要。加装牵引联接支架,可与各种农机具配套使用。本三轮车整体装配合理,传动装置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特别适用于山区、平原、丘陵地区的旋耕、耕地、播种、排灌及农副产品的加工和交通运输。下面以附图为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配装货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与旋耕机配套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变速轴与变速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所示,动力源柴油机和由操作把、变速操作杆、离合器等组成的操作机构配装在车架18的前端,变速箱安装在车架18的中后部。变速箱由五根变速轴、变速杆和12个变速齿轮组成,变速轴1-5依次安装在变速箱上,其中变速轴1的两端分别探出变速箱并配装传动轮,其一端的传动轮经传送带与动力源柴油机联接,另一传动轮用于驱动与三轮车配套使用的农田作业机具。变速轴1上套装变速齿轮6,变速齿轮7、8套装在变速轴2上,变速轴3上分别套装双联滑移变速齿轮9a、9b、倒档齿轮10、变速齿轮11和变速齿轮12,双联滑移变速齿轮13a、13b、滑移变速齿轮14和变速小齿轮15分别套装在变速轴4上,变速轴5上套装变速大齿轮16和联接齿轮17,其联接齿轮17与安装在三轮车后桥上的差速器的传动齿轮啮合联接(其中双联滑移变速齿轮9a、9b、13a、13b和变速齿轮14与变速轴为滑移联接)。在本实施例中,变速齿轮11与双联滑移变速齿轮13b的变速比为39∶19,变速齿轮12与双联滑移变速齿轮13a的变速比为20∶39,变速齿轮15与变速齿轮16的变速比为20∶44。变速箱的变速杆通过变速推拉杆与设在车架18前端的变速操作杆联接。其变速杆为卧式变速杆。货斗19装配在车架18的中后部,并与提升泵20配合,可实现自动翻斗功能,同时货斗19为可拆卸结构,去下货斗19,在车架18上配装牵引联接支架,可与农机具(如旋耕机、播种机、耕犁等)联接。牵引联接支架由提升泵20、提升杆21、提升链22、联接轴23、拉杆24和支撑杆25组成,提升泵20的两侧安装有提升杆21,两提升杆21上分别与提升链22的一端活动联接,提升链22的另一端装配在提升泵20的柱塞上,提升杆21的一端铰接在机架18上,其另一端经联接轴23与拉杆24铰接,拉杆24的另一端铰接在与三轮车配套使用的旋耕机26的上端部,旋耕机26的下端部铰接支撑杆25的一端,支撑杆25的另一端与固定在三轮车后桥上的联接轴铰接。当旋耕机26不进行作业时,可由提升泵20带动提升链22给提升杆21一向上的提升力,此力经联接轴23、拉杆24将旋耕机26提离地面,为了保证旋耕机26脱离地面稳固平衡,即在旋耕机26的下端部装配有支撑杆25。本技术进行农田作业时的动力传动过程如下:(如三档)柴油机的动力通过皮带、皮带轮或链条、链轮传递给动力输入变速轴1,然后经变速轴2-->-5和套装在其上的变速齿轮传递给差速器。其各变速齿轮的传递过程是:变速齿轮6啮合变速齿轮7-变速齿轮7啮合变速齿轮9b-变速齿轮12啮合变速齿轮13a-变速齿轮15啮合变速齿轮16,由与变速齿轮16同轴的联接的齿轮17驱动安装在三轮车后桥上的差速器的传动齿轮,使其车速在13km/h下运行。另外变速轴1另一端通过一传动轮、传送带驱动旋耕机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农用三轮车,它主要由车架和配装在车架上的柴油机、操作与传动机构、变速箱以及与车架配装的货斗组成,变速箱包括变速杆、变速轴和分别装配在变速轴上的变速齿轮,其特征在于变速齿轮(11)与双联滑移变速齿轮(13b)的变速比为38-40∶19-21,变速齿轮(12)与双联滑移变速齿轮(13a)的变速比为19-21∶38-40,变速齿轮(15)与变速齿轮(16)的变速比为19-21∶43-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农用三轮车,它主要由车架和配装在车架上的柴油机、操作与传动机构、变速箱以及与车架配装的货斗组成,变速箱包括变速杆、变速轴和分别装配在变速轴上的变速齿轮,其特征在于变速齿轮(11)与双联滑移变速齿轮(13b)的变速比为38-40∶19-21,变速齿轮(12)与双联滑移变速齿轮(13a)的变速比为19-21∶38-40,变速齿轮(15)与变速齿轮(16)的变速比为19-21∶43-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农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怀玉
申请(专利权)人:徐怀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