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以及加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52175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加热装置以及加热方法,导电销在贯通孔内顺利地滑动并且多个导电销的前端充分仿照不定形的被加热物,从而能够均匀并高效地进行加热,能够防止导电销、被加热物的损伤。在对置的电极(101、102)之间配置被加热物(M)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100)中,至少一方的电极(101)具有:保持机构(130),其以使支承于电极板(120)的多个导电销(110)向从对置的电极(102)离开的方向滑动的状态,对多个导电销(110)进行保持;以及解除机构(140),其解除该保持机构(130)对多个导电销(110)的保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该加热装置的对置配置的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具有:电极板,其具备多个贯通孔;以及多个导电销,它们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述贯通孔,在对置的电极之间配置被加热物,并在电极间施加电压进行电加热。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将食品等被加热物配置于对置的电极之间来进行电加热的,对于所使用的电极,也公知有各种方式。 为了均匀并高效地进行加热,对于直接进行通电加热的情况,需要使电极与被加热物充分接触,对于通过高频电场进行介质加热的情况,需要将被加热物与电极之间的缝隙保持为较小且均等。 因此,为了应对不定形的被加热物,提出了如下方案,S卩,至少一方的电极具有:电极板,其具备多个贯通孔;以及多个导电销,它们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述贯通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等)。 这样,通过使用具有能够沿轴向滑动的导电销的电极,从而导电销仿照被加热物的凹凸形状,所以多个导电销的前端均匀地抵接于被加热物的表面,即便是不定形的被加热物,也能够抑制局部的集中加热,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均匀加热。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668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专利公开2009/008421号 在上述专利文献1、2等所记载的现有的电极中,构成为:当使上部电极501的导电销510接触被加热物M时,如图15所示那样在电极板520处于上升位置并且多个导电销510全部因自重而下降的状态下,导入被加热物M,通过使电极板520下降,从而多个导电销510的前端511与不定形的被加热物M接触而停止,并且多个导电销510通过在贯通孔521内轴向滑动,从而仿照凹凸形状。 然而,存在如下问题,即,在导电销510的前端接触了被加热物M的凹凸形状的倾斜部时,如图16所不那样在相对于导电销510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产生分力,导电销510在电极板520的贯通孔521内在倾斜的方向受力从而无法顺利地滑动。 因此,存在如下问题,S卩,导电销510在贯通孔521内停止,电极板520的下降也停止,从而多个导电销510的前端511无法充分仿照不定形的被加热物M,无法均勻并高效地进行加热。 另外,还担心导电销510弯曲或折损,或者在用于使电极板520下降的可动部产生过负荷而造成损伤、对食品等被加热物施加较大的负荷从而使其受损、压扁。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极中存在如下问题,S卩,在电极板520结合有压力可变气腔,在原理上,通过将气腔室内的压力形成为负压,能够使导电销510上升,但是为了使导电销510在贯通孔521内顺利地滑动,需要将贯通孔的内径形成为比导电销的外形足够大,由此穿过导电销与贯通孔的空隙的漏气量增加,所以难以在现实上使多个导电销全部稳定并可靠地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导电销在贯通孔内顺利地滑动,并且多个导电销的前端充分仿照不定形的被加热物,从而均匀并高效地进行加热,能够防止导电销、被加热物的损伤的。 本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对置配置的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具有:具备多个贯通孔的电极板;以及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述贯通孔的多个导电销,在对置的电极之间配置被加热物来对该被加热物进行电加热,在上述加热装置中,上述至少一方的电极具有:保持机构,其以使支承于上述电极板的多个导电销向从对置的电极离开的方向滑动的状态,对上述多个导电销进行保持;以及解除机构,其解除该保持机构对多个导电销的保持,从而解决上述课题。 在技术方案I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中,上述导电销的后端部由磁性体形成,上述保持机构具有磁性体板,该磁性体板以与上述电极板平行的方式设置,并且在该磁性体板与上述导电销的后端部之间,作用有由磁力产生的吸引力,从而解决上述课题。 在技术方案2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本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中,在上述导电销后端部与上述磁性体板之间设置有非磁性体板,上述解除机构具有使该非磁性体板与磁性体板分离的机构,从而解决上述课题。 本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方法,使用了加热装置,在该加热装置中,对置配置的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具有:具备多个贯通孔的电极板;以及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述贯通孔的多个导电销,在对置的电极之间配置被加热物来对该被加热物进行电加热,在上述加热方法中,经由导电销收纳工序、导电销保持工序、导电销解除工序以及导电销接触工序在两电极间施加电压来进行电加热,其中,在上述导电销收纳工序中,使支承于上述电极板的多个导电销向从对置的电极离开的方向滑动,在上述导电销保持工序中,利用保持机构以使上述多个导电销向从对置的电极离开的方向滑动的状态,对上述多个导电销进行保持,在上述导电销解除工序中,在上述电极板相对于上述被加热物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后的状态下,解除对上述多个导电销的保持,在上述导电销接触工序中,使上述多个导电销向轴向被加热物侧滑动,并且使多个导电销的前端与被加热物的表面接触,从而解决上述课题。 根据该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的加热装置以及该技术方案4的加热方法,在使导电销与被加热物接触时,通过解除对多个导电销的保持,能够使多个导电销沿轴向滑动并仿照被加热物的凹凸形状,因此导电销能够在贯通孔内顺利地滑动并充分仿照不定形的被加热物,从而均匀并高效地进行加热。 另外,由于未施加除导电销的滑动方向以外的力,所以导电销不会弯曲或者折损,并且不会使食品等被加热物受损、压扁。 根据该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结构,当以使多个导电销向从对置的电极离开的方向滑动的状态对上述多个导电销进行保持时,仅通过压入多个导电销的前端的动作,导电销的后端部就能够吸附于磁性体板而容易地进行保持。 根据该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结构,根据电极的配置、导电销的重量、形状调节非磁性体板的厚度,从而能够将吸附力设定为最佳,通过使非磁性体板从磁性体板分离的微小动作,能够可靠地进行保持的解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简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导电销的简图。 图3是保持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导电销的状态说明图。 图4是导入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被加热物时的状态说明图。 图5是解除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导电销的保持时的状态说明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简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简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导电销的简图。 图9是保持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导电销的状态说明图。 图10是解除对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导电销的保持时的状态说明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简图。 图12是保持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导电销的状态说明图。 图13是解除对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导电销的保持时的状态说明图。 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5是现有的加热装置的简图。 图16是图15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400、500...加热装置;101、201、301、401、501...上部电极;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装置,对置配置的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具有:具备多个贯通孔的电极板;以及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贯通孔的多个导电销,在对置的电极之间配置被加热物来对该被加热物进行电加热,所述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方的电极具有:保持机构,其以使支承于所述电极板的多个导电销向从对置的电极离开的方向滑动的状态,对所述多个导电销进行保持;以及解除机构,其解除该保持机构对多个导电销的保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7.09 JP 2012-1536651.一种加热装置,对置配置的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具有:具备多个贯通孔的电极板;以及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贯通孔的多个导电销,在对置的电极之间配置被加热物来对该被加热物进行电加热, 所述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方的电极具有: 保持机构,其以使支承于所述电极板的多个导电销向从对置的电极离开的方向滑动的状态,对所述多个导电销进行保持;以及 解除机构,其解除该保持机构对多个导电销的保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销的后端部由磁性体形成, 所述保持机构具有磁性体板,该磁性体板以与所述电极板平行的方式设置,并且在该磁性体板与所述导电销的后端部之间,作用有由磁力产生的吸引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电销后端部与所述磁性体板之间设置有非磁性体板,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丸山友树山田真司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