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佑正专利>正文

尘螨过滤装置及装配有尘螨过滤装置的吸尘器软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5016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5 15:18
一种尘螨过滤装置,可装配于吸尘器的软管或吸尘器的吸入口,包括:一中空壳管和一尘螨滤材,中空壳管具有一中空的内腔以及连通内腔的一入口端和一出口端;尘螨滤材包含:一微粒子过滤网和一支撑框架,微粒子过滤网张设于支撑框架,尘螨滤材设置于中空壳管的内腔并位于入口端和出口端之间;藉此提供一种可直接装设于吸尘器的软管或吸尘器的吸入口使用的尘螨过滤装置,即使是传统不具尘螨过滤功能的吸尘器也能通过本新型获得尘螨的过滤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适用于大部份吸尘器以及可视需要时才安装于吸尘器的软管使用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新型是有关一种过滤器,特别是一种可装配于吸尘器的软管或吸尘器的吸入口使用的尘螨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尘螨(学名: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是一种8只脚的微小的蛛形纲节肢动物,由于体形极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尘螨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并以人类或动物脱落的皮屑、毛发维生,台湾位于亚热带,最利于尘螨生长,而尘螨亦是台湾儿童重要的过敏原之一。人类主要是对尘螨的尸体及排泄物过敏,易过敏的人接触到尘螨可能会发生气喘、打喷嚏、流鼻水、鼻塞、过敏性结膜炎、异位性皮肤炎等症状。一般而言,每天睡觉时接触的寝具是居家环境中最多尘螨聚集之所在。 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而言,对于居家环境中的尘螨防治方法,建议定期清扫居家环境,选用合成纤维、蚕丝制品,避免毛类制品,以及定期更换寝具。除此之外,为了达到更好的尘螨防治效果,许多具有除螨功能的空气滤净机以及吸尘器也已上市贩售。 已知具有除螨功能的吸尘器主要是利用装置于吸尘器的机体内部的HEPA过滤网(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即高效率空气微粒子过滤网,简称HEPA)滤除空气中的微尘和过敏源(包含尘螨及其排泄物),然而这类具有除螨功能的吸尘器的价格不菲,若是将这种吸尘器使用于一般家庭清洁的吸尘用途,装设在吸尘器机体内部的HEPA过滤网由于与一般的过滤材料共用相同的吸尘流路,除了会降低HEPA过滤网的使用寿命,清洗或是更换也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新型的目的之一在解决已知除螨吸尘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装配于吸尘器的软管或是直接装设于吸尘器(例如小型的手持式吸尘器)的吸入口使用的尘螨过滤装置。 本新型提出的尘螨过滤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构造包括:一中空壳管和一尘 螨滤材,中空壳管具有一中空的内腔以及连通内腔的一入口端和一出口端;尘螨滤材包含:一微粒子过滤网和一支撑框架,微粒子过滤网张设于支撑框架,尘螨滤材设置于中空壳管的内腔并位于入口端和出口端之间,通过微粒子过滤网滤除流经尘螨过滤装置的空气中的尘螨和微粒。 本新型尘螨过滤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空壳管包含:一前段壳管和一后段壳管,前段壳管的一端为该入口端,另一端为一第一衔接口,后段壳管的一端为该出口端,另一端为一第二衔接口,第一衔接口和第二衔接口可互相连接,并将尘螨滤材夹设于第一衔接口和第二衔接口之间。 本新型尘螨过滤装置的一实施例,中空壳管的前段壳管的第一衔接口和后段壳管的第二衔接口分别设有可以互相螺合的外螺纹和内螺纹,第一衔接口和第二衔接口可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互相螺合而连接在一起。 本新型尘螨过滤装置的一实施例,中空壳管的前段壳管的第一衔接口和后段壳管的第二衔接口互相插接耦合。 本新型尘螨过滤装置的一实施例,中空壳管的前段壳管和后段壳管为一种漏斗状的元件,前段壳管的内腔由入口端朝向第一衔接口的方向呈渐扩的形状,后段壳管的内腔由出口端朝向第二衔接口的方向呈渐扩的形状。 本新型的一方面包括一种透明的尘螨过滤装置,可供使用者以肉眼观察尘螨过滤装置的使用状态。 本新型的另一方面包括一种具有尘螨过滤装置的吸尘器软管,软管具有一吸入端和一连接端,连接端可连接于吸尘器的吸入口,吸入端可与尘螨过滤装置的出口端连接,利用尘螨过滤装置滤除流经吸尘器软管的空气中的尘螨和微粒。 本新型提出的尘螨过滤装置,可直接装设于吸尘器的软管使用,也可直接装设于吸尘器的吸入口使用,特别是小型的手持式吸尘器,不必装置于吸尘器的机体内部,因此可广泛运用于大部份具有软管的吸尘器,更可以直接使用于传统不具尘螨过滤功能的吸尘器,令传统不具尘螨过滤功能的吸尘器也能通过本新型获得除螨的过滤功能,因此本新型的尘螨过滤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可适用于大部份吸尘器以及可视需要时才安装于吸尘器的软管使用的 优点。 有关本新型的其他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图1,为本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图2,为图1的断面构造图。 图3,为本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图4,为图3的断面构造图。 图5,为本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构造分解图。 图6,为本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构造图。 图7,为本新型的一使用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  中空壳管 10a   中空壳管 11  内腔 12  入口端 13  出口端 14  前段壳管 141  第一衔接口 151  第二衔接口 15  后段壳管 142  外螺纹 152  内螺纹 20  尘螨滤材 21  微粒子过滤网 22  支撑框架 30  吸尘器 31  吸入口 32  吸尘嘴 33  刷毛 40  软管 41  吸入端 42  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本新型尘螨过滤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构造包括:一中空壳管10和一尘螨滤材20,中空壳管10具有一中空的内腔11以及连通内腔11的一入口端12和一出口端13;尘螨滤材20包含:一微粒子过滤网21和一支撑框架22,微粒子过滤网21张设于支撑框架,微粒子过滤网21为一种HEPA过滤网,微粒子过网21可通过粘胶或是热熔粘结的方式固定于支撑框架22,尘螨滤材20设置于中空壳管10的内腔11并位于入口端12和出口端13之间,通过微粒子过滤网21滤除流经尘螨过滤装置的空气中的尘螨和微粒。 图1绘示了中空壳管10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其中绘示的中空壳管10是一种直管状的元件,中空壳管1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及图4所示,其中绘示了另一种中空壳管10a包含:一前段壳管14和一后段壳管15,前段壳管14的一端为入口端12,另一端为一第一衔接口141,后段壳管15的一端为出口端13,另一端为一第二衔接口151,第一衔接口141和第二衔接口151可互相连接,并将尘螨滤材20夹设于第一衔接口141和第二衔接口151之间。 第一衔接口141和第二衔接口151互相连接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为管对管的方式互相插接耦合,换言之第一衔接口141和第二衔接口151为具有相同之断面形状的管状结构,而第一衔接口141和第二衔接口151其中的一者恰能插入或是套住另一者并且保持密合的状态;第一衔接口141和第二衔接口15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及图4所示,其中前段壳管14的第一衔接口141和后段壳管15的第二衔接口151分别设有可以互相螺合的外螺纹142和内螺纹152,第一衔接口141和第二衔接口151可通过外螺纹142和内螺纹152互相螺合而连接在一起,当尘螨滤材20需要更换时,只要将前段壳管14和后段壳管15分开,就能取出旧的尘螨滤材20然后重新置入新的尘螨滤材20。 中空壳管10a的前段壳管14和后段壳管15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一种漏斗状 的元件,如图4所示,前段壳管14的内腔由入口端12朝向第一衔接口141的方向呈渐扩的形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尘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壳管和一尘螨滤材,该中空壳管具有一中空的内腔以及连通该内腔的一入口端和一出口端;该尘螨滤材包含:一微粒子过滤网和一支撑框架,该微粒子过滤网张设于该支撑框架,该尘螨滤材设置于该中空壳管的该内腔并位于该入口端和该出口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尘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壳管和一尘螨滤材,该
中空壳管具有一中空的内腔以及连通该内腔的一入口端和一出口端;该尘螨
滤材包含:一微粒子过滤网和一支撑框架,该微粒子过滤网张设于该支撑框
架,该尘螨滤材设置于该中空壳管的该内腔并位于该入口端和该出口端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空壳管包含:一
前段壳管和一后段壳管,该前段壳管的一端为该入口端,另一端为一第一衔
接口,该后段壳管的一端为该出口端,另一端为一第二衔接口,该第一衔接
口和该第二衔接口可互相连接,并将该尘螨滤材夹设于该第一衔接口和该第
二衔接口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段壳管的该第一
衔接口和该后段壳管的该第二衔接口分别设有可以互相螺合的一外螺纹和一
内螺纹,第一衔接口和第二衔接口可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互相螺合而连接在
一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衔接口和该第
二衔接口以管对管的方式互相插接耦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段壳管的该内腔
由该入口端朝向该第一衔接口的方向呈渐扩的形状,该后段壳管的该内腔由
该出口端朝向该第二衔接口的方向呈渐扩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空壳管为一透明
元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粒子过滤网为一
种高效率空气微粒子过滤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佑正
申请(专利权)人:许佑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