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贵堂专利>正文

组合式延长线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651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5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延长线插座,包括第一本体和与所述第一本体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插座端子,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一端分别呈阶级状伸出有一凸部,所述凸部的前端面设置有耦接端子,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内部底面分别设置有基座,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凹设有与所述第一本体的凸部相接合的嵌槽,所述嵌槽凸设有与所述第一本体的耦接端子相插接的插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安全可靠、无需使用转换器,可以依使用者需求灵活选择第二本体的插座端子款式,按需求增减第二本体的数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座,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组合式的延长线插座。
技术介绍
现有已知的插座通常都是固定镶嵌在墙体中的,其上面的插孔往往距离欲使用的电器太远,无法满足特殊情况下的要求,因此,经常需要增加使用拖线板,即延长线插座。虽然市售的延长线插座解决了这种问题,但其设计上仍有不尽理想之处,特别是其插孔的数量和款式都采取固定型式,在日常使用中无法按照实际环境运用需要,来增加或减少插孔的量数,从而经常造成多个插孔用不上的浪费情况,或者是插孔数目不够用得另添购新品,而浪费了原有的插座。再者,由于不同国家生成的电器类型所使用的电源线插头是不同的,而市售的常规延长线插座无法依各国生产的各类型电器随机附设的电源线安规插头的插销款式配套更换使用,因此,也常常让使用者为此大费周章,由此可见,常规的延长线插座在日常的使用中让人感觉有很多处的不方便。中国专利技术CN102931550A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方便插座,包括一个正方体模块,所述模块上设有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一个可收拢的插头,所述第二面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三脚插座,所述第三面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两脚插座。该专利技术设计新颖,便于携带,解决了插座位置不够用的麻烦;该专利技术可以把n个正方体插座根据需要一个个叠加,组成一个复合式插座,以满足不同需求。该专利技术与虽然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某些作用效果大致相同,但是该专利技术结构过于简单,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电连接不稳定,从而导致出现使用不方便甚至发生电接触脱离或衔接不良,电阻过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安全可靠、可方便组合使用的组合式延长线插座,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延长线插座,所述组合式延长线插座包括第一本体和与所述第一本体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本体,其中:所述第一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插座端子,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呈阶级状伸出有一凸部,所述凸部的前端面设置有耦接端子,所述第一本体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插座端子和所述耦接端子相对应的电极座;所述第二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插座端子,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呈阶级状伸出有一凸部,所述凸部的前端面设置有耦接端子,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凹设有与所述第一本体的凸部相接合的嵌槽,所述嵌槽凸设有与所述第一本体的耦接端子相插接的插头,所述第二本体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二本体的插座端子和耦接端子相对应的电极座,所述电极座与所述插头电连接;所述凸部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的容槽,所述容槽中容纳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柱的外壁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使得当所述卡柱受压迫时陷入所述容槽内,不受压迫时弹出至所述容槽外;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分别为一体成型的、内部中空的矩形壳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基座和所述第二本体的基座分别呈抽屉式插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内。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组合式延长线插座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凸部套设有一套环,且所述套环的外侧端面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本体的外侧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组合式延长线插座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关装置,所述插座端子和耦接端子分别与所述开关装置电连接,所述开关装置通过可插入式保险丝电连接有导线。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组合式延长线插座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的电源导线电连接有子母式的组合插头,所述组合插头包括插头母体和插头子体,所述插头母体与所述电源导线电连接,所述插头子体可拆卸式盖合于所述插头母体上。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组合式延长线插座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插头母体的中心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周围环绕均布有3个插孔。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组合式延长线插座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插头子体的中心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周围环绕均布有可插合于所述插孔中的金属插片,所述通孔中插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螺孔中的螺钉,所述螺钉的顶部贴覆有软塞。由此可见,本技术的组合式延长线插座的结构新颖、安全可靠、无需使用转换器,便可以依使用者需求灵活选择第二本体的插座端子的款式,按照使用者的需求增加或减少第二本体的数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式延长线插座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本体的基座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本体的基座的结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合式延长线插座装配多个第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组合式延长线插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组合式插头的结构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的组合式延长线插座的电路系统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第一本体1、插座端子2、插座端子2’、凸部3、凸部3’、耦接端子4、耦接端子4’、基座5、基座5’、电极座6、电极座6’、第二本体7、嵌槽8、插头9、套环10、开关装置11、保险丝12、导线13、卡柱14、容槽141、弹簧15、组合插头20、插头母体21、插孔22、螺孔23、插头子体24、金属插片25、螺钉26、软塞2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审查员能够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技术。图中只标示出与本技术相关的主要部位,首先,请参考图1,图1为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式延长线插座的结构分解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组合式延长线插座包括第一本体1和与第一本体1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本体7,其中,第一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插座端子2,第一本体1的一端呈阶级状伸出有一凸部3,凸部3的前端面上设置有耦接端子4,如图2所示,第一本体1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基座5,基座5设置有分别与插座端子2和耦接端子4相对应的电极座(6)。而第二本体7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插座端子2’,第二本体7的一端同样呈阶级状伸出一凸部3’,该凸部3’的前端面上设置有耦接端子4’,第二本体7的另一端凹设有可与第一本体1的凸部3相接合的嵌槽8,嵌槽8内凸设有可插接在第一本体1的耦接端子4的插头9,如图3所示,第二本体7的内部底面同样设置有基座5’,基座5’设置有与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延长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延长线插座包括第一本体(1)和与第一本体(1)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本体(7),其中:第一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插座端子(2),第一本体(1)的一端呈阶级状伸出有一凸部(3),凸部(3)的前端面设置有耦接端子(4),第一本体(1)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基座(5),基座(5)设置有分别与插座端子(2)和耦接端子(4)相对应的电极座(6);第二本体(7)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插座端子(2’),第二本体(7)的一端呈阶级状伸出有一凸部(3’),凸部(3’)的前端面设置有耦接端子(4’),第二本体(7)的另一端凹设有与第一本体(1)的凸部(3)相接合的嵌槽(8),嵌槽(8)凸设有与第一本体(1)的耦接端子(4)相插接的插头(9),第二本体(7)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基座(5’),基座(5’)设置有分别与插座端子(2’)和耦接端子(4’)相对应的电极座(6’),电极座(6’)与插头(9)电连接;凸部(3,3’)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的容槽(141),容槽(141)中容纳设置有卡柱(14),卡柱(14)的外壁套设有弹簧(15),弹簧(15)使得当卡柱(14)受压迫时陷入容槽(141)内,不受压迫时弹出至容槽(141)外;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7)分别为一体成型的、内部中空的矩形壳体,第一本体(1)的基座(5)和第二本体(7)的基座(5’)分别呈抽屉式插设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7)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延长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延长线插
座包括第一本体(1)和与第一本体(1)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本体
(7),其中:
第一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插座端子(2),第一本
体(1)的一端呈阶级状伸出有一凸部(3),凸部(3)的前端面设置
有耦接端子(4),第一本体(1)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基座(5),基座
(5)设置有分别与插座端子(2)和耦接端子(4)相对应的电极座
(6);
第二本体(7)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插座端子(2’),第二本
体(7)的一端呈阶级状伸出有一凸部(3’),凸部(3’)的前端面设
置有耦接端子(4’),第二本体(7)的另一端凹设有与第一本体(1)
的凸部(3)相接合的嵌槽(8),嵌槽(8)凸设有与第一本体(1)
的耦接端子(4)相插接的插头(9),第二本体(7)的内部底面设置
有基座(5’),基座(5’)设置有分别与插座端子(2’)和耦接端子(4’)
相对应的电极座(6’),电极座(6’)与插头(9)电连接;
凸部(3,3’)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的容槽(141),容槽
(141)中容纳设置有卡柱(14),卡柱(14)的外壁套设有弹簧(15),
弹簧(15)使得当卡柱(14)受压迫时陷入容槽(141)内,不受压
迫时弹出至容槽(141)外;
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7)分别为一体成型的、内部中空的

\t矩形壳体,第一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贵堂
申请(专利权)人:黄贵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