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圆钢无损检测
,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圆钢无损检测用对比样棒;尤其是圆钢的自动无损检测生产线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无损检测多采用“当量法”评定圆钢的缺陷尺寸,所谓的“当量法”就是将所发现的缺陷与对比样棒中一定的规则形状的人工反射体在同样的检测条件下相比较,从而评定圆钢中缺陷的等级。对比样棒上的人工反射体按在圆钢截面上所处位置分为中心人工反射体、近表面人工反射体和表面人工反射体,中心人工反射体、近表面人工反射体加工成圆柱孔形状,圆柱孔轴线与对比样棒轴线平行。表面人工反射体加工成矩形槽形状,矩形槽长度方向与对比样棒轴线平行。由于要加工中心人工反射体和近表面人工反射体,需要将对比样棒的母材截成几段试块,分别钻好中心人工反射体和近表面人工反射体后,再将这几段试块焊接成完整的对比样棒。对比样棒采用焊接式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焊接热影响区会改变近表面人工反射体周围的材质,甚至会使近表面人工反射体发现变形损坏,从而影响“当量法”的检测精度。2、焊接容易使对比样棒发生弯曲变形,并且焊接强度不可靠,对比样棒易发生开焊。3、焊接式对比样棒局部磨损或损坏时,无法进行局部更换,只能报废整支对比样棒,使备件成本居高不下。4、现有对比样棒未同时加工有表面人工反射体、近表面人工反射体和中心人工反射体,使得圆钢表面缺陷等级的评定与圆钢内部缺陷等级的评定不能采用同一支对比样棒进行评定。因此,如何消除焊接式对比样棒的缺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钢无损检测用对比样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试块、第二试块、第三试块、第四试块和第五试块;在所述第二试块的首端加工有第一近表面人工反射体;所述第一试块用于定位所述第一近表面人工反射体端部盲区的尺寸;在所述第三试块上加工有第二近表面人工反射体;在所述第四试块上加工有第一中心人工反射体;在所述第五试块上加工有第二中心人工反射体;在所述第二试块、所述第三试块、所述第四试块和所述第五试块的任何一个试块上加工有第一表面人工反射体;其中,所述第一试块和所述第二试块之间采用螺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试块和所述第三试块之间采用螺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第三试块和所述第四试块之间采用螺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第四试块和所述第五试块之间采用螺接方式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钢无损检测用对比样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试块、第二试
块、第三试块、第四试块和第五试块;
在所述第二试块的首端加工有第一近表面人工反射体;
所述第一试块用于定位所述第一近表面人工反射体端部盲区的尺寸;
在所述第三试块上加工有第二近表面人工反射体;
在所述第四试块上加工有第一中心人工反射体;
在所述第五试块上加工有第二中心人工反射体;
在所述第二试块、所述第三试块、所述第四试块和所述第五试块的任何
一个试块上加工有第一表面人工反射体;
其中,所述第一试块和所述第二试块之间采用螺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
第二试块和所述第三试块之间采用螺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第三试块和所述
第四试块之间采用螺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第四试块和所述第五试块之间采
用螺接方式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钢无损检测用对比样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试块上开有螺纹中心孔;在所述第二试块的尾端开有螺纹中
心沉孔,在所述第二试块的首端设有中心螺柱;在所述第三试块的首端开有
螺纹中心沉孔,在所述第三试块的尾端设有中心螺柱;在所述第四试块的首
端和尾端均开有螺纹中心沉孔;在所述第五试块的首端开有螺纹中心沉孔;
所述第二试块的首端的中心螺柱与所述第一试块的尾端的螺纹中心孔螺
接;
第一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试块的尾端的螺纹中心沉孔和所述第三
试块的首端的螺纹中心沉孔螺接,第一钢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试块的尾
端外侧和所述第三试块的首端外侧插接,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一钢管用于
将所述第二试块和第三试块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三试块的尾端的中心螺柱与所述第四试块的首端的螺纹中心沉孔
\t螺接;
第二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试块的尾端的螺纹中心沉孔和所述第五
试块的首端的螺纹中心沉孔螺接,第二钢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试块的尾
端外侧和所述第五试块的首端外侧插接,所述第二螺杆和所述第二钢管用于
将所述第四试块和所述第五试块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试块、所述第二试块、所述第三试块、所述第四试块和所述第
五试块的外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钢无损检测用对比样棒,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固定销;
所述固定销将所述第一螺杆分别与所述第二试块和所述第三试块紧固连
接;
所述固定销将所述第二螺杆分别与所述第四试块和所述第五试块紧固连
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钢无损检测用对比样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试块的尾端的螺纹中心孔处加工有锥形口;
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小德,马贵良,杨振国,马丙涛,陈良,尹崇丽,刘利,刘兵,刘超群,吴明洋,梁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