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包括:旋转轴组件、第一旋转接头和第二旋转接头;第一旋转接头和第二旋转接头分别同轴线地安装在旋转轴组件的转动轴线的上端和下端,两个旋转接头、液压油散热器主体、油箱和执行器回油口通过液压油管连通,形成液压油循环路径。由于液压油散热器主体、第一旋转接头和第二旋转接头的转动轴线同轴,则连通第一旋转接头、第二旋转接头和液压油散热器主体的液压油管整体随液压油散热器主体旋转,液压油管自身不会发生弯曲变形,既方便了旋转,同时保证了液压油的流通畅通,提高了液压油管的使用寿命。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包含该安装装置的液压油散热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还涉及一种包含该安装装置的液压油散热器。
技术介绍
液压油散热器用于以液压油作为传动介质的工程机械上,目的是为了将工作中产生的高温液压油进行散热降温,以保证工程机械的正常工作。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只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将液压油散热器固定在动力橇的内部,液压油散热器在运输过程中以及工作时,均占用动力橇内部较大的空间,而且设置在动力橇内部影响散热效果。另一种是将液压油散热器固定在动力橇的门口处,液压油散热器可以绕固定支座旋转,工作时,将液压油散热器从动力橇中旋转出来进行散热,在液压油散热器的回油口与液压油箱之间安装一个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固定在液压油箱或者是液压油箱的主回油管路上,通过液压管路将旋转接头与液压油散热器的回油口连接。但是,当液压油散热器旋转时,除旋转接头有小角度旋转外,液压管路产生较大弯曲变形或变瘪,不仅会影响液压油的流通,而且会影响液压管路的使用寿命和整机的可靠性,此外,由于液压油管的反变形力,液压油散热器旋转受到阻力,旋转不方便。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现有的液压油散热器旋转不方便,液压油管易弯曲变形或变瘪的问题,成为了本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以方便液压油散热器旋转,且不会对液压油管产生弯曲变形或变瘪,保证液压油的流通畅通,提高液压油管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该安装装置的液压油散热器,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包括:旋转轴组件,液压油散热器主体通过所述旋转轴组件与动力橇侧壁转动连接;第一旋转接头,同轴线地安装在所述旋转轴组件的转动轴线的上端,所述第一旋转接头的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主体的出油口和油箱通过液压油管连通;第二旋转接头,同轴线地安装在所述旋转轴组件的转动轴线的下端,所述第二旋转接头的两个接口分别与液压油散热器主体的进油口和执行器回油口通过液压油管连通。优选的,在上述的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中,所述旋转轴组件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主体固定连接;旋转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动力橇侧壁上,并与所述旋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优选的,在上述的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中,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主体上的用于支撑所述液压油散热器的底部支撑架。优选的,在上述的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中,所述底部支撑架包括:外固定管,固定在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主体上,所述外固定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沿轴线方向布置的多个定位销孔;内伸缩杆,套装在所述外固定管内,其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孔位置对应且配合定位的定位孔;定位销,用于安装在相互对应的所述定位销孔与所述定位孔中。优选的,在上述的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中,所述内伸缩杆设置有内螺纹部,所述底部支撑架还包括:与所述内伸缩杆螺纹连接的螺纹伸缩杆。优选的,在上述的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中,所述内螺纹部为固定在所述内伸缩杆下端的螺母。优选的,在上述的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中,所述底部支撑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螺纹伸缩杆下端的底座。优选的,在上述的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中,还包括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动力橇顶部门框上的第一夹紧板;固定在动力橇侧门上方的第二夹紧板;固定在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主体的侧面上方的限位板,所述第一夹紧板、所述第二夹紧板和所述限位板的位置对应,所述限位板可夹紧在所述第一夹紧板和所述第二夹紧板之间。优选的,在上述的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中,所述第一夹紧板和所述第二夹紧板的夹紧侧设置有软质板材。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压油散热器,包括液压油散热器主体,还包括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主体连接的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安装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中,液压油散热器主体通过旋转轴组件转动连接在动力橇侧壁上,使得液压油散热器主体绕旋转轴组件的转动轴线在动力橇侧壁上旋转,在旋转轴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第一旋转接头和第二旋转接头,且两个旋转接头的转动轴线与旋转轴组件的转动轴线同轴,即旋转接头的转动轴线与液压油散热器主体的转动轴线同轴,第一旋转接头的两个接口分别与液压油散热器主体的出油口和油箱通过液压油管连通,第二旋转接头的两个接口分别与液压油散热器主体的进油口和执行器回油口通过液压油管连通,从而形成液压油的循环路径。当旋转液压油散热器主体时,由于液压油散热器主体的旋转轴线与第一旋转接头和第二旋转接头的转动轴线同轴,因此,连通第一旋转接头、液压油散热器主体出口的液压油管整体随液压油散热器主体一起旋转,且第一旋转接头自身可旋转,则液压油管自身不会发生弯曲变形,同理,连通第二旋转接头和液压油散热器主体进口的液压油管也不会发生弯曲变形,进而不会产生反变形力和发生液压油管变瘪的情况,既方便了旋转液压油散热器主体,同时保证了液压油的流通畅通,提高了液压油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油散热器处于运输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油散热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装置的底部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装置的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1-图6中,1为液压油散热器主体、2为第一旋转接头、3为旋转轴组件、4为第二旋转接头、5为执行器回油口、6为液压油管、7为动力橇、8为油箱、9为底部支撑架、10为第一夹紧板、11为限位板、12为第二夹紧板、13为软质板材、14为动力橇侧门;101为进油口、102为出油口、301为旋转轴、302为旋转支撑架、901为外固定管、902为定位销孔、903为内伸缩杆、904为定位孔、90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组件(3),液压油散热器主体(1)通过所述旋转轴组件(3)与动力橇(7)的侧壁转动连接;第一旋转接头(2),同轴线地安装在所述旋转轴组件(3)的转动轴线的上端,所述第一旋转接头(2)的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主体(1)的出油口(102)和油箱(8)通过液压油管(6)连通;第二旋转接头(4),同轴线地安装在所述旋转轴组件(3)的转动轴线的下端,所述第二旋转接头(4)的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主体(1)的进油口(101)和执行器回油口(5)通过液压油管(6)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轴组件(3),液压油散热器主体(1)通过所述旋转轴组件(3)与
动力橇(7)的侧壁转动连接;
第一旋转接头(2),同轴线地安装在所述旋转轴组件(3)的转动轴线
的上端,所述第一旋转接头(2)的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主体(1)
的出油口(102)和油箱(8)通过液压油管(6)连通;
第二旋转接头(4),同轴线地安装在所述旋转轴组件(3)的转动轴线
的下端,所述第二旋转接头(4)的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主体(1)
的进油口(101)和执行器回油口(5)通过液压油管(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旋转轴组件(3)包括:
旋转轴(301),所述旋转轴(301)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主体(1)固定
连接;
旋转支撑架(302),固定在所述动力橇(7)侧壁上,并与所述旋转轴
(301)的两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固定在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主体(1)上的用于支撑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主体(1)
的底部支撑架(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油散热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底部支撑架(9)包括:
外固定管(901),固定在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主体(1)上,所述外固定
管(901)的管壁上开设有沿轴线方向布置的多个定位销孔(902);
内伸缩杆(903),套装在所述外固定管(901)内,其上设置有与所述
定位销孔(902)位置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孙任伯,张海波,于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